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8篇
基础科学   26篇
  49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1.
猕猴桃青霉病病原菌鉴定及中草药提取物对其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猕猴桃真菌病害导致的贮运难题,作者从湖南、陕西两个猕猴桃主产区采集的病果中分离获得青霉菌株Q-1,应用rDNA-ITS分子标记、BLASTn比对,结合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确定该致病菌为草酸青霉Pencillium oxalicum。利用带药培养基法筛选出对侵染猕猴桃的青霉菌有最佳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猕猴桃果实采后刺伤接种Q-1,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果实病斑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肉桂、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青霉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菌丝生长相对抑制率分别达到92.79%、77.67%、78.49%,其中以川芎的抑菌效果最佳。猕猴桃果实在贮藏期接种Q-1菌株后,中草药提取物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病斑扩大。  相似文献   
312.
肖丽  黄祥伟  姜正旺  李长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424-4425,4476
对新引进的4种猕猴桃物种物候期、开花结果习性和幼果植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栽培条件下,卵圆叶猕猴桃开花结果较早、单花率高;长果猕猴桃花白色、结果率高;革叶猕猴桃花瓣小深红色;黄毛猕猴桃幼果无果点。  相似文献   
313.
猕猴桃产业的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介绍世界猕猴桃主要生产国的猕猴桃生产和贸易情况,对比总结了我国猕猴桃产业与世界猕猴桃先进生产国的优势和差距,综合分析了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猕猴桃作为一种优质、保健果品和高效种植业,在国内外果品消费市场上有很大的潜力.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14.
采前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采前钙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明确施钙浓度与各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通过设置6种不同钙浓度,比较了喷施和浸果两种施钙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和叶片钙及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钙处理可有效提高猕猴桃叶片Ca,Mg,Cu含量,且与钙浓度呈正相关;叶片中的K含量随着钙浓度的提高呈递减趋势;叶片中Zn,P含量经过钙处理后虽然也有提高,但和Fe,Mn含量一样与钙浓度无明显相关性。钙处理同样也有效提高了猕猴桃果实中Ca,Mg,Zn含量,且与钙浓度呈正相关;Cu,Fe含量虽有所增加,但与P,Mn含量一样,与钙浓度均未表现出相关性。喷施比浸果能更好地提高果实中Mg含量,而对于提高果实中Fe和Zn含量,浸果的效果要优于喷施。  相似文献   
315.
以浙江省主产的‘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0、20、50 mg·L-1和80 mg·L-1)处理的猕猴桃在(3±1)℃条件下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二氧化氯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猕猴桃果实贮藏期、尤其在贮藏后期的果实硬度,能显著抑制猕猴桃中的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速率,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效果不显著(p>0.05)。比较表明,猕猴桃采后ClO2处理的适宜浓度为50 mg·L-1。  相似文献   
316.
浙江省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省5个猕猴桃主产区(江山、泰顺、宁海、上虞和桐乡)10个乡村30个猕猴桃园的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特点的调查分析,初步探明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程度与栽培品种密切相关,在红阳、布鲁诺、徐香、华特和金丰5个调查品种中,红阳最易感病,其定植后第二年的发病率有的猕猴桃园达100%。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势的衰弱,溃疡病危害逐渐加重;相同树龄果园,负载量大的则树势较差,其发病率亦高。至一定海拔高度后,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长,而对于同海拔果园,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向阳坡与背阳坡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发生猕猴桃溃疡病的严重程度因产区不同而有一定差异,除了气象因子不尽相同之外,管理水平、排灌能力和立地条件等均为影响溃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17.
猕猴桃分级果实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永杰  李平平  丁宪  苏帅 《农机化研究》2012,34(10):139-142
猕猴桃的自动化分级中最为复杂、费时的是表面缺陷检测.猕猴桃果实表面缺陷主要包括碰压伤、划伤和日灼,检测过程包括缺陷分割和缺陷识别两个阶段.猕猴桃机器视觉采集系统采用近红外光源采集图像,并对采集图像中值滤波法去除图像采集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噪声的干扰;图像分析获取最佳阈值,最后图像分割得到猕猴桃果实表面的黑色斑点区域,包括真正的缺陷区域和梗萼区域.通过试验表明,近红外光源能有效提取猕猴桃果实表面的划伤、腐烂伤和日灼缺陷,而且近红外光源图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光源图像的反射亮斑区域,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针对分割出的可疑缺陷区域如何正确识别,可利用双金字塔数据形式的盒维数快速计算方法,提出描述该区域粗糙度和纹理方向性的特征参数,依此来区分真正缺陷和梗萼区域.  相似文献   
318.
闫明科  徐强  刘春燕  张琼  姚小洪 《园艺学报》2015,42(7):1260-1272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猕猴桃雌花和雄花中表达的小RNA进行了测序,分别得到雌花18 408 610条序列和雄花11 191 469条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和预测得到39个保守miRNA家族和400个新的miRNA家族,其中有170个miRNA家族在雌、雄花样品间显著差异表达。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的预测及注释,结果显示,靶基因产物具有包含核苷三磷酸水解酶的磷酸环结构域的miRNA数量最多。在猕猴桃25号连锁群(Chr25)上共预测得到3个miRNA,其中novel-ach-miR362的靶基因Achn298021可能与猕猴桃花的性别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319.
‘中猕2号’猕猴桃是从‘米良1号’ב太行雄鹰’杂交后代中选出的中熟优良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面具有灰褐色硬毛,大小整齐,平均单果质量108 g。果肉翠绿色,口感香甜。总糖12.4%,总酸1.88%,可溶性固形物17.4%,干物质含量21.05%。果实在9月中下旬成熟。丰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320.
利用从药用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ca)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猕猴桃褐腐病生防菌株GMH31,采用含毒介质平板法进行抑菌试验,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微量元素)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尤韦可拟盘多毛孢菌株GMH31培养基组分最佳配比为麦芽糖35 g/L、氯化铵12 g/L、K_2HPO_40.1 g/L、甘氨酸0.01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14 d、培养温度26℃、初始pH 6.0、摇床转速120 r/min、250 m L装液量100 m L、接菌量为装液量的6%。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GMH31菌株发酵滤液对猕猴桃褐腐病菌的抑制率提高了16.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