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4篇
  免费   1183篇
  国内免费   2761篇
林业   2011篇
农学   1469篇
基础科学   1371篇
  7773篇
综合类   8818篇
农作物   763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821篇
园艺   360篇
植物保护   1364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755篇
  2021年   703篇
  2020年   729篇
  2019年   896篇
  2018年   700篇
  2017年   1181篇
  2016年   1357篇
  2015年   1034篇
  2014年   1267篇
  2013年   1530篇
  2012年   1767篇
  2011年   1771篇
  2010年   1431篇
  2009年   1388篇
  2008年   1172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1063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枫香的育苗栽培技术及其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枫香的地理分布、利用价值和育苗栽培技术,分析了其开发利用前景,并针对其栽培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2.
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沈佐  曹雅宁 《林业科学》1996,32(1):16-23
利用118块野外标准地资料,对晋东南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及生长评价。经分析坡向、海拔、土层厚度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3个主导立地因子共构成24个组合立地,每个组合立地可视为一个立地类型,用最优分割法将24个立地类型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在优势木与平均木树高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以椽材林木为标准。对4个立地类型组进行了林木生长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953.
954.
退耕坡地系统属于退化土地生态系统,大部分是毁林(草)开荒形成的,是人为加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而形成的低产脆弱的生态系统。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与恢复,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演替和人为设计理论。退耕还林(草)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评价退耕地的生态经济效益是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评定项目是否实现预期目标、项目的产出、效果和影响。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景观尺度与等级理论、景观空间格局与异质性理论、景观演化与干扰理论探讨了退耕地生态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55.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分析土壤健康概念与内涵、土壤-植被系统的组成与边界的基础上, 着重从植被类型与特征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健康、化学健康和生物健康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56.
本文通过对固原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现状调查,分析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存在的问题,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对策,力求对固原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7.
南岭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调查了南岭小坑森林公园4种典型林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并在不同林型采集土壤样本,分析该地区4种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微生物总数平均值以针阔混交林最高,数量是(40.5±13.4)×105CFU.g-1,毛竹林[(27.9±8.1)×105CFU.g-1]和常绿阔叶林[(30.2±11.0)×105CFU.-g 1]次之,杉木林的数量最少[(17.9±5.8)×105CFU.g-1];(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中,各类微生物组成比例不尽相同.从总体来看,以细菌占绝大多数(平均为74.6%),其次是放线菌(平均为13.9%),真菌较少(平均为11.5%);(3)同一林型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各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其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均呈现出明显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58.
北京市居住区绿地植物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北京市五环内居住区绿地植物种类、结构以及植物群落特性,於2005年5~8月进行机械布点,共调查乔木样方180个,灌木样方200个,草本样方1 095个.结果表明:①北京市居住区共有维管束植物68科178属273种.②从市中心到五环梯度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为:物种丰富度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③绿地结构类型中,乔灌草交互组成的复层结构占优势.  相似文献   
959.
在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扬花-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期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石质山区4年生株行距3m×4m的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复合系统以及单作小麦的水分利用。研究得出核桃间作小麦(WIW)、石榴间作小麦(MIW)和单作小麦(MW)的δ13C和WUE分别为-27.151‰,-26.788‰,-27.338‰和12.780,13.285,12.622mmolC·mol-1H2O。在整个小麦生育期,δ13C和WUE都以石榴间作小麦的最大。WIW和MIW的WUE在拔节期分别比MW显著提高13.84%和10.86%。产量和总生物量都是MW显著高于WIW和MIW。WIW和MIW的总耗水量为185.92mm和175.27mm,分别比MW(253.81mm)少耗26.75%和30.94%,间作系统可显著降低小麦的耗水量,比单作小麦分别减产26.79%和32.19%。产量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且两者都与耗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WUE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小麦耗水越多形成的生物量和产量越多。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间作系统在果树的第4年果实收获与清耕果园差异不明显,间作小麦尽管减产但仍有较好的作物收益并且耗水少,可以继续发展林农复合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0.
应用田间根系分区供水方法,研究根系分区交替水分胁迫(APRD)、固定单侧水分胁迫(FPRD)与对照两侧同时供水(BPRI)对2年生草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水分条件下,叶片蒸腾速率(Tr)随着周期的进行逐渐减小,后期随着处理水分亏缺的加重,峰值减小,峰出现时间前移;2)APRD处理下,草乌通过维持相对较低的气孔导度(Gs),在Tr降低30%的前提下,Pn比对照BPRI与FPRD处理分别提高4.16%,37.43%,反映出APRD处理对气孔的优化调节;3)各水分条件下,草乌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APRD处理可显著提高草乌的WUE,分别比对照BPRI和FPRD处理提高20.39%和10.53%,对草乌在干旱地区栽培意义重大;4)各水分条件下草乌的光合-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观量子效率(AQY)差异不显著,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协同变化表明APRD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草乌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现为APRD处理下最高,FPRD处理略低于对照BPRI;APRD处理下,草乌叶片暗呼吸速率(Rd)最低,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根系分区交替水分胁迫通过供水调控挖掘了草乌本身的生物学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