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9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499篇
林业   523篇
农学   495篇
基础科学   658篇
  866篇
综合类   2455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213篇
畜牧兽医   314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15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我国的泵站工程为输水、供水以及防洪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针对水泵机组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进行研究,建立水泵机组状态监测与诊断的软件及各分析模块与数据库,进行机组性能的预测研究,为水泵机组的状态维修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2.
对空间数据内外业一体化作业过程中数据双向同步技术进行研究。阐述GIS数据双向同步的原理、数据还原原理,提出了基于最优差异化机制的双向数据同步模型,并给出此模型基础上的技术实现案例。实践表明,此方案能很好地解决GIS内外业一体化的数据同步需求。  相似文献   
43.
针对传统作物生长环境数据获取手段实时性差、劳动强度大以及部署微型自动气象站和商用Zigbee产品成本高、开放性较差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WSN的油菜生长环境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轻量级的能量感知路由协议CLFP,并给出了软硬件的相关设计方法。仿真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温度采集精度最高可达0.01 ℃,测湿精度达±5%,光强采集范围为1~65 535 lx,可并发的数据传输达到36路,可满足农业现场环境数据的较高测量要求。在标称电源供电情况下,系统实际有效生存周期超过142 d,由于采用AT89C51和nRF2401作为基础硬件平台,成本低廉,有助于大规模部署和应用。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采用网格计算技术使进销存系统从简单的计算资源集中上升到数据共享层面,并且实现了协作处理和网络节点的高质量的服务,能极大的提高连锁超市间计算资源的效率和利用率,有效破解因计算能力差、数据来源单一或存储资源欠缺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Genomic selection (GS) is now practiced successfully across many species. However, many questions remain, such as long-term effects, estimations of genomic parameters, robustnes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with small and large datasets, and stability of genomic predictions. This study summarizes presentations from the authors at the 2020 American Society of Animal Science (ASAS) symposium. The focus of many studies until now is on linkage disequilibrium between two loci. Ignoring higher-level equilibrium may lead to phantom dominance and epistasis. The Bulmer effect leads to a reduction of the additive variance; however, the selection for increased recombination rate can release anew genetic variance. With genomic information, estimates of genetic parameters may be biased by genomic preselection, but costs of estimation can increase drastically due to the dense form of the genomic information. To make the computation of estimates feasible, genotypes could be retained only for the most important animals, and methods of estimation should use algorithms that can recognize dense blocks in sparse matrices. GWASs using small genomic datasets frequently find many marker-trait associations, whereas studies using much bigger datasets find only a few. Most of the current tools use very simple models for GWAS, possibly causing artifacts. These models are adequate for large datasets where pseudo-phenotypes such as deregressed proofs indirectly account for important effects for traits of interest. Artifacts arising in GWAS with small datasets can be minimized by using data from all animals (whether genotyped or not), realistic models, and methods that account for population structure. Recent developments permit the computation of P-values from 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GBLUP), where models can be arbitrarily complex but restricted to genotyped animals only, and single-step GBLUP that also uses phenotypes from ungenotyped animals. Stability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ongenomic evaluations, where genetic predictions were stable in the absence of new data even with low prediction accuracies. Unfortunately, genomic evaluations for such animals change because all animals with genotypes are connected. A top-ranked animal can easily drop in the next evaluation, causing a crisis of confidence in genomic evaluations. Whil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nsecutive genomic evaluations are high, outliers can have differences as high as 1 SD. A solution to fluctuating genomic evaluations is to base selection decisions on groups of animals. Although many issues in GS have been solved, many new issues that require additional research continue to surface.  相似文献   
46.
朱鸣鸣  徐镀涵  陈光燕  李平  成启明  陈超 《草地学报》2021,29(10):2323-2331
为了探究贵州喀斯特区域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我们对该地区的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弃耕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基于最小数据集对该区域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构建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pH值、容重、全盐、阳离子交换量、全氮、有效铜、有效铁等指标。结果表明:全量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获得的土壤质量均表现为林地 > 人工草地 > 天然草地 > 农田 > 弃耕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林地的土壤质量等级为二级,位于土壤质量分级中的"较高"水平,弃耕地土壤质量为三级,位于"中等"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人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垦降低了土壤的质量。  相似文献   
47.
48.
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是与自然及人类活动紧密联系的复杂适应系统,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因素方面的交换和作用。以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12个农场为研究基点,运用主成分-相关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构建农业水资源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可变模糊模型评价方法对其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进行评价,并利用ArcGIS技术对其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双鸭山、八五三、北兴和八五二农场的农业水资源恢复力为Ⅱ级,饶河、二九一、五九七、红旗岭、友谊、江川、宝山和曙光的农业水资源恢复力为Ⅲ级。研究成果揭示了当地农业水资源系统力恢复情况,为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9.
针对面板数据灰色关联决策分析评价问题,在经典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灰色关联决策评价模型。将灰色关联决策方法扩展到面板数据分析中,解决了小样本面板数据的灰色评价分析问题。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水环境面板数据质量评价中,经实例计算验证了面板数据灰色关联决策评价模型的稳定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为水环境面板数据质量分析评价提供了可行的计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0.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实测径流资料,区域无法合理量化乃至分配水资源,造成缺乏与浪费并存的现象。为此,以都匀市为例,利用清水江下游黔南州下司水文站的实测资料构建了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相关系数及纳西效率系数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得到了可用作水资源配置基础资料的都匀市境内各干支流长系列流量数据。通过量化水资源系统中各部门的供需并连接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的WEAP水资源配置模型,并预测了现状2010年至远景2030年的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结果表明:针对径流资料缺乏地区,应用水文模型模拟径流数据进行水资源配置的方法,能够定量分析不同供需情况下的水资源分配矛盾,可以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