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6篇
  49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培养环境条件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法,在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后,研究猕猴桃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种类、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1硼酸+10 mg·L-1 Ca(NO3)2;离体培养最适观察时间为5 h,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pH值为6.0。  相似文献   
82.
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引起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2015年10月于安徽省金寨县猕猴桃基地采集具有典型软腐病症状的40个果实病样,对分离所得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测定了10种常用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结合分离物的形态学特征及rDNA-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确定10株经致病性验证的菌株均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药剂筛选结果显示,多菌灵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高达91.97%,其次是95%三唑醇1 600倍液,抑制率为81.72%,其余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低于80.00%;多粘芽胞杆菌对该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好,未见该病菌孢子萌发,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 000倍夜、10%混合脂肪酸水剂100倍液、95%三唑醇原药1 600倍液和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80倍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81.00%。表明多菌灵和多粘芽胞杆菌是防治葡萄座腔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83.
以Hort16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丛生芽诱导、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丛生芽诱导培养中,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最适浓度组合为6-BA 1 mg/L与NAA 0.03 mg/L,丛生芽的诱导率到达92%,芽的长势较好。生根培养中,在1/2MS培养基中生长调节剂IBA最适浓度为0.5 mg/L,生根率到达了98%。  相似文献   
84.
采用溶液培养研究方法,研究缺素处理对猕猴桃幼苗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从6月16日定植到7月11日,大部分处理的猕猴桃幼苗长势较好,有新叶萌发,生长迅速。部分缺素处理的猕猴桃幼苗叶片表现出缺素症状。从7月11日到8月7日,所有缺素处理的幼苗状态不佳,新叶生长缓慢或停止。到8月7日,除完全营养液的处理外,其余所有缺素处理的猕猴桃叶片均表现出缺素症状。  相似文献   
85.
为了获得大果、质优的多倍体品种,以猕猴桃‘琼露’无菌苗叶柄为材料,分别利用抽滤灭菌的0.05%、0.1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4、5 h,培养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3 h,存活率和再生频率分别达到85.19%和82.61%,低于对照;当0.10%的秋水仙素处理5 h时,其存活率和再生频率分别降低至36.00%和44.44%。其中,以0.05%的秋水仙素处理4 h诱导效果最佳,变异率为28%。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四倍体植株7株,嵌合体5株。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叶片变大,叶面变厚,节间变短,与二倍体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6.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酸是猕猴桃风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测定猕猴桃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为研究其风味形成及有机酸代谢途径提供基础。以分属2 个栽培种的12 个猕猴桃品种资源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果实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 个猕猴桃品种果实中的总酸含量差别较大,其范围是21.207~42.708 mg/(g· FW);其中中华猕猴桃总酸含量均值[33.030 mg/(g· FW)]要高于美味猕猴桃[27.665 mg/(g· FW)]。12 个猕猴桃果实中主要组分为奎宁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000~15.559、5.103~26.426、4.173~9.843 mg/(g· FW)。猕猴桃中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特异性存在。  相似文献   
87.
中华猕猴桃品种间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贾爱平  王飞  张潮红  姚春潮  刘旭峰 《园艺学报》2010,37(11):1829-1835
采用离体培养法观察中华猕猴桃株系花粉活力,利用荧光显微镜进行了常见品种杂交亲和性的研究,并统计坐果率。雄株花粉活力大小依次为楚源M4、湘平83-3、金魁、魁密。不同品种雌、雄株间授粉,柱头的识别反应快,花粉在柱头粘附多,生长快且萌发率高,亲和性较强且坐果率较高。24个组合中亲和指数最高的是金魁 × 楚源M4,亲和指数为924.61,坐果率为94.44%;最低的是早鲜 × 金魁,亲和指数417.44,坐果率71.11%。同种间的不同品种的亲和性和坐果率存在差异,亲和指数与坐果率密切相关,因此进行猕猴桃最佳授粉树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猕猴桃溃疡病菌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猕猴桃溃疡病菌在中国的适生性,为科学制定有效的检疫监管措施,防范其入侵和扩散,确保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根据前人研究结果,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原理和方法,定量分析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在我国各个地区的适生性。猕猴桃溃疡病菌在我国最适宜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江西、陕西、浙江、重庆、西藏。鉴于该病具有发生发展迅速,危害性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应当加强猕猴桃种苗等繁殖材料的检疫,加强对果园的管理和病害监测,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强抗病育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索秦岭北麓地区猕猴桃主要栽培品种嫁接苗繁育的适宜嫁接时期,为猕猴桃成品苗木的嫁接繁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田间生长的野生"美味猕猴桃"2年生实生苗作砧木,以"海沃德"、"徐香"和"红阳"3个品种作接穗,2010年在猕猴桃旺盛生长的不同时期(06-01,06-15,07-01,07-15,08-01,08-15,09-01,09-15)带木质芽接,测定嫁接成活率、萌芽率、嫁接苗干径、枝条长度及次年萌芽率。【结果】随着嫁接时间的延长,嫁接苗的生长量持续减少,成活率和萌芽率在波动中下降,"海沃德"在08-01后嫁接成活率降为80%以下,"徐香"在09-01后嫁接成活率降为80%以下,"红阳"在各时期的嫁接成活率始终保持在75%以上。08-15后嫁接的3个品种苗木的萌芽率均显著降低,09-01和09-15嫁接获得的成品苗和半成品苗栽植后的次年萌芽率极低,仅为8.00%~26.00%。【结论】秦岭北麓猕猴桃主栽品种"海沃德"、"徐香"和"红阳"嫁接的适宜时期是06-01-08-01,嫁接越早,生长情况越好。3个主栽品种在野生"美味猕猴桃"实生苗上的嫁接成活率、萌芽率和生长情况均以"红阳"最高,"徐香"次之,"海沃德"最低。  相似文献   
90.
猕猴桃果浆中叶绿素和颜色的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猕猴桃果浆加工中叶绿素和绿色的热降解规律,测定了不同温度(70、80、90℃)和pH值(pH值3.3、6.0、8.0)对猕猴桃果浆叶绿素含量和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叶绿素a、b和绿色值(-a*)的热降解属一级动力学反应;在相同pH值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叶绿素a、b和绿色值(-a*)的反应速率常数(k)降低,半衰期(t1/2)缩短;随pH值增加,叶绿素a的活化能(Ea)变化范围为14.69~66.02kJ/mol,叶绿素b为40.88~54.64kJ/mol,绿色值(-a*)为48.55~64.14kJ/mol;pH值3.3时叶绿素a、b的降解和绿色值(-a*)相关性较好。猕猴桃果浆加工中适量提高pH值可减少叶绿素和绿色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