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74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41篇
  119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北方土石山区植株密度对坡面流粒径分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和阐明植株密度对坡面流粒径分选的影响,通过野外10°草地坡面恒流放水冲刷试验,定量研究3种植株密度(0株/m~2,20株/m~2,60株/m~2)在不同流量下(1m~3/h,2m~3/h,3m~3/h)的坡面流粒径分选性规律,从水动力学和侵蚀方式演变角度分析了植株密度对坡面流粒径分选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苜蓿草地侵蚀泥沙中细粉粒组分含量最多,其次是粗粉和细砂组分含量,而粗砂和粘粒组分含量最少。固定流量下,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加,各粒径组分百分比及平均重量粒径(MWD)随时间的波动性增加,在侵蚀泥沙中细颗粒组分(粘粒、细粉粒、粗粉粒,粒径50μm)富集比ER相应增加,而粗颗粒组分(细砂、粗砂,粒径50μm)富集比ER有所减少。固定植株密度条件下,随着流量增加,各粒径组分百分比及MWD随时间的波动性减小,侵蚀泥沙中细颗粒组分富集比ER相应增加,而粗颗粒组分富集比ER增加,细颗粒组分富集比基本大于1,而粗颗粒组分富集比基本小于1。MWD与细颗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粗颗粒含量呈正相关。(2)细沟阶段侵蚀泥沙MWD明显大于片蚀阶段,而粒径分选过程的波动性较小。(3)水流剪切力τ及水流功率ω的增加导致片蚀阶段的缩短和细沟阶段的延长(除植株密度为60株/m~2),水流剪切力τ及水流功率ω的增加导致水流侵蚀力的增加,进而水流分离、输移粗颗粒增加。  相似文献   
92.
不同播期对强盛49出苗速度及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系统的研究了在不同播期,日均温对强盛49的出苗速度及生育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强盛49的出苗速度以及生育期之间有真实的线性回归关系:Y=9.8335*EXP(-0.019806*X),R=0.9118*;Y=131.0100*EXP(-0.003249*X),R=0.9884*;;日均温和强盛49的生育期也存在真实的线性关系:Y= 464.2999-14.2397X,R=0.9849* 。上述方程可以为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轮耕对冬春休闲旱地土壤结构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半干旱区合理的耕作制度,改善旱地土壤结构,提高农田生产力,于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进行了冬闲期免耕/深松/深松(N/S/S)、深松/免耕/免耕(S/N/N)、连年免耕(NT)及连年翻耕(CT)4种不同耕作模式试验,研究了轮耕对土壤孔隙度、团聚体结构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S/S轮耕处理较CT和NT显著降低了冬春休闲旱作农田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幅度2.5%~3.1%,较S/N/N轮耕处理20~4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提高了2.8%(P0.05);NT处理与S/N/N轮耕处理0~40 cm土层0.25 mm机械稳定性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高于翻耕处理。连续两年以上免耕处理(NT和S/N/N)能够促进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的破坏率,提高了土壤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基于LB法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侵蚀和径流密切相关,本试验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快速处理测定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计算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质量分形维数(D),比较几种水稳性团聚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植被类型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于0.2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在1978年油松林地的0~5 cm层最大,为54.95%,在1990年刺槐林地和荒地的20~40 cm层最小,为3.20%;MWD(mm)和GMD(mm)在1978年油松林地的0~5 cm层最大,分别为1.66和0.46,在荒地的20~40cm层最小,分别为0.09和0.05;表层(0~5 cm)土壤D在2.71~2.84之间,表下层在2.74~2.91之间。土壤有机质与D,MWD,GMD和0.2 mm显著相关,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水稳定性提高。D,MWD,GMD和0.2 mm都可用于表征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作为土壤抗侵蚀性指标。  相似文献   
95.
