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648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17篇
  111篇
综合类   582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研究了大孔树脂对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最佳精制工艺。在相同条件下对五种不同的大孔树脂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进行测定,优选出树脂,并研究了优选树脂在不同条件下对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确定了树脂精制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芦荟叶干粉黄酮精制优选大孔树脂为H1020,在室温下,吸附液pH为3.0,静态吸附能力最强,解吸剂以体积分数φ(乙醇)=80%的效果最好;动态吸附以芦荟黄酮粗提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mg/mL吸附效果最好,解吸以体积分数φ(乙醇)=80%,流速为2.0mL/min洗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2.
选用10种大孔树脂分离脱除茶汤中的咖啡碱,以茶汤中咖啡碱、茶多酚的吸附率为指标,在静态吸附条件下筛选出分离咖啡碱效果较好的树脂AL-1.以洗脱率和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树脂AL-1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表明,树脂AL-1对咖啡碱的吸附率最高,为98.58%.对于树脂AL-1吸附咖啡碱,当上样流速在0.75 mL/min、上样液pH值为5.2时,上样量最大,为11个柱体积;用50%的乙醇进行洗脱,洗脱剂用量为3个柱体积时,咖啡碱洗脱比较完全.  相似文献   
43.
大田超甜玉米施用保水剂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型保水剂对超甜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能促进超甜玉米生长,增加株高,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并能显著提高大田超甜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在啶虫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啶虫脒在NKA-Ⅱ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特性。[结果]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拟合所得的可决系数显著大于用Langrnuir吸附等温线拟合所得的可决系数,且均大于0.98。说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可以很好地描述啶虫脒在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啶虫脒在NKA-Ⅱ大孔树脂上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啶虫脒在NKA-Ⅱ大孔树脂上的吸附焓变为17.70kJ/mol,NKA—Ⅱ大孔树脂吸附啶虫脒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力.△G^0的绝对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400min后吸附达到动态平衡。啶虫脒在NKA—Ⅱ大孔树脂上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啶虫脒在NKA—Ⅱ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反应,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45.
杉木间伐材ACQ防腐与综合强化复合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传耀  杨文斌  陈刚 《林业科学》2006,42(12):101-107
在将ACQ与UF树脂调制成相容的复合改性剂对杉木间伐材进行复合改性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复合改性的机理与综合效果.对浸渍材与表面密实化处理相结合的优化工艺,当弦向压缩率为20%时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比素材增加51%以上;进行浸渍处理与ACQ或UF单独处理材经煮沸和抗水、酸、碱抽提的抗流失性对比试验及防腐试验,表明前者比后者有所提高;并采用铜离子跟踪法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仪定量分析,测定了浸渍材复合改性剂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确认了一次性浸渍优化工艺参数的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46.
With water-soluble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as an intermediate,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ood/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WMNC) was prepared through vacuum impregnation 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D, SEM, FTIR and TG-DTA analyses. The XR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wood crystallinity of WMNC decreased, the MMT exfoliated and some nano silicate layers entered into the non-crystallized microfibrillar region of the wood cell wall. Wood structure is anisotropic and its impregnation is anisotropic. Due to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MMT organic modification, PF intercalation and wood impregnation, the MMT configu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wood were diverse. The SEM graphs of WMNC showed that some silicate grains were blocked in the wood cell lumen, some silicate layers adhered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wood cell wall, and some exfoliated MMT layers even penetrated the wood cell wall. The obtained hydroxyl of WMNC increased and its ether linking decreased. It was considered that MMT and wood interacted not only with hydroxyl bonds, but also involved some chemical linking.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wood and the PF-impreg, the pyrolysis process of WMNC changed; its starting decomposing temperature decreased and its pyrolysis weight loss at high temperatures greatly decreased. The WMNC indicated certain nanoeffect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organic MMT nanolamella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7, 29(1): 131–135 [译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47.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对改性脲醛树脂合成工艺与胶合性能的关系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实验因素(终摩尔比、三聚氰胺加量、聚乙烯醇加量和浊点温度)对改性树脂胶合性能(胶合强度、预压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合强度、预压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回归方程是显著的、拟合的,可以很好地描述胶合性能的变化趋势。影响胶合强度、预压强度和甲醛释放量最显著的因素是终摩尔比,终摩尔比越大则胶合强度、预压强度和甲醛释放量越大;增加三聚氰胺用量有利于胶合强度的提高和甲醛释放量的降低,但不利于预压强度的提高。聚乙烯醇的用量增加对提高预压强度有利,但对甲醛释放量的变化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48.
通过碱蒸煮的方法,从亚麻屑中分离出纤维素.以水溶液聚合法,将亚麻屑纤维素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保水树脂.通过FTIR、SEM分析和表征了所合成树脂的结构和形貌,并测试了吸水速率、保水速率、重复使用性能和分别吸收0.1%的N、P、K肥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树脂是亚麻屑纤维素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具有多孔结构,吸水速率较快.在30℃和60℃下干燥15h,合成的高吸水、保水树脂的保水率分别为66.53%和30.46%;在二次蒸馏水中重复第3次的吸水倍率能够达到1472.81g/g;在0.1%的KCl、尿素和过磷酸钙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603.56、1844.63、10.91g/g.  相似文献   
49.
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了不同的改性剂与不同的合成工艺 ,研制用于胶合板制造的低毒脲醛树脂胶。结果表明 :利用三聚氰胺和聚乙稀醇作为改性剂 ,结合特定的合成工艺 ,制得低毒脲醛 (UF)树脂胶 (游离甲醛含量≤ 3g·kg-1) ,三层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为 1 36mg·L-1。既讨论了影响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因素及制胶中出现的问题 ,又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树脂的摩尔比控制在 1 3左右 ,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的加入量分别为尿素总量的 1 6%和 2 5 % ;在加成反应阶段 ,树脂的pH值不应低于 7 0 ;在缩聚反应阶段 ,温度控制在 80~ 85℃ ,pH控制在 4 0~4 2。表 4参 7  相似文献   
50.
对胶化报废的PF树脂,以盐酸做为催化剂,苯酚为降解剂,对其进行再生处理,以期重新获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