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3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林业   578篇
农学   585篇
基础科学   1100篇
  842篇
综合类   3511篇
农作物   327篇
水产渔业   135篇
畜牧兽医   1005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585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解放牧系统中优势植物个体性状的响应机制和方式,可为草地持续利用及健康管理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在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站以连续5年放牧的典型草原中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放牧模式下羊草的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等个体性状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长期过度放牧导致羊草植株变矮,冠丛幅降低;放牧改变了羊草生物量分配,增加了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羊草地上部对放牧干扰响应强烈,地下部对放牧响应较地上滞后,根系含水量有随放牧强度加大而增加的趋势。羊草个体性状对不同放牧模式有着不同的适应策略,对秋季重度放牧方式响应强烈。  相似文献   
992.
T-2是A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对动物机体具有较强的危害,可造成多个系统出现中毒效应。作者主要对T-2毒素对动物的广泛毒性作用进行论述,且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为明确欧洲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寄主选择的物理机制,通过对14个向日葵品种(系)筒状小花及瘦果的形态指标观察,采用籽粒被害虫情指数进行田间寄主选择性试验,研究了向日葵的形态性状和欧洲葵螟寄主选择的关系。欧洲葵螟对不同向日葵品种(系)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且对食葵品种(系)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油葵品种(系)。食葵瘦果多为中长或长形(≥1.5 cm),油葵瘦果则属于短或特短形(<1.5 cm)。向日葵各形态指标在不同品种(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食葵的花盘直径、筒状小花开口、子房壁厚度、瘦果果壁厚度、瘦果果壁茸毛密度均大于油葵,且各指标与籽粒被害虫情指数之间、各指标互相之间也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选育较小花盘的向日葵品种(系)可减少葵螟对向日葵的为害。  相似文献   
994.
乙酰乳酸合成酶及其抑制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农药学学报》2014,16(4):367-374
乙酰乳酸合成酶(AHAS)是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是绿色除草剂的重要作用靶标。由于此生物合成过程只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因此该类抑制剂对哺乳动物具有生物安全性。近年来,随着AHAS三维结构的阐明,人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已有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并且依此设计开发了一些新型的抑制剂,拓展了其在抑菌活性方面的生物学功能。文章对近年来AHAS及其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就AHAS的酶学特征、结构特征及结合方式,以AHAS为靶标的新颖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设计开发以及AHAS抑制剂的抗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等问题详细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设计开发靶向AHAS的新型除草剂或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丁布是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中的异羟肟酸类次生化学物质, 研究表明其具有广谱活性。本文从丁布的抗虫活性、抗菌活性、化感作用、土壤微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抗菌肽是生物体在抵抗外来微生物入侵时产生的一类防御性小肽,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分子质量小、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具有广谱的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等活性,且不易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等特点。随着细菌耐药问题不断出现及新型抗菌肽的陆续发现,抗菌肽的抗菌活性、溶血性及细胞毒性的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主要对抗菌肽的分子改造及活性机制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抗菌肽的分子设计改造和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998.
亚种间杂交稻不同冠层叶形组合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明确稻麦两熟制地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不同冠层叶形组合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方法】2011-2012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常熟、扬州)选用甬优系列冠叶适中型组合A26/F9250、A16/F9250、甬优12、甬优13与冠叶过长型组合A43/F8585、A41/F8585、甬优15、甬优11为试验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二者产量构成因素特征、茎鞘物质积累与转运机制、叶片光合特性和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两年、两点的试验均表明,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冠叶适中型产量明显高于冠叶过长型组合,2011年常熟、2011年扬州、2012年常熟和2012年扬州冠叶适中型组合实际产量分别达11.62、11.98、12.51、和12.30 t•hm-2,较冠叶过长型组合分别增产8.85%、9.75%、9.60%和10.26%。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有效穗数略多,每穗粒数明显多,群体颖花量大、饱粒千粒重小,最大库容重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当,但籽粒充实度明显高,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较冠叶过长型组合增产的主要原因为籽粒充实度的提高。(2)冠叶适中型组合抽穗期单茎茎鞘重、乳熟期单茎茎鞘重、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运率低于冠叶过长型组合,但成熟期单茎茎鞘重、抽穗至乳熟期的最大输出量、最大输出率、最大转运率均高于冠叶过长型组合。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在结实期具有合理的茎鞘物质转运机制。(3)与冠叶特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叶面积指数抽穗期稍低,乳熟期相当,成熟期明显高;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和乳熟期相当,在成熟期明显高;光合势在抽穗期至乳熟期相当,乳熟至成熟期明显高;叶面积衰减率和净光合速率衰减率在抽穗至乳熟期以及乳熟至成熟期均明显高。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结实后期光合生产具有优势。(4)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强势粒起始生长势(R0)高、达到相对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推迟、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延长,相对最大灌浆速率(RGRmax)和相对平均灌浆速率(RGRmean)略低,终极充实度(A)高;冠叶适中型组合弱势粒R0低,Tmax推迟,D和T99延长,RGRmax和RGRmean略高,A也明显高。【结论】在稻麦两熟制稻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冠叶适中型组合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结实期合理的茎鞘物质转运机制、较强的光合生产性能和平缓持久的灌浆特性是该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国产栓皮栎软木杂质的构造观察及其化学成分分析,为栓皮栎软木除杂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软木夹砂(石细胞)为坚硬、白色、砂粒状,夹杂(褐色杂质)为皮孔通道及褐色填充物组成的皮孔组织;石细胞为厚壁细胞,细胞腔未见。夹砂(石细胞)、夹杂(褐色杂质)与初生软木中各主要化学成分区别在于软木杂质含有较少木栓脂,较多的纤维素,而石细胞灰分含量高于褐色杂质和软木。  相似文献   
1000.
木材吸湿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是一种多孔性、吸湿性和各向异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水分影响着木材多方面的性质。文中从木材组分的角度综述了木材对水分的吸湿机理,介绍了木材对水分吸附的基本理论,解释了木材吸湿滞后现象的基本原因;在上述基础上评述了降低木材吸湿性的基本方法及其实现原因,还分析了机理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测试方法的不统一,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