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5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林业   534篇
农学   360篇
基础科学   274篇
  1300篇
综合类   943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棉秆力学性能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创新棉958棉秆为试验材料,在万能试验机上对收割期的棉秆进行剪切、压缩、弯曲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含水率在30%~50%时,棉秆底部和中部的抗压强度、剪切强度较小,分别为1.66~3.13MPa、0.74~1.12MPa;试样的抗弯强度随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试样底部弯曲强度为4.20~5.08MPa。在剪切、压缩、弯曲试验中,试样底部消耗的功分别为2.98~4.32N·m、2.91~4.34N·m、1.51~4.18N·m。  相似文献   
112.
黄土落水洞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落水洞,是低凹地带湿陷性黄土长期遭受机械潜蚀和溶蚀作用的结果,它可分为黄土碟、黄土陷穴和黄土井三类。落水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450mm左右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陷穴、黄土井十分发育;黄土塬边及高阶地前缘陷穴、黄土井发育程度较好,粱区落水洞沿冲沟或小支沟呈串珠状分布;黄土丘陵地区峁坟上落水洞以陷穴为主,黄土碟次之,峁间宽缓的掌形地冲沟两侧及沟头陷穴和黄土井较为发育。黄土落水洞在滑坡、泥石流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补给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13.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该提出了评价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数学方法,并对黄土高原105个水土流失重点县进行了脆弱度指标计算。以脆弱度指标为依据,对黄土高原105个县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按其脆弱状况,划分为强脆弱区;中脆弱区;轻脆弱区3个区。  相似文献   
114.
黄丘五副区降雨和地形因素与坡面水土流失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项研究依据6年来在黄丘五副区定西试验区径流场所取得的观测资料,探讨了降雨物征值和地形中坡度、坡长、坡形三个因子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表征降雨侵蚀力、坡面产流的指标均为PI30,依次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群。此项研究不但从理论上揭示了坡面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及机制,而且在实践上为有效地进行坡面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土壤有机质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有机质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采取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在10°~12°的黄土坡耕地上每公顷施厩肥30000、45000、75000kg,年径流量比对照区分别减少13.3%、20.5%、34%,年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2.3%、33.7%、35.4%,其减少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第4年各施肥水平下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为69.7%、65.0%和140.1%;一种作物在一年中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3种施肥水平可分别增产26.7%、25.5%和43.3%.在10°左右的坡耕地上,每年施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并达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6.
黄土高原沙棘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指标探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抗蚀性是与抗冲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衡量土壤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在黄土高原的两大侵蚀类型区-高塬沟壑区,丘陵沟壑区,分布着数百万公顷沙棘人工林,其抗侵蚀能力愈来愈受关注。要正确评价沙棘人工林的抗蚀性能,一个科学,有效,便利的评价体系是不可缺乏的。  相似文献   
117.
嫩江大堤植物根系固土护堤功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嫩江大堤护坡植物根系及土壤抗冲,抗蚀及抗剪强度的测定分析,发现同一地段土壤的冲击,抗蚀指数及抗剪强度的是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植物根系有较强的固持土壤功能,抗冲指数与根长,根量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6和0.8197。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抗蚀性强,水稳性指数大。水稳性指数与有机质含量间的相关系数0.9132,与根长和根量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7和0.809  相似文献   
118.
1994-2003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陕西吴旗县、安塞县进行中国沙棘优良类型和俄罗斯优良沙棘品种引种试验,采用家系选择法初步筛选出5个中国沙棘生态经济型优良单株,对3个俄罗斯良种沙棘的生长适应性经济性状进行了评价。前者生长迅速、树冠好、根系发达、郁闭快、水土保持效益好,果实较大、单株产量较高、Vc和含油量较高,适于在黄土丘陵区种植;后者经济性状较好,果实大、无刺或少刺,但适应性较中国沙棘差。  相似文献   
119.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超负荷的人口对该地区构成了双重压力。提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是实现整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深入分析了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在实地调研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即:(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指导思想;(2)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与发展小流域生态  相似文献   
120.
 为探讨大规模退耕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快速农村评估法为理论基础,对县南沟和燕沟2条小流域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流域社会经济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虽造成当地粮食减产和粮食收入减少,但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家庭收入的多元化。针对退耕负面效应,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