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7篇
  免费   1199篇
  国内免费   2758篇
林业   2011篇
农学   1469篇
基础科学   1370篇
  7773篇
综合类   8815篇
农作物   763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821篇
园艺   360篇
植物保护   1364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755篇
  2021年   703篇
  2020年   729篇
  2019年   896篇
  2018年   700篇
  2017年   1181篇
  2016年   1357篇
  2015年   1034篇
  2014年   1267篇
  2013年   1530篇
  2012年   1767篇
  2011年   1771篇
  2010年   1431篇
  2009年   1388篇
  2008年   1172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1063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61.
基于野外采样、定点观测和室内实验,研究青海湟水河流域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水文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有效持水性大小顺序为云杉桦树混交〉桦树〉云杉〉沙棘,其林下土壤持水性大小顺序为云杉桦树混交〉沙棘〉桦树〉云杉〉农田;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的主体,枯落物和土壤总持水性大小顺序为云杉桦树混交〉沙棘〉桦树〉云杉〉农田。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持水量决定于枯落物蓄积量和自然含水率,其林下土壤持水量决定于土壤非毛细管孔隙度。  相似文献   
962.
在渐伐后郁闭度不足0.4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冠下进行人工更新试验,10年后观测各树种的生长状况,并对林下的土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利用这种冠下人工更新方式使樟子松纯林转变为多树种混交的复层林;色木槭等4个树种可以作为冠下更新的主培树种;冠下人工更新可以逐渐改良土壤,延缓樟子松人工林林地土壤的衰退.  相似文献   
963.
为了准确地了解邯郸市的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土地资源的发展动态,在ERDASIMAGINE软件支持下,将Landsat 5号卫星所得的TM4、3、2波段数据组合输出成为标准假彩色影像,对其进行几何校正、重采样、图像裁剪与镶嵌等操作,依据遥感图像特征、地物相关关系、区域特点和全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对处理后所得的邯郸市TM影像建立土地类型解译标志。经过实地验证,其结果判正率比较高,可以满足解译精度的要求,这说明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标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4.
以冀北退化沙荒地为研究对象,以恢复生态学为研究理论基础,对冀北沙荒地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诊断沙荒地的退化程度,并通过分析封育区、未封育区及其地带植被演替顶级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数量特征,评价5年封育效果。结果表明,沙荒地封育区及未封育区均属中度退化程度,沙荒地土壤状况尚未因为5年的封育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还处在演替初期的草本植被阶段,与地带植被演替顶级群落仍存在很大差距,封育措施需要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965.
The effects of various salinities and desalination on seed germination of six annual glycophytes (Artemisia sieversiana, A. scoparia, Chloris virgata, Eragrostis pilosa, Chenopodium acuminatum and Chenopodium glaucum) were studied in Horqin Sandy Land, Inner Mongolia, China. NaCl solutions of five concentrations (0 mM, as the control, and 50, 100, 200 and 300 mM) were used for saline stress and desalination treatments. Increasing salinity significantly reduced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of A. sieversiana, A. scoparia, Ch.virgata and Ch. acuminatum, but had no effect on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of E. pilosa. Lower salinity levels (50 m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ermination percentage of Ch. glaucum. High salinity might be a precondition for germi- nation after desalination for five of the six species, excepting E. pilosa at NaCl concentration of 300 mM in comparison with non-primed seeds. Higher salinity (>200 mM) led to some specific ion toxicity and reduced seed viability of A. sieversiana. No specific ion toxicity but an osmotic effect limited the germination of other five species was observed The final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salinity stress and desalination) of the six species showed three varia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s, namely, indiscrimination, stimulation, and reduction. Germination responses to salinity and desalin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six species were separat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ree species (A. sieversiana, Ch. virgata and Ch. acuminatum) showed similar germination responses to salinity with those of halophyte, but also showed a lower tolerance limit than most halophytes, although this was not always the case. A. scoparia and Ch. glaucum exhibited some ’salt stimulation’ in seed germination percentages after desalination, whereas E. pilosa did not show any obvious responseto salinity. Therefore, salinity usually induces dormancy of seeds with strong germination capacity in fresh water, but has few, or even positive, effects on seeds with strong innate dormancy.  相似文献   
966.
