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6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9篇 |
农学 | 56篇 |
基础科学 | 7篇 |
36篇 | |
综合类 | 414篇 |
农作物 | 12篇 |
畜牧兽医 | 10篇 |
园艺 | 119篇 |
植物保护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67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套袋对越冬番茄果实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明确套袋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果实特性、果实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JYK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材质果袋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套袋显著降低了番茄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减少了果实Vc、可溶性糖等物质含量,降低了果实的农药残留,加速了果实叶绿素的降解,但增加了果实含水量,促进了果实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合成。番茄果实成熟时,硫酸纸袋、无纺布袋及塑料袋处理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比不套袋提高了8.2%、60.9%和41.7%,且不套袋和套袋之间番茄红素含量达到了显著差异。此外,套袋还可增加果实的单果重,其中以硫酸纸袋效果最佳,塑料袋和无纺布袋次之,三者分别比不套袋增加了15.34%、13.22%和9.02%,套袋与不套袋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套袋影响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但改善了番茄果实外观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索番茄植物交叉适应现象及其生理机制,以番茄品种东农704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和高温锻炼后番茄幼苗在2℃低温下叶片中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番茄幼苗经过适宜的低温和高温锻炼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且高温锻炼在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方面明显优于低温锻炼。2℃低温胁迫1d,未经锻炼幼苗与锻炼幼苗相比,其MDA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幅度下降,即使在恢复生长2d后,MDA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SOD、POD和CAT活性水平也较低。番茄幼苗在低温和高温锻炼后、低温胁迫后和恢复2d后,MDA含量和酶保护系统变化各有异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植物具温度逆境交叉适应性,低温和高温锻炼诱导的番茄抗寒机制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93.
94.
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苗期夜间低温处理对番茄叶片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以15℃夜温为对照,研究了6℃夜间低温处理1、3、5、7d对番茄叶片中蔗糖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过夜间低温处理,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处理期间6:00时皆大于对照,11:00时则相反;处理和对照植株在6:00时番茄叶片中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皆低于11:00时。番茄叶片中的淀粉含量在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皆较对照有所增加。夜间低温处理使番茄糖代谢酶活性发生了改变,处理期间6:00和11:00时处理植株的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皆高于对照,而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皆低于对照;处理植株11:00时的所有酶活性皆高于6:00时,对照植株11:00时与6:00时相比转化酶活性降低,而合成酶活性升高。在夜间低温处理过程中处理植株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叶片中11:00时蔗糖增加量小于对照,说明夜间低温处理降低了番茄叶片的蔗糖合成能力。[结论]为番茄设施高产栽培的环境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96.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枣(Ziziphus jujuba Mill.)生长初期结果枝的cDNA文库ESTs进行了功能注释,查找核糖体蛋白基因,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组成、基本理化性质、蛋白质二级结构、疏水性/亲水性及潜在磷酸化位点等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旨在了解其结构特征,进而发掘枣树的优良基因。结果表明,625个ESTs中,有397个ESTs与NCBI中已知功能基因相似性较高(其中重复ESTs 77个);将320条ESTs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分析,得到123条ESTs的62个代谢途径。对获得的枣树24个核糖体蛋白进行分析发现,其分子量在6 931.12~32 764.44之间,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其主要的结构元件,多肽链都表现为亲水性,磷酸化潜在位点普遍存在于核糖体蛋白多肽链中;并构建了24个核糖体蛋白的进化树,对其分子进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农科180’番茄种苗组织培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科180’番茄种子为材料,研究其无菌萌发的条件与方法,并以其无菌苗的茎尖、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同时探讨适合其芽苗增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种子浸泡10~15h后采用10%(v/v)的次氯酸钠消毒20min,可以获得整齐的无菌苗;不同的外植体诱导产生不定芽所用的培养基不同,其中适合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2.0mg·L-1 BA+0.5mg·L-1 IAA,适合茎尖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0.1mg·L-1 BA+0.1mg·L-1 IBA;番茄芽苗增殖以MS+0.1mg·L-1BA+0.1mg·L-1 IBA增殖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8.
从生态节水理念出发,以阿克苏市红旗坡农场棉花试验基地内的2.67hm2枣园为研究对象,对枣园采取清耕与覆草措施,比较两者的水分状况,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同时对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的日、季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耕与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日变化均值分别为(-1.23±0.66)MPa和(-1.14±0.60)MPa,季变化均值分别为(-1.24±0.12)MPa和(-1.17±0.10)MPa。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明显高于清耕措施,两者日变化曲线均呈单谷型,季变化均呈"V"型,这种变化规律是枣树适应该地区生境的生理特征之一。清耕与覆草措施枣树叶水势的日变化与气温、大气相对湿度、辐射照度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季变化与土壤水势也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与蒸腾量也呈线性相关,土壤水势下降,蒸腾加快,叶水势降低;土壤水势上升,蒸腾减弱,叶水势回升。 相似文献
99.
熊蜂授粉技术在早春大棚番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早春大棚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的品质,并达到增产增收、省工、省力、省成本的目的,开展了早春大棚番茄生产应用熊蜂(Bombus sp.)授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处理比激素点花处理增产937 kg/667m2,单果重增加11.2 g,单株坐果数增加3.8个,畸形果率下降17个百分点,节省人工投入185元/667m2,共节本增收2 621元/667m2。同时熊蜂授粉技术比激素点花技术的番茄果形周正、果实饱满多汁,改善了番茄的风味与口感,提高了果实硬度;在生产过程中还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激素残留。 相似文献
100.
水分亏缺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高品质番茄栽培适宜的水分亏缺程度,筛选适宜的番茄品种。[方法]选用10个番茄品种(系),于第1穗花后20d进行水分亏缺处理,处理后测定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结果]水分亏缺处理提高了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的含量和糖酸比,降低了平均单株产量。水分亏缺程度越大,其增加或降低的幅度也越大。[结论]在生产中为了提高番茄品质,水分亏缺控制在正常水分管理的75%以上为宜。所选品种中,品种8适用于设施节水高品质番茄栽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