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林业   52篇
农学   300篇
基础科学   30篇
  146篇
综合类   753篇
农作物   140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规模化稻鸭生产对早稻病虫害变化规律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病虫害的消长变化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I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平均虫量较水稻单一种植(CK)分别下降54.4%,48.8%,73.6%和96.1%,纹枯病和稻瘟病病株率分别降低78.9%和48.5%;较常规稻鸭生态种养(C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量分别下降18.2%,9.5%,7.0%和0.82%,纹枯病病株率降低35.5%,稻瘟病病株率升高8.0%。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飞虱和二化螟对水稻危害株率比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分别降低52.9%和6.9%。试验还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虫峰迟现,持续危害时间短;纹枯病蔓延危害期缩短10~14d;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空壳率降低,产量最高。规模稻鸭生态种养较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分别增收1024.32,1370.61元/hm2,增幅44.47%和70.03%。因此,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可以实现对水稻病虫害的生态控制,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于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以海绵、粉笔、玉米芯3种材料为载体,进行了DDVP熏蒸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载体中,以海绵效果最好,玉米芯次之,粉笔最差。同时,针对DDVP熏蒸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的有效距离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DDVP熏蒸防治大豆食心虫成虫的有效距离为2.6m(36h内靶标死亡率100%),田间有效防治的载体单元投放量不能少于25个/667m2。风对DDVP熏蒸效果有影响,但在大面积应用时,风的影响可被多点的传递效应所抵消。  相似文献   
23.
丁世飞  李照会 《玉米科学》1997,5(4):074-077
本文对山东省临沂市1965~1986年(1980年除外)共21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数量分析,建立了第二代玉米螟有虫株率的5个级别的模糊隶属函数。经回测验证,其完全符合率达95.24%。将1987、1988年作为独立样本进行试报,其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24.
Abstract

Pearl millet (Pennisetum americanum L. Leeke) has an inherent rapid growth rate that often presents management problems to achieve optimum utilization by livestock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Both the rapid spring–summer growth rate and photoperiodism that diminishes growth in late summer—early fall creates the need to use both grazing and mechanical defoliation to have efficient use of forage produc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2‐year field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growth regulator, mefluidide (N‐[2, 4‐dimethyl‐5‐([(trifluoromethyl) sulfonyl] amino) phenyl] acetamide),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tive parameters of “Millex 24” pearl millet. Mefluidide was broadcast applied at different rate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n dry matter (DM) yield and nutritive value of leaves and stems of pearl millet. Mefluidide reduced DM biomass at each weekly harvest, and at three weeks post‐treatment DM was reduced 3‐fold in Year 1 and 2‐fold in Year 2. Percent leaf, however, was nearly doubled by mefluidide application. Crude protein (CP) of leaves was not affected by mefluidide, however, CP of treated stem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than untreated pearl millet. Fiber components were lowered (P < 0.05) in treated leaves and stems compared to untreated pearl millet. The 2‐year study showed that mefluidide enhanced nutritive value of pearl millet, but at the expense of DM.  相似文献   
25.
