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01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48篇 |
农学 | 65篇 |
基础科学 | 17篇 |
111篇 | |
综合类 | 582篇 |
农作物 | 38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23篇 |
园艺 | 7篇 |
植物保护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90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向日葵秆超微粉用于酚醛树脂添加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木质造纸原料成分分析方法》(GB 2677.2—93)和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了向日葵秆主要成分、基团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向日葵秆超微粉具备作为酚醛树脂添加剂的条件。对向日葵秆超微粉与酚醛树脂混合体系的胶合性能、热力学反应性质、游离苯酚质量分数、价格成本等分析,结果表明:向日葵秆超微粉与酚醛树脂易混合;当超微粉的添加量达到m(酚醛树脂)∶m(向日葵秆超微粉)=100∶11时,胶液的黏度比较理想,游离苯酚的质量分数从加入面粉m(酚醛树脂)∶m(面粉)=100∶25时的0.30%降至0.16%,胶合板强度达到了国家标准(GB/T 9846—2004)规定的Ⅰ类胶合板的要求,向日葵秆超微粉可以替代部分工业面粉作为酚醛树脂添加剂使用,每生产1 m3的胶合板胶黏剂使用成本至少节约30元。 相似文献
102.
松树皮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及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和降血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浓度70%乙醇和大孔树脂对松树皮中原花青素进行了提取和纯化;以小白鼠为对象建立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原花青素精提物的降血脂作用。[结果]经NKA大孔树脂纯化后的原花青素纯度达到40%左右;松树皮中原花青素具有降低小白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的作用。[结论]松树皮原花青素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为其在保健和医药等方面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采脂对纤维形态的影响大小,以广西华山林场湿地松幼龄林为对象,进行了不同时间长度的采脂试验,并分析了不同采脂处理对湿地松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脂导致纤维长平均变短5.07%。采脂对纤维宽的影响不大,对纤维壁厚的影响较大。切线方向和射线方向纤维壁厚各变薄了6.32%和5.05%。采脂时间越早,采脂时间越长对纤维形态的影响越大。纤维形态的变化导致纤维长宽比平均降低3.34%,壁腔比平均降低7.57%,柔性系数平均升高2.36%,刚性系数平均降低4.89%。采脂处理后的纤维长宽比平均值范围在71-79之间,壁腔比平均值范围在28-41之间,柔性系数范围在73-80之间,刚性系数范围在20-27之间。从几个指标的范围可以判断,幼龄林早期采脂的湿地松仍然可作为优质的纸浆材。 相似文献
104.
为纯化盐地碱蓬红色素,提高其色价,选取X-5、HPD300、D101、HPD400、NKA-9和AB-8等6种大孔树脂对盐地碱蓬红色素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筛选最佳纯化色素树脂,并研究最佳树脂对盐地碱蓬红色素的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X-5大孔树脂对盐地碱蓬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效果较好.在动态吸附中,当上样液浓度为1 mg/mL、pH值为6、流速为5 BV/h时,X-5对盐地碱蓬红色素吸附效果最好;以60%乙醇溶液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5 BV/h时,解吸效果最好;盐地碱蓬红色素纯化后,色价提高了6.14倍.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玉米秸秆的结构及组成、玉米秸秆中皮、瓤、叶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及皮与瓤的化学组成,分析探讨了合理的玉米秸秆的皮、瓤、叶分离工艺,对分离后玉米秸秆皮原料的加工处理工艺进行了探索。为确定改性脲醛树脂胶玉米秸秆皮板的制板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分析了4个因素(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密度和施胶量)对碎料板性能指标的影响,确定较佳的玉米秸秆皮板生产工艺为:热压温度155℃、热压时间4 min(板厚度10mm)、施胶量12%、密度为0.7 g/m3。 相似文献
106.
稻壳粉/改性脲醛树脂模压成型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成型材料对模压花盆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文以改性脲醛树脂为基体树脂,稻壳与稻壳粉为增强材料,经混炼、热压、成型工序,制备出一种环保花盆。探讨了脲醛树脂改性、改性脲醛树脂用量、稻壳与稻壳粉比例以及湿循环处理对花盆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分析了秸秆花盆湿循环处理前后的热稳定性及微观结构。结果显示:改性脲醛树脂和稻壳粉有利于改善秸秆花盆的力学性能,当增强填料与基体树脂的比例为1:0.5,稻壳占稻壳粉的质量分数为30%时,花盆的静曲强度(modulus of rupture,MOR)、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MOE)及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TS)分别达75.48 MPa、16.06 GPa、17.44 MPa;湿循环处理试验中,以稻壳为增强材料为例,当基体树脂为改性脲醛树脂时,其MOR、MOE及TS分别降低21.97%、24.91%、15.09%;当基体树脂为大豆蛋白改性脲醛树脂时,其MOR、MOE和TS分别降低9.92%、15.37%、30.10%。热重分析发现湿循环处理后花盆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微商热重出现最大失重率的温度向高温侧偏移29.5℃。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湿循环处理后样品表面粗糙度增加,增强体与树脂发生分离。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秸秆花盆制作工艺和使用年限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研究利用~(99m)Tc标记717树脂制备符合生理条件的固体实验餐对10例正常人和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甲亢、5例甲减病人行胃排空时间(GET)测定。结果表明~(99m)Tc标记717树脂核素检查法稳定性好、重复性佳,是合乎生理性的胃运动功能检查法。本实验餐制备简单,便于推广。慢性萎缩性胃炎(GET1/2 62.89±9.13min)较正常对照组(GET1/2 51.62±3.69min)胃排空延迟(P<0.01);甲亢(GET1/2 35.12±10.09min)排空增快(P<0.01)、甲减(GET1/281.86±14.45min)排空延迟(P<0.01)。 相似文献
109.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2012,43(20):2636-2646
The bioavailability of phosphorus (P) depends on its diffusion process.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bicarbonate and silicate on phosphate diff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bioavailability. Resin disc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P diffusion rate (PDR), which was observed to increase in the presence of competing anions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silicate > bicarbonate > control. Phosphorus diffusion rate also increased with added P levels,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Added P level in soi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ontributed about 56% of the variation in PDR. The presence of competing anions such as bicarbonate and silicate accounted for 12.5% of the variations of PDR in soil system. Embedded resin discs in field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PDR in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 treatments: mixture of biogas slurry and paddy straw > sodium silicate > only paddy straw > biogas slurry > control. 相似文献
110.
首次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溴化铜/2,2'-联吡啶(CuBr/Bpy)为催化剂,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制备了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2,4-D MIPs),并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比例对该印迹聚合物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动态、静态及竞争试验考察了该印迹聚合物对2,4-D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4-D MIPs对模板分子2,4-D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与2,4-二氯苯酚和2,4-二氯苯甲醛相比,2,4-D MIPs对2,4-D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84和3.75,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31和2.29。采用Scatchard模型分析,可以得到两类结合位点,计算得到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分别为76.92和142.91 mg/g,离解常数Kd分别为632.91和2 309.47 mg/L。将2,4-D MIPs作为固相萃取剂,对豆芽样品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10%,方法的检出限为20 ng/g。该印迹聚合物可以富集分离测定2,4-D,稳定性好,并且能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