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7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948篇
林业   803篇
农学   1241篇
基础科学   375篇
  1085篇
综合类   4393篇
农作物   966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864篇
园艺   428篇
植物保护   107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421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795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以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为试验材料,对超高产基因型小麦冠层结构的生理特性及其与有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与非超高产基因型相比,其冠层叶片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表现为:(1)灌浆中期至灌浆结束,叶面积指数一直维持较高水平;(2)冠层透光率在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大时较高,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小时较低;(3)叶绿素含量平均高1.1%-15.6%;(4)SOD酶活性高5.6%-16.0%;(5)MDA含量从抽穗一直到灌浆后期保持较低水平、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呈显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与单位叶面积粒数、单位叶面积粒重、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呈显正相关,MDA与上述5个产量性状呈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2.
本文对车辆可靠性中故障分布类型的差别存在着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模糊识别的方法,将树种图与模糊数学相结合对车辆辆故障分布类型的判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63.
液培条件下养分组成对叶菜硝酸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培试验研究了养分组成对生菜和莴笋2种叶菜生长、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氮肥用量相等时,增施磷肥和钼肥,降低营养液NO3--N与NH4+-N比例及增施氮、钾肥,均降低了2种叶菜的硝酸盐含量;(2)生菜以增施磷肥和钼肥,NO3--N∶NH4+-N=8∶2处理时,使生菜硝酸盐含量减少19.7%,同时获得较高产量及营养品质;莴笋在营养液配方以增施磷肥和钼肥,NO3--N∶NH4+-N=6∶4(柠檬酸叶面喷施)处理最佳,使茎、叶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9.5%、17.0%,改善了营养品质,提高了产量;(3)改变氮肥形态比例,增施磷、钼肥,同时增加氮、钾用量,莴笋产量增加36.8%,茎、叶硝酸盐含量降低8.5%、9.8%,营养品质改善;而生菜产量降低16.3%,且对营养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964.
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培基质试验,以大豆(Glycine max(L.) Merr)为宿主植物研究了4个AM菌株(Glomus versiforme 1、Glomus mosseae 93、Glomus diaphanum和Glomus versiforme 2)在3个基质相对含水率处理(25%、50%、80%)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①Glomus mosseae 93、Glomus diaphanum和Glomus versiforme 2在50%基质相对含水率时的侵染率高于25%处理,80%时最低。而Glomus versiforme 1菌株侵染率则随着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②4个菌株菌丝量在50%时均高于25%水分处理,80%时略有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③Glomus mosseae 93在3个基质含水率处理下,侵染率和菌丝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该菌株能适应较大幅度的基质含水率变化;④接种4个AM菌株均可以降低大豆植株叶片的萎蔫系数和水势,改善植株的水分状况,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加植株地上部干重;⑤试验还说明,除供试4个菌株之间的区别外,来自不同地域的菌株对基质水分的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965.
茶叶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茶叶施用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的效应,结果表明, 本试验筛选出的两种磷钾均衡型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茶叶产量提高9.11%和12.6%,增值8.1%和10.5 %,明显改善茶叶品质,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66.
花生素(TCBA)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经多年在花生、大豆等作物上进行叶面喷施的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作用,尤其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更显著,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增产原因主要是能调节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同时能捉高作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效率,并能促进光合产物向产品器官中运输。  相似文献   
967.
Genetic resistance is the most economical method of reducing yield losses caused by wheat leaf rust. To identify the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s in commonly used parental germplasm and released cultivars become very important for utilizing the genetic resistance tc wheat leaf rust fully. Up to date, about 90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s have been found,of which 51 genes have been located and mapped to special chromosomes, and 56 genes have been designated officially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set forth in the Catalogue of Gene Symbols for wheat. Twenty-four wheat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ir molecular marker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solate, characterize, and map leaf rust resistance genes due to the resistance losses of the genes caused by the pathogen continuously.  相似文献   
968.
用水培法研究了Ce(Ⅲ)对紫外辐射(UV-B,280 ̄320nm)胁迫下油菜幼苗光合量子效率与羧化效率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0mg·L-1CeCl3能有效减缓紫外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所导致饱和光光合速率(Ps)、饱和CO2光合速率(Pm)、表观量子效率(AQY)与羧化效率(CE)的降低,使得Ce UV-B组各项指标虽低于CK,但明显优于UV-B组。动态曲线显示,Ce减缓了UV-B胁迫期各项指标的下降趋势,加快恢复期的上升速度,且最终达到较好的恢复效果。通过对AQY、CE与Pn的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低剂量UV-B辐射胁迫下Ce对AQY调节对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大于CE。高剂量下则是CE的变化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9.
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品种小麦(弱春性品种淮麦30、半春性品种郑麦9023和半冬性品种烟农19),研究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对旗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7~9d (T1)高温24 ℃/34℃(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光系统Ⅱ(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Ci和Fo显著高于淮麦30,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烟农19;淮麦30的Ci、qp和qn显著高于郑麦9023.花后15d高温26 ℃/36℃(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Pn、Gs、Ci、Fv/Fm、qP、qn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Gs、G、Fv/Fm、qP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淮麦30的R显著高于郑麦9023和烟农19.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胁迫下,半冬性品种烟农19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机制,春性品种郑麦9023最低.  相似文献   
970.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对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抛栽和手插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高于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在成熟期无显著差异。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在水稻主要生育期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3)手插早稻的颖花数/叶面积、实粒数/叶面积和粒重/叶面积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17.7%、20.6%和10.0%,抛栽晚稻分别比机插平均增加29.1%、37.3%和12.1%。4)分蘖期、齐穗期和灌浆期,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5)分蘖期和齐穗期,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大小顺序为抛栽手插机插;成熟期,则表现为手插机插抛栽。6)水稻各个生育期,叶片蒸腾速率表现为抛栽手插机插,但各栽培方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7)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抛栽最高,机插最低;抛栽和手插早稻分别比机插增产1 203.3~1 346.7和776.7~1 045.4kg/hm2,晚稻分别比机插增产2 128.7~2 212.2和1 574.2~1 603.9kg/hm2。说明不同栽培方式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有各自特征,与机插相比,抛栽和手插处理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有利于改善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