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7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2230篇
林业   221篇
农学   2250篇
基础科学   789篇
  2048篇
综合类   7491篇
农作物   2464篇
水产渔业   307篇
畜牧兽医   549篇
园艺   1265篇
植物保护   953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497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538篇
  2017年   757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693篇
  2014年   918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1138篇
  2011年   1089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878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969篇
  2006年   748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77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2篇
  1962年   10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沙田柚杂交后代群体的SSR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沙田柚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柑橘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材料和理论支持。【方法】利用SSR技术分析沙田柚两个杂交组合159株后代的杂种性质,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后代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结果】4对引物可以从104株沙田柚×强德勒柚的杂交后代鉴定出103株真杂种,鉴定率达到99.04%,且在引物AGC9的扩增图谱中有70个单株出现了双亲都没有的新条带;5对引物可鉴定出沙田柚×红江橙的全部杂交后代均为真杂种,一个纯合显性标记AAT12被发现,在引物GA18和AGC9的扩增结果中出现了亲本位点的缺失;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均出现较显著的遗传变异,两个组合的遗传多样性也有较大的差异。【结论】SSR标记适合柑橘杂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杂交是获得柑橘遗传变异株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离授粉早期玉米花丝的总蛋白质,为从蛋白质组角度揭示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Ga25为试材,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与检索技术,比较自交授粉后1 h和2 h的花丝蛋白质组的差异。【结果】与授粉1 h的蛋白质组相比,在授粉2 h后的蛋白质组中出现2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6个蛋白质点特异表达,19个蛋白质点上调表达,3个蛋白质点下调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注释了23个蛋白质点,其余5个为未知蛋白;功能分类表明,差异蛋白质分别参与细胞壁合成(21.4%)、防御/抗胁迫(17.9%)、细胞组织、蛋白命运、蛋白合成、转录等细胞过程。【结论】在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组有显著的变化,与授粉后1 h相比,授粉后2 h的蛋白质组中大部分差异蛋白呈上调趋势,并有特异蛋白质出现;分泌型过氧化物酶、膨胀素、果胶甲基化酶抑制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与未知蛋白4可能与玉米花粉和花丝的早期互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杭杂401是以T06-1为母本,以9905-2-1-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50%的植株有长而密的白色茸毛,50%为普通植株;第1花序着生于第7.6节,幼果有绿色果肩,成熟果大红色,单果重150.9 g,果实硬度1.13 kg.cm-2,较耐贮运;品质佳,风味好,Vc含量352.7 mg.kg-1,可溶性固形物7.93%,总糖3.37%,可滴定酸度0.407%;耐高温、耐低寒和耐涝性均好,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和叶霉病、抗黄瓜花叶病毒病、中抗青枯病;茸毛株对蚜虫、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具有较好的避虫效果;春大棚栽培每亩产量5 312.3 kg,适于设施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4.
钾对NaCl胁迫下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钾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增加K+供应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降低细胞膜透性,提高玉米叶片和根系中的SOD、POD和CAT活性增加。表明盐胁迫下供钾充足,可以增加玉米幼苗叶片和根系中保护酶活性,提高玉米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85.
玉米硫素营养状况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土壤缺硫现象的加剧,进一步加强玉米硫素营养的研究十分必要。综述了玉米硫素营养状况以及硫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硫素在玉米生理代谢中的作用、硫与玉米的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6.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杂交香稻香两优875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杂交香稻品种在贵阳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的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2007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35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香两优875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栽插株数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家厩肥1000 kg/667m2作基肥,4月5日播种和秧龄50 d的条件下,施纯氮6.9 kg/667m2和栽插1万株苗/667m2的处理产量达681.8 kg/667m2,获得较好结果。并对香优875在高海拔1200~1400 m地区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2003年收获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B9,B12,B16,B18,B20为材料,对其发芽势、发芽率、生活力和活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从中选出了最适发芽条件,确定了初次和末次记数时间。结果表明: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最适的发芽条件为恒温20℃,发芽床为纸上或沙中;在第10天进行初次计数,在第21天进行末次计数;生活力>68.0%;在田间生长有68%以上的幼苗高达1 cm以上。  相似文献   
88.
【目的】筛选出优质、抗病、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培育中早熟新品种,并对其抗病性、品质和丰产性进行鉴定。【方法】创制出优良育种群体材料,通过多代自交纯合获得的主要性状遗传稳定后,选用不同致病力的芜青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毒原和黑腐病(Br)菌原,利用甘蓝抗病性和品质鉴定方法,筛选育成抗病、优质的GB9266-18136和JY0501-13431两个优良自交系,并配制成优良F1品种‘秦甘60’;以‘黑丰’和‘中甘八号’为对照,对‘秦甘60’的目标性状进行比较鉴定。【结果】‘秦甘60’品种对TuMV、Br和CMV病害抗病性强,苗期接种TuMV、CMV毒原和Br菌原的病情指数平均为2.0,1.1和5.4,田间鉴定病情指数病毒病为1.3,黑腐病为3.7;叶球中心柱长6.6 cm,帮叶比26.5%,紧实度0.57 g/cm3,叶质脆甜,产量平均为73.005 3 t/hm2。【结论】优良F1‘秦甘60’品种双亲自交不亲和系育种目标性状互补,一代杂种表现出抗病、优质、丰产的综合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89.
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部分晚熟耐密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选用耐密品种并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主要途径。以6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吉单261、久龙8号、东农253和京单28号在三种密度下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吉单261、东农253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郑单958、先玉335、久龙8号、京单28号适宜种植密度在4.50~6.00万株·hm-2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0.
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夏玉米的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夏玉米2个品种(郑单958和豫单998)和3个种植密度的产量性状与籽粒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依序为出籽率>穗轴重>穗粗>穗长>千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粒数>穗粒重,出籽率与产量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