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69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犬源复合益生菌对脾气虚犬盲肠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犬源复合益生菌对脾气虚犬盲肠菌群的影响。选取24只1岁龄比格犬,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脾气虚组、自然恢复组和益生菌治疗组,每组6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脾气虚组、自然恢复组和益生菌治疗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同时每天按照10 mL/kg BW的剂量灌喂番泻叶水煎液,连续灌喂7 d,建立脾气虚模型。在试验第7天,采集脾气虚组犬盲肠内容物;对照组和自然恢复组犬继续饲喂基础饲粮7 d,益生菌治疗组犬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每天按照1×10~9CFU/只的剂量灌服犬源复合益生菌7 d。在试验第14天,随机从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和益生菌治疗组各选4只犬采集盲肠内容物。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及QIIME测序软件对各组犬盲肠内容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对照组与益生菌治疗组盲肠菌群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脾气虚组与自然恢复组,而Simpson指数则低于脾气虚组与自然恢复组。2)益生菌治疗组盲肠菌群中拟杆菌门、纲、目、科以及芽孢杆菌纲、属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脾气虚组(P<0.05),其他菌群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犬源复合益生菌不仅能够使番泻叶诱导的脾气虚犬盲肠菌群多样性恢复至正常犬水平,而且还能够提高盲肠菌群中有益菌拟杆菌、芽孢杆菌的占比,对脾气虚犬盲肠菌群结构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32.
Samenvatting Onder optimale omstandigheden konT. minor de ontwikkeling van komkommermeeldauw (Sphaerotheca fuliginea) tegengaan.Spuiten met 2×107 sporen ml–17 dagen na inoculatie met komkommermeeldauw gaf een reductie van meeldauwontwikkeling van ongeveer 90%. Wanneer een tweede bespuiting met dezelfde concentratie sporen 3 dagen na de eerste werd toegepast bleven de planten vrij van meeldauw tot ze werden opgeruimd 3 weken later.Bij een R.L. lager dan 70% en een temperatuur boven 30 °C had geen van de behandelingen succes. T. minor bleek ongevoelig voor dimethirimol (Milcurb) bij een concentratie van 125 g ml–1, terwijl er gemakkelijk een mutant kon worden verkregen, die resistent was tegen 100 g fenarimol ml–1, bij gelijk blijvende groeikracht en pathogeniteit ten opzichte van komkommermeeldauw, waardoorT. minor ingepast kan worden in een schema voor geïntegreerde bestrijding.  相似文献   
233.
试验探究了短期灌喂民猪源贝莱斯芽孢杆菌M2对SD大鼠生长、血液生化与免疫、肠道菌群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拟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在畜禽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SPF级健康SD雌性大鼠共24只,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预饲期3 d。试验期,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0.2 mL/d,试验组灌喂猪源贝莱斯芽孢杆菌M2菌液0.2 mL/d;每天灌喂1次,连续灌喂7 d。35和45日龄,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大鼠处死采样。结果表明,短期灌喂贝莱斯芽孢杆菌M2有增加末重和日增重、降低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趋势(P>0.05)。短期灌喂贝莱斯芽孢杆菌M2显著降低了35日龄大鼠血浆中甘油三酯浓度和IgA、TNF-α的水平(P<0.05),以及45日龄大鼠血浆中IL-6的浓度(P<0.05),并显著提高35日龄大鼠血浆中IgM的浓度(P<0.05);对35日龄大鼠肠道菌群无显著影响(P>0.05),可显著降低45日龄大鼠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的比例(P<0.05)。综上所述,短期灌喂贝莱斯芽孢杆菌M2可以调控SD大鼠的脂代谢、免疫力和肠道多种菌群的丰度。  相似文献   
234.
235.
子午岭林区植被演替下的土壤微生物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子午岭林区不同植被下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并联系该区的植被演替,找出其之间的关系。土壤微生物区系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分析,接种后置28℃生化培养箱内培养,分取其合适的稀释度来计数。结果表明,随着植被不断地向前演替,其土壤细菌和微生物总量基本上呈增加趋势;不论整个森林群落如何发展,植被最终都向辽东栎演替,从而形成顶级群落;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一植被在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生长的好与坏。因此,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该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的演替概况,为该区森林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36.
瘤胃微生物基因组文库中BAC末端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前期从瘤胃微生物基因组文库中筛选的功能酶克隆菌,利用T7和pIBRP引物,测定功能酶克隆菌的BAC末端序列,并利用NCBI Blast系统对BAC末端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得到26条BAC末端序列,经Blast比对分析,与已知编码基因的匹配度低,而大部分BAC末端序列与阪崎肠杆菌和环境中的微生物匹配度高,说明瘤胃中的微生物与其它环境中的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一步丰富了对瘤胃微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237.
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60尾体重为50 g左右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立3个平行,每个平行40尾鱼.将蛭弧菌Bdh5221菌液以0、104 、107 CFU/g(饲料)的浓度喷洒于基础饲料上投喂银鲫,于第7、14、21、28天时检测银鲫肠道蛭弧菌Bdellovibrio sp.数量的变化.在两个试验组蛭弧菌数量基本达到稳定(即第28天)时,测定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杆菌数量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数量有上升的趋势,拟杆菌变化不明显;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酶及107CFU/g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蛭弧菌具有改善银鲫肠道菌群和提高免疫相关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8.
[目的]探讨低聚异麦芽糖和酵母细胞壁对中华鳖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试验鳖分成5组,分别连续投喂基础饲料、添加酵母细胞壁的饲料、添加低聚异麦芽糖的饲料、联合添加酵母细胞壁和低聚异麦芽糖的饲料、间隔投喂添加酵母细胞壁和低聚异麦芽糖的饲料,然后对其肠道内好氧及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和组成进行研究。[结果]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或低聚异麦芽糖对提高中华鳖体重无显著性影响,但饲料中联合添加酵母细胞壁和低聚异麦芽糖可显著提高中华鳖的存活率,单独添加则对存活率影响不显著。中华鳖肠道中以弗氏柠檬酸杆菌及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为主,含有少量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投喂添加酵母细胞壁或低聚异麦芽糖的饲料可显著降低肠道内细菌的含量,其主要减少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含量,而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低聚异麦芽糖和酵母细胞壁在中华鳖养殖中的科学应用及开发绿色环保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9.
日粮蛋白质水平时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了解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75%、19.95%、21.85%、24.08%的日粮作为4个处理,选用35日龄蛋用黄羽鹌鹑120只作为试验动物,完全随机地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预试期10d,正试期30d,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为分析不同的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利用率的影响。消化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2只,每处理抽取6只鹌鹑,处死后取盲肠内容物检测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析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黄羽鹌鹑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的处理,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粗脂肪和总有机物的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对粗蛋白质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有下降的趋势,而乳酸杆菌则有上升的趋势,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日粮粗蛋白水平对黄羽鹌鹑饲料消化率有显著影响,对肠道菌群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葛根素和橙皮苷对热应激条件下锦江黄牛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选取4头健康、体况良好、体重在250 kg左右的锦江黄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葛根素组、橙皮苷组和复合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4%葛根素、0.20%橙皮苷和0.04%葛根素+0.20%橙皮苷。全程共分为4个试验期,每个试验期时长为16 d。结果显示:1)试验期间,环境温湿度指数(THI)高于72,表明试验牛处于热应激状态。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组的体温显著下降(P<0.05),葛根素组、橙皮苷组的呼吸频率显著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橙皮苷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复合组的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下降(P<0.05),橙皮苷组的Shannon、Sobs指数显著升高(P<0.05),Simpson指数显著下降(P<0.05);葛根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