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8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给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4个“中筋(SDS沉淀值中等)/强筋(高SDS沉淀值)”或“中筋(SDS沉淀值中等)/中筋(SDS沉淀值中等)//强筋(高SDS沉淀值)”杂交组合的5个F2衍生系统群在选择进程中杂种后代SDS沉淀值的分离表现.研究了杂种后代SDS沉淀值的遗传分离特点和选择方法,结果表明:(1)SDS沉淀值呈数量性状遗传,具有很高的遗传力。F1表型值从正负两个方向接近两亲中值,在分离中出现明显的超亲遗传。在99209、99190、99236、99201共4个杂交组合的杂种后代中,选育出SDS沉淀值比高值亲本辽眷10号(SDS沉淀值52.7)分别高出6.23、13.13、8.18和5.90mL的高代品系;(2)早代选择有效且重要,选择的关键世代是F3和F4代;(3)在杂种早期世代中,高SDS沉淀值的选株,后代容易分离出稳定的高SDS沉淀值品系,低SDS沉淀值的选株,后代一般不再分离出稳定的高SDS沉淀值品系;(4)在杂种后代选择进程中,高SDS沉淀值的遗传性稳定品系一般出现在F5~F7代。在杂种后代选择中,要重视早代选择,F2代可采用微量SDS沉淀值测定法.特别要注意F3、F4关键世代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2.
两系杂交水稻亲本间多态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忠安 《杂交水稻》2004,19(2):59-61
以培矮64S和5个恢复系等6个两系杂交水稻亲本的DNA为模板,进行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分析,结果表明,在60对微卫星引物中有47对在6份材料中均有清晰带型扩增产物.以根井标准遗传距离D为亲本间多态率的指标分析,培矮64S与9311之间的多态率最高,达到26.9%;其次是与E32之间的多态率,为25.9%;而与特青的多态率最低(17.0%),说明培矮64S与9311之间亲缘关系最远,而与特青的亲缘关系最近.聚类结果显示,微卫星分子标记可将6份亲本分为3个大群.认为用SSR标记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亲本间的亲缘关系,从而预测杂种优势,为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采用NCⅡ杂交设计,对六棱大麦9个性状进行遗传研究,估算了F2代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结果表明:株粒数、株粒重、有效穗数F1代杂种优势较高,F2代优势衰退缓慢,而穗长、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重衰退较快。株粒数、株粒重、株高的亲子相关不显著,F2代的小穗排数、千粒重、穗粒数、穗粒重与亲本和F1代相关均达显著和极显著,从而可根据后代的优势和相关表现来选配亲本。通过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进行丰产育种时,应着重对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4.
基于QTL定位分析策略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一般配合力(GCA)是评价亲本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研究GCA的遗传基础及GCA相关QTL(QTLGCA)定位的可行性,为杂交育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双亲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为被测系、若干个随机选择的纯系为测验系的NCII交配设计以及QTL定位策略,系统研究GCA的遗传组成、影响QTLGCA定位的因素以及QTLGCA与性状本身QTL之间的关系。【结果】若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RIL的GCA以及QTLGCA定位均与控制性状本身基因位点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以及测验系等位基因的频率有关;若性状受2对加/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则GCA估计及QTLGCA定位均与基因间是否连锁无关,其影响因素与性状受一个基因控制时相同;若性状受2对互作基因控制,GCA及QTLGCA定位均与测验系等位基因频率和性状本身QTL的主效应以及基因间互作效应有关,此外,GCA效应估计还与基因间是否连锁有关。【结论】无论是GCA效应估计还是QTLGCA定位,测验系等位基因频率和性状本身QTL效应大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QTLGCA与性状本身QTL的差异还取决于性状的遗传结构以及QTL定位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北方薯区甘薯育种核心亲本初步构建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SSR和AFLP分子标记手段,分析中国北方薯区主要育种亲本的遗传差异,初步构建中国北方薯区甘薯育种核心亲本。根据育种亲本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结合综合农艺性状,分别构建以高淀粉、食用和综合性状为育种目标的核心亲本群,所构建的核心亲本群分别保持了供试品种多态性条带93.61%、94.12%和93.73%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核心亲本群配制授粉组合,选择出后代入选率高的重点组合。  相似文献   
106.