不同含水率对谷子籽粒压缩力学性质与摩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含水率谷子籽粒的物理机械性质,减少谷子籽粒在播种、碾米加工及储运等过程中受到压缩载荷及摩擦而产生的机械损伤,该文针对不同含水率的谷子籽粒进行压缩力学性质与摩擦特性试验。研究了谷子籽粒的挤压破碎过程,获得不同含水率谷子籽粒的力-位移(变形)曲线,破坏力、变形量及破坏能。随着含水率升高,破坏力减小,变形量和破坏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赫兹接触理论,得到谷子籽粒单向表观弹性模量和许用挤压应力,结果表明二者都随含水率升高线性降低。分别测定了谷子籽粒与钢板和铝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随含水率升高,谷子与该2种材料的摩擦系数均增大,且与铝板的摩擦系数要高于钢板。根据试验结果,分别拟合得到了压缩和摩擦力学性能指标与谷子含水率的关系方程,为谷子播种、仓储、加工等装备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中国辽西地区谷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国辽西地区谷子品种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28对SSR标记对辽西地区8个推广面积较大的优质高产谷子品种(包括7个谷子育成品种和1个农家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14对SSR引物共检测出43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出的等位变异数为3.07,14个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85;遗传相似性(GS)的变化范围为0.071 4~0.857 1,平均值为0.601 9。聚类分析发现8个品种可分为两大类,农家种与育成品种朝谷14聚为一类,其他6个育成品种聚为另外一类。SSR标记的指纹图谱表明运用4对引物可将8份地方谷子品种成功区分开。本研究结果可为辽西地区谷子品种的亲本选配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小米食味(适口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化学分析测试方法和百分制感观评定方法是目前小米进行适口性评价的二种主要方法。笔者以小米的色泽、芳香、味道、粘性、回生以及综合评价等六项感观性状为评定指标,设3、2、1、0、-1、-2、-3共7个评判值,以统一对照(晋谷21号)为参照,对参评品种的评判平均数进行T测验统计评价分析。评价分析结果:长农35号食味值为1.389,长农39号食味值为1.000,两个品种品尝食味值高,与晋谷21号达到9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是适口性好的优质小米品种。该分析结果与前二种方法基本一致,分析方法方便科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小米适口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8.
利用荧光SSR分析中国糜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分析糜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了解糜子起源与进化,可为糜子优异种质发掘及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15个糜子特异性荧光SSR标记检测来源于中国11个省(区)的132份糜子种质资源,检测到107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为2~14个,平均7个;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936~0.8676,平均0.5298;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0893~0.8538,平均0.4864。采用遗传距离的聚类将试验材料分为4类,类群I来自东北春糜子区,类群II来自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类群III来自于北方春糜子区,类群IV来自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分析模型的遗传结构表明,中国糜子资源来自4个(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基因库,与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与材料的地理起源相关。糜子遗传变异丰富,主要存在于糜子材料间。该结果从分子水平上准确揭示了中国糜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9.
试验以长谷4号、长生13和晋谷21为材料,在成熟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测定7个性状指标,分析其与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倒伏指数均以黄熟期最大,乳熟期最小;从基部第2节间~第6节间,倒伏指数依次增加,抗倒伏性依次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第2节间倒伏指数与重心高度和单株穗鲜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单株鲜重和基部第2节间长度呈正相关,与基部第2节间直径和基部第2节间机械强度呈负相关,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倒伏指数的直接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为:基部第2节间机械强度、单株鲜重、重心高度、株高、基部第2节间直径、基部第2节间长度和单株穗鲜重。由研究结果可见,基部第2节间机械强度和重心高度可作为评价谷子成熟期抗倒伏性的通用指标,对选育抗倒伏谷子新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盆栽控制试验,通过人工气候室控制环境CO_2浓度和温度,设计对照(CO_2浓度为400μmol·mol~(-1)、环境温度为22℃)、CO_2浓度升高(CO_2浓度升至700μmol·mol~(-1)、环境温度22℃)、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CO_2浓度升至700μmol·mol~(-1)、环境温度升至26℃)3种气候情景和2种水分条件(充分供水和轻度干旱),研究谷子(Setaria italica)开花期、开花后10 d、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期土壤β-葡糖苷酶(βG)、β-N-乙酰葡糖苷酶(NAG)、亮氨酸氨肽酶(LAP)和碱性磷酸单脂酶(ALP)活性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至700μmol·mol~(-1)时对土壤LAP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对土壤NAG酶活性仅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有促进作用,而对ALP酶活性仅在轻度干旱条件下有促进作用。增温4℃显著抑制土壤βG和ALP酶活性,其对土壤NAG酶活性的影响与土壤水分条件有关。生育期与CO_2浓度升高的交互作用对4种土壤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生育期与增温的交互作用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仅对土壤βG酶活性有显著影响,而在轻度干旱条件下其对土壤βG和NAG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谷子生育不同阶段,CO_2浓度升高、增温和干旱对土壤碳氮磷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