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6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1596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352篇
基础科学   637篇
  1768篇
综合类   4741篇
农作物   92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81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10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鉴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蛋白(TGEV-S)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及对试验小鼠的免疫原性,本试验在前期TGEV-S转基因玉米植株构建成功的基础上,自玉米叶片中抽提可溶性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筛选表达TGEV-S转基因玉米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在92份被检测植株中8株为阳性,取阳性值较高的2株152-3和156-6,提取叶片可溶性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皮下注射免疫小鼠,只有植株156-6中可溶性蛋白免疫小鼠可产生针对TGEV的抗体,而152-3免疫组检测结果为阴性。利用156-6植株叶片对小鼠进行灌胃免疫,也可产生针对TGEV的特异性抗体。以上结果表明,获得的TGEV-S转基因玉米植株不但可表达TGEV-S蛋白,而且该蛋白通过注射或口服途径免疫小鼠后均可产生针对TGEV-S的特异性抗体,提示TGEV-S转基因玉米具有发展成为TGEV口服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982.
为了探索ZmNAP基因在调控玉米抗衰老及产量性状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的ZmNAP基因cDNA序列构建玉米Ubi启动子控制下的ZmNAP的RNA干扰载体pTCK303ihpZmNAP,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ZmNAP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ZmNAP转基因玉米植株在叶片滞绿、籽粒千粒重等方面较野生型植株(WT)有明显优势,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千粒重提高15%~30%。ZmNAP基因在玉米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3.
为了研究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对体外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交叉试验设计,将尿素和氢氧化钙均按玉米秸干物质质量的2%、3%和4%的量分别添加,共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添加量为0),通过短期人工瘤胃技术研究不同水平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对瘤胃液pH值、氨氮(NH3-N)质量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对瘤胃液pH值影响不显著(P>0.05);对氨氮质量浓度影响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在MCP产量方面,第6、7、8组和第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第2、3、4组和第9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高26.74%、27.91%、36.05%和32.56%,第7、8组和第10组3个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8组和第10组显著高于第5组和第6组(P<0.05),第7组和第5、6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10组的乙酸、丙酸和丁酸3种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比对照组高84.59%,第10组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或P<0.05)。结果显示,第10组即尿素和氢氧化钙处理玉米秸时,添加水平均为其干物质量的4%是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984.
985.
对166个玉米自交系以及抗黄曲霉菌的自交系RA与感黄曲霉菌的自交系M5P杂交获得的79个F2:3家系进行黄曲霉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接种后的发病级别不同,在166个自交系中发病级别最高的达到10级,而最低的级别为2.4级,绝大部分自交系发病级别较高,基因型不同的材料对黄曲霉菌的抗性差异极显著;在79个F2:3群体中,抗性较强(1~3级)的家系只有2个;有7个家系基本不存在任何抗性(8~10级);51个家系的抗性较弱(5~8级);20个家系的抗性水平中等(3~5级),整个群体抗性水平接近正态分布,这表明通过开展抗性育种工作可提高玉米对黄曲霉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986.
东北春玉米连作体系土壤剖面无机氮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及连作体系土壤中氮素含量的影响,为春玉米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2006年,在东北中部黑土春玉米连作区进行2年的田间定点试验,研究了一次性施肥(农民习惯施肥1、农民习惯施肥2)和推荐施肥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地上部生物量和吸氮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并对土壤氮素表观盈亏进行了估算。【结果】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吸氮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推荐施肥处理的生物量和吸氮量均最高。施氮显著增加了0~90 cm土层中的无机氮含量。2个习惯施肥处理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且下移明显;推荐施肥处理可明显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土壤氮素表观盈亏取决于氮肥用量,2006年农民习惯施肥1处理的土壤氮素表观盈余量最高,且多以残留硝态氮的形式累积在深层土壤中。【结论】在东北黑土春玉米连作区,氮肥一次性基施会导致土壤中的无机氮高残留,增加氮损失,易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本试验中的推荐施肥是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87.
基于AEZ模型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玉米的增产空间,并对黑龙江全省和典型县(市)域的增产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1980-2009年的30年间,黑龙江省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黑龙江省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候生产潜力也仍有51%的增产空间。对典型县(市)域玉米增产空间的分析表明,位于三江和松嫩平原县(市)域玉米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较大,增产空间相对较小,而其他县(市)域的增产空间则较大。【结论】水分是限制黑龙江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因子,除三江和松嫩平原外其他区域的增产空间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88.
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对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玉米种子质量检验、玉米品种的识别、玉米粒形的检测、玉米田间杂草的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89.
从玉米农户对生产技术信息需求出发,分析了国内玉米生产信息化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应用Web(互联网)与WAP(无线应用通讯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技术,面向玉米生产实际,构建一个可通过计算机、手机访问的包括玉米生产知识、玉米病理咨询、玉米供产销信息等内容的综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该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实现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0.
以建瓯市郊区生产实践为依据,从选用良种、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适龄移栽、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春播糯玉米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