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实时数据融合算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系统的数据融合要求,提出一种多传感器实时数据融合算法。首先在节点上对各传感器数据序列进行一致性检测和三次指数平滑,然后将平滑后的数据发送到路由器或网关,基于文中提出的无需指数运算的新型支持度函数进行幂均方融合。在江苏农博园现代农业馆玻璃温室中进行了实地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三次指数平滑能够明显减少数据波动;新型支持度函数的幂均方融合精度与高斯型支持度函数相比无显著差异,算法运算时间缩短83.6%,并且融合效果优于算术平均法。  相似文献   
96.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橘小实蝇成虫运动轨迹优化跟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橘小实蝇虫口密度的精准监测,该文将机器视觉技术作为田间橘小实蝇成虫入侵自动化监测的感知方法。通过对监测区域内运动目标和背景的颜色分析,提出了基于卡尔曼(Kalman)滤波的运动目标颜色均值漂移跟踪算法,优化了多目标运动轨迹跟踪效果。该算法通过图像处理和匹配技术提取了橘小实蝇成虫在虫口监测区域二维平面X轴和Y轴方向上的位置坐标和速度分量,推算了橘小实蝇成虫运动轨迹递推关系。基于动态系统的状态序列线性最小方差估计理论和成虫运动轨迹关系分析,构建了卡尔曼滤波状态估计模型,并建立其预测和修正方程实现了橘小实蝇成虫运动目标位置估计。通过在虫口监测区域开展单目标和多目标分散及粘连条件下的成虫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颜色均值漂移跟踪算法对橘小实蝇成虫单目标跟踪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成虫监测计数准确率达100%,对于多目标分散和粘连情况跟踪处理效果较差,计数准确率分别下降至86%和76%;通过在颜色空间均值漂移跟踪算法的基础上引入Kalman滤波器估算目标运动的近似位置,实现了对橘小实蝇成虫分散和粘连多目标运动的持续跟踪优化,监测计数准确率分别提升至96%和93%。机器视觉技术实时跟踪橘小实蝇成虫在虫口监测区域运动轨迹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橘小实蝇成虫虫口密度监测的可行性,为田间橘小实蝇成虫发生自动化监测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
基于改进均值漂移算法的绿色作物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绿色农作物图像背景复杂且分割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均值漂移算法的分割方法。采用均值漂移算法对图像进行平滑和分割时,带宽的选择直接影响平滑和分割的结果。传统的均值漂移分割方法需要人为地设定空域带宽和值域带宽这2个参数。该文首先根据绿色作物图像的颜色特点,提取图像的颜色指数;然后采用均值漂移算法,将图像的颜色信息与空间信息结合起来,根据作物图像颜色分布的丰富程度定义自适应空域带宽,采用渐近积分均方差来获得自适应值域带宽,对图像进行平滑滤波;最后采用 Otsu 方法将平滑后的图像分成两部分:绿色部分和背景部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割出绿色作物,并在分割性能上明显优于常规的颜色指数方法,作物图像的错分率均小于6.5%。  相似文献   
98.
99.
通过中值定理和零点定理等相关问题的证明过程,给出了构造辅助函数的一般思路,以此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构造辅助函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解答证明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
Abstract

The effect of organic manure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on soil aggregate size distribution and stability, and associated carbon (C) within aggregates varies greatly in previous studi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soil conditions, cropping system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as two field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under a subtropical climate in China. The two field experiment sites were located in Jinhua (established in April 2011) in the Jinqu basin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Jintan (established in October 2010) in the low-middle Yangtze River plain in Jiangsu province. Both experiments consisted of four treatments, including unfertilized (CK), mineral fertilizer nitrogen (N)–phosphorus (P)–potassium (K) (NPK), NPK plus straw (NPK?+?SR), and NPK plus cattle manure (NPK?+?FYM) or half NPK plus cattle manure (1/2NPK?+?FYM). Water stable aggregate size classes (>5, 2–5, 1–2, 0.5–1, 0.25–0.5, and <0.25?mm) and associated soil organic C (SOC) at 0–15?cm depth were measured. The mean weight diameter (MWD),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GMD), and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WSA)?>?0.25?mm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gregate-size distribution varied with soil types.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PK and organic matter (straw residue or cattle manure), unlike the CK and NPK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WSA >0.25?mm, MWD, and GMD, while obviously reducing the proportion of <0.25?mm aggregates. However, no differences in WSA >0.25?mm, MWD, GMD, and associated C were observed between CK and NPK at both sites. The addition of FYM to the NPK treatment yielded the highest SOC contents in bulk soil, and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ssociations of C within all size aggregates at both sites. In contrast, NPK?+?SR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C within aggregate classes (2–5?mm, 0.5–1?mm, 0.25–0.5?mm, and <0.25?mm) at Jinhua and (>5?mm and 1–2?mm) at Jintan compared to the CK and NPK treatments. Overall,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FYM and mineral NPK was the bes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practi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SOC seques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