前已报道了一种新型杂交罗非鱼吉奥罗非鱼(新吉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生长性能和遗传差异的评估,继续报道它们在形态上的异同。基于4个可数性状、9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1)在可数性状方面,吉奥同其它4种遗传型罗非鱼[新吉富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奥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相比没有显著差别;(2)在可量性状和框架性状方面,吉奥同其它4种遗传型罗非鱼相比,在21个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性状方面有显著差异;(3)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吉奥与其母本新吉富罗非鱼的形态接近,奥尼则与其母本尼罗罗非鱼的形态接近,表明在形态上存在较强的母本遗传效应;(4)吉奥与奥尼是仅仅亲本在品系水平上有异的、非常接近的杂交鱼,本研究方法也能发现两者有显著差异,表明以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及框架性状为丰富内容基础的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三者结合的综合分析具有高度灵敏的形态差异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7.
蚂蚱麦是小麦骨干亲本之一,对蚂蚱麦进行研究可为探讨小麦骨干亲本的遗传机制及对小麦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和提高育种效率提供帮助。本研究利用相关分析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蚂蚱麦×碧玉麦杂交F2代185个单株的株高、有效分蘖、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中有效分蘖受一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0.557,加性效应为6.916,主基因表现为负完全显性;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无主效基因存在。蚂蚱麦和碧玉麦在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方面差异显著,这表明二者是一对优异的杂交组合,有利于在后代中选择出优异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8.
鉴定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标记位点有助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亲本配合力、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水平。利用9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 按照北卡罗林那设计II (North Carolina Design II)配制90个F1组合,在南京和盱眙两个环境下种植,测定了各亲本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和SSR分子标记基因型;结合二者数据鉴定了6个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标记位点。结果表明,在两个环境下综合评价配合力较优的不育系是BT-18A和武羌A,恢复系是C418。与亲本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日产量性状配合力显著相关的SSR标记位点,南京环境下分别检测到8、13、11、6、6和2个;盱眙环境下分别检测到12、21、8、15、10和7个;2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分别有4、11、5、3、5和1个。标记位点杂合基因型显示正向优势的,南京环境下占74% (34/46);盱眙环境下占53% (39/73)。2个环境下都检测到的标记位点中,有3个各自与3个产量性状配合力共相关;另有3个各自与2个产量性状配合力共相关;其余的只与单个产量性状配合力显著相关。数据库检索发现两环境下都检测到的标记位点中,有10个其附近存在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QTL。讨论了利用鉴定出的标记位点改良粳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9.
由黑顶柄锈菌引起的甘蔗褐锈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甘蔗病害,Bru1是甘蔗抗褐锈病主效基因,该基因对不同地区的褐锈病分离物具有广谱抗性。为明确中国甘蔗主要育种亲本对黑顶柄锈菌的抗性水平,了解Bru1基因在这些亲本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于2014年对中国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101份甘蔗主要育种亲本进行苗期抗褐锈病鉴定和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供试亲本中,共48份抗病材料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频率为47.5%,表明中国甘蔗主要育种亲本中褐锈病抗性主要由Bru1控制;其余29份抗病材料和24份感病材料均不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暗示除了Bru1外,可能还有其他抗褐锈病基因存在。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甘蔗抗褐锈病育种,选育和推广优良抗病品种,有效防控甘蔗褐锈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优良抗性亲本。  相似文献   
110.
H. Tan 《Euphytica》1978,27(2):521-528
Summary A study using yield data from seedlings from controlled pollinations and clones derived from them, revealed that, for clones, promising parents can be selected in the first year of tapping and, for seedlings, in the second yea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secondary characters (e.g. vigour on tapping, resistance to wind, diseases and dryness) will assume importance for parental assessment only when information on these become available, after several years of tapping. Correlation studies between GCA estimates for seedling and clonal yields support an earlier finding that the former can be used as a criterion for selection of par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