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69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甘露寡糖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以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探明甘露寡糖在肉鸡生产上的最佳使用剂量,选用11日龄广东岭南黄肉鸡12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分别饲喂6种不同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3,4,5,6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g/kgBio-MOS(甘露寡糖),4mg/kg黄霉素,1g/kgBio-MOS+4mg/kg黄霉素,0.5g/kgBio-MOS和1.5g/kgBio-MOS.结果表明:(1)添加Bio-MOS,提高了肉鸡的日增重和采食量,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添加Bio-MOS1g/kg,盲肠中双歧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回肠中双歧杆菌增殖效果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Bio-MOS对盲、回肠乳酸杆菌增殖效果不明显,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盲肠中乳酸杆菌的含量;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没有明显降低;回肠中除0.5g/kg组外,其余各组之间大肠杆菌含量差异不显著.(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Bio-MOS1g/kg极显著地提高了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p<0.01).添加Bio-MOS对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影响不明显,但以饲料中添加Bio-MOS1g/kg效果最好.饲料中添加Bio-MOS对血清中IgA,IgG,IgM影响不显著,但添加Bio-MOS1g/kg,其IgA,IgG,IgM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4)肉鸡日粮中同时添加甘露寡糖和黄霉素,两者表现出协同作用,但不及甘露寡糖单独使用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添加硫酸亚铁对DDS诱发肠炎仔猪生长性能、消化率及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患有肠炎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低剂量的铁可以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消化率,但对治疗腹泻效果不明显;而高剂量的铁易导致肠道粘膜的氧化损伤,加剧肠炎症状,致使消化率、日增重明显降低,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  相似文献   
23.
蔗田施用废菌棒(以蔗渣为培养料种植香菇后的废弃菌棒)后,根系皮层细胞中菌丝、泡囊、丛枝增多.根系皮层及中柱的改变也表现在新根的发生点大量出现.田间观察到甘蔗在生长中后期,新根明显增多.7月份甘蔗根际土壤的固氮菌、有机磷分解细菌、细菌总数比对照的增加6.0-29.4倍.它们的活动可为拔节旺长的甘蔗提供更多养分.10-12月份,纤维分解细菌、有机磷分解菌、固氮菌相应较多,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效养分(N、P、K)均显著多于对照,这些微生物类群与甘蔗后期生长及糖的合成、运输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24.
应用20日龄白来航小母鸡的肠道内容物,研究消化道部分区段微生物区系,分离鉴定出需氧菌和厌氧菌,并进行了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每克肠内容物含细菌的对数值(logn/g)为:空肠中消化球菌9.6±0.2、双歧杆菌9.4±0.5、拟杆菌10.6±0.6、葡萄球菌6.6±0.6、乳杆菌9.3、肠杆菌6.8±0.4;盲肠中葡萄球菌6.7±0.6、消化球菌9.8±0.3、双歧杆菌9.2±0.8、拟杆菌10.2±0.2、棒状杆菌8.7±0.4、肠杆菌6.8±0.3、链球菌7.2±0.2、乳杆菌9.6±0.4、酵母菌4.2±1.4.  相似文献   
25.
为了能改善水质、渔业增殖和修复生态环境,EM菌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EM菌的定义及来源,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十年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阐述了影响EM菌作用效果的因素等;发现EM菌在调控微生物生态结构、降低水环境中有害物质、提高免疫、增重增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EM菌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且生产技术及应用过程等还存在着不足。因此今后应提高生产技术,建立和提高筛选系统,并开发EM菌在水产养殖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为水产养殖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并为可持续养殖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6.
尿素对鲤鱼消化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释平板计数法对摄食含尿素饲料和对照饲料的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肠道内菌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鲤鱼肠道中需氧,兼性厌氧优势菌为气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可以利用尿素的细菌占细菌总数的55%,试验组中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微示菌属和气单胞菌属数量明显减少,假单孢菌属和产碱菌属则未检出,新检测出不动杆菌属,能利用尿素的细菌占总数的85%。  相似文献   
27.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龄AA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Ⅰ)喂给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Ⅲ、Ⅳ、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脱乙酰度为82.5%、86.2%、90.5%和95.3%的壳聚糖10g/kg。试验期7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同,在21日龄,脱乙酰度82.5%壳聚糖组能显著抑制盲肠大肠杆菌的增殖(P<0.05),各壳聚糖组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盲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增殖,其中脱乙酰度90.5%、95.3%壳聚糖组对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35日龄,各组盲肠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无显著差异;脱乙酰度82.5%和86.2%壳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能促进盲肠乳酸杆菌的增殖,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究丁酸梭菌在肉鸡消化道内的定植能力以及丁酸梭菌对肉鸡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空白组灌喂生理盐水,丁酸梭菌组灌服荧光标记的丁酸梭菌,3 h及16日龄进行解剖并采集回肠上皮细胞观察荧光情况。随后另外选择3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1~6 d饲喂含丁酸梭菌的饲粮,之后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在16和21日龄时,分别采集回肠和盲肠中段内容物,测定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微生物种类、物种丰度比例、菌属以及蛋白功能丰度等差异分析。【结果】3 h及16日龄丁酸梭菌组回肠上皮细胞周围均呈现出荧光现象,表明丁酸梭菌能够定植于消化道上皮细胞。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肉鸡回肠内容物中,试验组16日龄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1日龄丙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异丁...  相似文献   
29.
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两个抗根腐病连作大豆品种生育期间根面和根际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大豆根面细菌随生育期增加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无差异。合丰25(H25)的根际细菌数量随生育期呈递减趋势,绥农10号(S10)根际细菌数量从三叶期到鼓粒初期不断增加,到成熟期又急剧减少。感病品种H25根瘤重明显低于抗病品种S10。H25根面真菌和镰孢霉总数在三叶期和成熟期均高于S10,苗期是根腐病的主要发病期。总之,在连作条件下,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大豆成熟期其根面和根际细菌减少,真菌和主要病原菌(镰孢霉Fusarium)都会大量富集,表明根系分泌物对根面和根际的微生物种群有选择性地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蒿多糖不同组合制剂对滩羊羔羊瘤胃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断奶滩羊公羔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5 g/d沙蒿多糖+5.5 g/d包被丁酸钠、5.5 g/d沙蒿多糖+5.5 g/d丁酸甘油酯和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