以内蒙古翁牛特旗种源的文冠果为材料,在吉林省西部前郭县和长岭县的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风沙土、栗钙土是最适宜栽培和发展文冠果的土壤种类,含盐量小于0.2%的轻度盐碱地亦可以栽植;含盐量大于0.2%的土壤应谨慎选用,中、重度盐碱土不能栽种文冠果.  相似文献   
967.
借助ERDAS软件,运用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对四川省蓬安县进行基于ETM+融合影像的土地覆盖分类初步研究。研究中采用相同的训练样本区及最大似然法分类方法,对融合前后影像分别进行土地覆盖分类,通过对分类影像的Producers Accuracy,Users Accuracy,Kappa Accuracy三者的精度数据对比分析,上述的影像融合方法对提高土地覆盖分类的精度较为明显;就3种融合方法及重采样方式而言,乘积法融合法和立方卷积重采样法相对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968.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反硝化势和气态产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厌氧培养-乙炔抑制法测定了4种不同利用方式红壤的反硝化势和气态产物N2O和N2的排放速率。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反硝化势和N2O和N2的排放速率差异明显,土壤反硝化势强弱顺序依次为:竹林>茶园>林地>旱地。反硝化势与土壤有机碳(P<0.05)、厌氧培养期间土壤CO2累积排放量(P<0.01)、nirS基因丰度( P<0.05)和nirK基因丰度(P<0.05) 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O2累积排放量表征的易矿化碳是造成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反硝化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反硝化势变化的66%(P<0.01)。不同利用方式红壤N2O和N2排放速率差异明显,旱地红壤N2O和N2排放速率均最低,表明土壤pH的提升并没有增加旱地红壤的反硝化损失风险和N2O排放速率。土壤易矿化有机碳含量也是影响不同利用方式红壤N2O和N2排放速率的主要因素。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nirK和nosZ的丰度均与CO2累积排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支持了土壤易矿化有机碳含量是影响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反硝化势和气态产物排放的主要因子。土壤pH是影响不同利用方式红壤反硝化气态产物N2/N2O的主要因素,但是pH影响红壤N2/N2O的微生物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9.
耕地细碎化是当前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已经成为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必然路径。该研究基于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和半结构访谈内容,对陕北榆林市榆阳区首创的"一户一田"和"一组一田"2种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进行系统剖析,并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 DID)模型定量分析2种模式的绩效差异。研究发现:1)"一户一田"模式是农民自发的产权重组和分散流转,并与政府支持的土地整治项目叠加与综合;"一组一田"模式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收放自如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模式,也是产权改革、统分流转、土地整治与统分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2)"一户一田"和"一组一田"两种模式均能有效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显著增加耕地面积,实施后耕地面积增加率分别为6.02%和57.58%;同时也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作物产量,作物产量增加率分别为12.54%和19.87%,"一组一田"提升更为明显。3)2种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一户一田"主要是通过增加农业种植收入来提高总收入;"一组一田"对农户收入提升更加显著,除增加农业收入外,也通过产业转型增加了务工收入。与"一户一田"模式相比,"一组一田"模式更能够促进集中连片、规模扩大、设施完善、经营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挖掘村内能人价值,明晰合作社、分社和农民的责、权、利关系等,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970.
基于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覆土材料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需要覆盖足够厚度的土壤以保证农作物生长,针对济宁市部分采煤沉陷地可取土量不足问题,该文提出利用当地表土、心土和黄河泥沙组配作为覆土材料研究,以达到增加覆盖土壤厚度和改良当地土壤质地的目的。研究表明,覆土材料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表土、心土和黄河泥沙组配(质量比)为1:1:1.33~1:1:2的覆土材料玉米苗期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组配为1:1:0.86~1:1:2的覆土材料质地为壤土,是较为理想的土壤类型;组配为1:1:0.86~1:1:2的覆土材料容重为1.38~1.41g/cm3,密度为2.64~2.68g/cm3,较为适宜农作物生长。覆土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当地土壤p H值和电导率,对农作物不产生盐害作用;其入渗性能提升,增加了土壤储水能力,组配为1:1:0.86~1:1:2的覆土材料入渗能力接近多年耕种农田;其水分特征曲线左移,毛管孔隙度、有效水孔隙度和水分常数基本呈现下降趋势,持水和供水能力下降。根据尽量增加黄河泥沙充填层上覆土材料厚度原则,优选出表土、心土和黄河泥沙组配为1:1:2的覆土材料作为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覆土材料,可在大田试验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