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70篇
  免费   1353篇
  国内免费   2375篇
林业   3547篇
农学   1325篇
基础科学   989篇
  6591篇
综合类   10942篇
农作物   741篇
水产渔业   743篇
畜牧兽医   1399篇
园艺   453篇
植物保护   1268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780篇
  2021年   719篇
  2020年   776篇
  2019年   860篇
  2018年   573篇
  2017年   1069篇
  2016年   1195篇
  2015年   1026篇
  2014年   1372篇
  2013年   1473篇
  2012年   2036篇
  2011年   1913篇
  2010年   1537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1483篇
  2007年   1674篇
  2006年   1395篇
  2005年   1110篇
  2004年   886篇
  2003年   707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Assessing factors influencing phosphorus (P) availability in soils is important in preventing its overexploitation and excessive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Despite high historical P applications in the federal state of Brandenburg (Germany), county data on soil test P (STP) reveal considerable disparities in soil available P. In addition, negative soil balances as a result of small mineral P and manure inputs have been observed,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is situation. Our work focused on identifying possible causes operating at the farm management level by conducting a letter survey in two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of Brandenburg, the counties Barnim and Uckermark, linking farm management factors (ownership type, farm size, land tenure, animal husbandry with or without grassland and its intensity, presence of a biogas plant and organic production) to farmers’ self‐indicated levels of STP. Small‐ to medium‐sized individual farms tended to have (very) high STP, while large partnership farms and companies/cooperatives were sensitive to factors resulting in low STP. Farms with low shares of land ownership, the presence of grassland, extensive cattle farming and stockless organic farming had lower STP. On the other hand, biogas plants, partly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nsive livestock (cattle) farm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larger STP. It was concluded that more care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and that further (inter‐ 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this topic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52.
本试验旨在根据肉鸡生长曲线及动态营养需要,研究动态细分饲粮营养供给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氮、磷代谢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24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A组:每3.5 d 1个营养标准(1~7日龄1个营养标准);B组:每7 d 1个营养标准;C组:每14 d 1个营养标准。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C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A、B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A组(P0.05)。A、B组肉鸡生产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动态细分饲粮营养供给方式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2)不同动态细分饲粮营养供给方式对肉鸡氮、磷代谢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3)肉鸡28日龄时,C组肉鸡血清尿素氮(URE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42日龄时,C组肉鸡血清UREA含量显著高于A、B组(P0.05),但A、B组肉鸡血清URE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不同动态细分饲粮营养供给方式对肉鸡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每14 d 1个营养标准可使肉鸡的生产性能达到最佳,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考虑,每7 d 1个营养标准可更好地满足饲粮的氨基酸平衡。  相似文献   
153.
为挖掘峨眉山野生茶树和群体种中的优良资源,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感官审评等方法,对峨眉山40份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峨眉山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且多以灌木型为主;18个芽叶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70%~60.99%,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芽叶色泽(60.99%)。因子分析表明,18个芽叶形态性状综合为6个公因子,前6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80.74%,主要代表性指标为叶片大小、叶片锯齿和叶面特征等。聚类分析将研究材料分为5个大的类群,显示了复杂的亲缘关系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适制性研究表明,初步筛选的11份种质资源制绿茶适制性较好,感官审评总分在92分以上,大体表现为香气鲜香带花香、清香高长带花香或栗香浓郁带花香,滋味鲜爽、鲜甜或鲜浓醇。  相似文献   
154.
浙江省自2021年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一直将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发力方向之一。租赁型城中村作为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经济体,如何摆脱低质量发展、破解转型升级瓶颈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给出农村分类和国内城中村发展概况基础上,以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的闲林村为案例,解读其发展现状、剖析其面临的困境和难点,并结合其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据此提出拓展产业合作、盘活闲置资金、优化村企治理与考核等推进租赁型城中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5.
156.
刘勇  马祥  秦燕 《农学学报》2020,36(8):43-49
为筛选与门源油菜混播效益最高的牧草种类,解决油菜连作障碍问题,提高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土地的生产能力,本研究采用油菜混播箭筈豌豆、青稞和燕麦的方式,分时段取样,探究了油菜混播不同牧草对在不同时段牧草自身生产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土地当量比判断各混播组合的优劣。研究表明油菜-燕麦混播处理在7月6日时表现干重最高,单位面积达174.48 g;在7月21日表现为鲜重和鲜干比最高,在8月15日时表现为株高显著高于单作油菜(p<0.05),较单作油菜高97.02%;鲜重最高,达2817.00 g。在9月11日,油菜-青稞和油菜-燕麦混播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单作油菜(p<0.05),分别较单作油菜高64.33%和99.68%,以油菜-青稞混播处理的干重最高,达589.00 g,较单作油菜处理高147.51%。油菜-箭筈豌豆混播和油菜-燕麦混播有产量优势,油菜-燕麦混播的土地当量比最高,为1.11,土地利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7.
为了明确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农地边际化现象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单位成本纯收益指标”、“农地利用集约度指标”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指标”三大主要指标,对广东省2000—2015年农地边际化特征进行提取。选择影响农地边际化特征的19个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农地边际化现象的核心影响因素进行挖掘。结果表明:2000—2015年广东省共发生3次比较明显的农地边际化现象,分别在2001—2002年、2005—2006年、2010—2013年,且第3次边际化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严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指标和农户家庭资源要素结构变化指标对农地边际化的影响程度较大,其中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粮食总播种面积对农地边际化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q值分别为0.8067、0.8055、0.7916。任何两因子相互交互作用都能增强对农地边际化现象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8.
对高速公路用地进行集约用地评价,可以为未来区域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从高速公路的用地结构、用地功能和与外部因素的协调性出发,对山西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作出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数量有所增长,其结构不断调整,功能不断增强,与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性也不断加强,集约度不断提高。未来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将迅速发展,必须加大集约利用力度,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9.
砂田甜瓜套作向日葵系统的养分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2013年在庄浪县进行的砂田甜瓜套作向日葵系统的养分利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论在甜瓜的初花期、座果期、膨大期套作食葵或油葵,套作系统比单作明显提高了作物的吸氮量、吸磷量和吸钾量。氮吸收量比单作增加50%~59%,磷吸收量比单作增加12%~41%,钾吸收量比单作增加33%~68%。  相似文献   
160.
我国蔬菜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露地蔬菜种植和设施蔬菜种植养分用量均超过蔬菜生长所需,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肥料利用率低,增加了面源污染风险,在分析这些现状的基础上,对造成蔬菜种植中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有机肥与化肥施用配比随意性强,搭配不合理;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不合理;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不合理;肥料总施用量过大;土壤自身的原因等。并提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测土与科学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配合施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有望提高我国蔬菜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防止面源污染,实现蔬菜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