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1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7篇 |
农学 | 78篇 |
基础科学 | 8篇 |
262篇 | |
综合类 | 357篇 |
农作物 | 57篇 |
水产渔业 | 20篇 |
畜牧兽医 | 135篇 |
园艺 | 19篇 |
植物保护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5种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豆、花生、绿豆、四季豆套种及覆草为试验栽培模式,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模式对油茶新梢生长、单株产果量及出油率有显著影响,但对鲜出籽率影响不明显;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比非根际土壤高;综合分析得出在油茶林下套种毛豆和绿豆2种模式最好。细菌与真菌、各种土壤酶活性以及出油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细菌可作用为判断土壤肥力状况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草甘膦对枳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枳幼苗为试材,利用含有不同剂量草甘膦的土壤种植枳幼苗,培养4个月后对不同处理的枳幼苗生长情况以及根际土壤中的有机酸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5 mg/kg的草甘膦条件下,枳苗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以及细菌生物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随着草甘膦剂量递增,根际土壤中草酸与琥珀酸含量以及真菌生物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高剂量草甘膦(20 mg/kg)处理中,枳苗的株高、茎粗、叶干重、茎干重、主根长、总根长、总表面积、总根尖数、根干重和根系活力均会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中草酸、琥珀酸、丙二酸和柠檬酸含量显著减少,根际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生长也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93.
994.
丛枝菌根真菌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广泛存在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主要成员,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群之一。AM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一起,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AM真菌-土壤根际微生物互作方面的研究进展。AM真菌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竞争、共生、共栖等。AM真菌通过和根部入侵病原真菌竞争侵入位点和光合产物,调节病程相关蛋白,从而提高宿主植物的抗病性。同时可促进植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效率,分泌生物防御物质,减轻病原线虫对作物根系的侵染和危害。AM真菌可与根际有益微生物共生、共栖,同时对植物产生协同促生的作用。目前,亟需开展AM真菌和根际微生物互作机理方面的研究,揭示AM真菌与土壤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利用和调控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促进植物养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各种胁迫的抗性,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加菌发酵牛粪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探讨普通牛粪、高温灭菌牛粪和加菌牛粪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微生物量以及番茄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结果]与普通牛粪相比,加菌牛粪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数,提高了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番茄产量和含糖量,其中土壤中碱解氮、全氮、有效钾、有效磷分别显著提高了8.47%、15.66%、6.22%和11.60%,而灭菌牛粪对番茄生长和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与普通牛粪相似。[结论]加菌腐熟牛粪具有改土、提质、增产效果,因此作为生物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给区域天然林保护和三峡库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对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土壤微生态变化及其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常规方法比较分析了灌草丛、马尾松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4种演替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灌草丛(131.52×104/g干土)>常绿阔叶林(116.65×104/g干土)>马尾松阔叶混交林(95.74×104/g干土)>马尾松林(67.68×104/g干土);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变化与微生物数量变化类似;不同演替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均呈显著相关性。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群落4种不同植被土壤中的微生态特征态存在较大差异,其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7.
998.
天祝高寒草地不同扰动生境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对天祝高寒草地5种不同干扰生境(围栏内、围栏外、多年生草地、一年生草地和鼠丘地)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空间层次草地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变化均较大,0~20 cm土层的数量均大于20~40 cm,一般0~20 cm土层的数量为20~40 cm的2~7倍;2)不同时间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变化虽然各有特点,但总趋势为:0~20 cm土层的数量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20~40 cm未表现出时间动态或时间动态很弱;3)不同扰动生境草地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总数量差异较大,为8.47×106 ~16.22 ×106 cfu/g,其大小为:一年生草地>围栏内草地≥多年生草地>鼠丘地>围栏外草地.三大类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大,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小,分别占微生物总数的82.29%~86.09%,13.91%~17.71%和0.017%~0.023%. 相似文献
999.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表层(0 ~ 20 cm)和亚表层土壤(20 ~ 40 cm)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垂直分布的特征,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梨园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均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与覆草1年相比较,覆草3年的梨园土壤除表层土壤细菌含量无显著差异外,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与自然生草、覆膜、常规灌溉处理相比较,覆草与覆膜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连续覆草3年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而覆膜处理使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下降,覆膜结合覆草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000.
在烟苗大十字期对烟苗根部采取浸根(T1)、灌根(T2)及浸根+灌根(T3)3种方式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分别于移栽后30、60、90 d测定烟草根系活力、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其数量、土壤酶活性、烟叶化学品质以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烟苗移栽后30~60 d,T1、T2、T3的烟草根系活力、土壤酶活性较不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均显著提升,T3的烟草根系活力显著提高39.49%,烟草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显著增加40.51%、41.64%,真菌数量显著减少28.39%;T1、T2、T3的烟草中部叶常规化学成分均达优质烟叶标准,中上等烟比例及产值较不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分别增加19.51%、72.57%,中部叶化学成分较其他处理更趋协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