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10篇
  27篇
综合类   283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该文报道采自甘肃、江苏、浙江、广西等省的5种跳小蜂,即绒蚧艾菲跳小蜂AphycuseriocociTimberlake、五斑佳丽跳小蜂CalipteromaquinquegutataMotsch、毛角尖梗跳小蜂Cerapteroceruspilicornis、混淆莱曼跳小蜂Lamennaisiaambigua、三色丽突跳小蜂Leptomastideaabnormis。这5种跳小蜂在我国属首次报道,主要寄生各种介壳虫,其中除艾菲跳小蜂属Aphycus外,其余4个属是中国分布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92.
云南省森林昆虫病毒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回顾我国,我省昆虫病毒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云南省森林昆虫病毒资源,松毛虫病毒资源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应用,病毒杀虫剂的产业化与开发利用前景等方面作了综合详尽的分析,就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也作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93.
白蜡虫种虫生产中“三红三黑”原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在白蜡虫种虫生产上经常出现“三红三黑”现象,造成白蜡产量极不稳定。作者经近20a的调查研究认为:白蜡生产出现这一现象,不是干热风,9 ̄10月阴雨、雾淞、寄主树不合理利用等因素造成的,而是白蜡虫的天敌昆虫,主要是寄生蜂消长危害结果。白蜡虫的寄生蜂有5科14种,可在雌雄白蜡虫体内互相寄生,9 ̄10月份寄生蜂危害达高峰期,致使大量雌虫死亡变黑;危害轻时,种虫红润,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94.
杨树枝把诱虫谱及诱虫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枝把诱虫谱十分广泛,可诱到7个目21个科48种昆虫,其中以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为主;杨树枝把引诱昆虫并非是物理因素所致,而是化学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95.
松辽平原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经过5年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系统研究,明确了松辽平原生态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灾变动态,进行了品种抗病虫性研究,筛选出抗性品种,明确了玉米苗期丛生苗的发生原因,建立了玉米螟发生程度长期预测体系。将综合治理技术组装配套、协调应用,建立了以灾变动态为依据,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综合配套措施为主导的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6.
张红玉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3):38-41,26
昆虫与植物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两者之间不断互相适应,是其演化的其中一个动力。在被子植物的形成过程中,传粉昆虫起了促进作用,而且虫媒花的进化与昆虫的进化始终是平行发展的,其中,榕树与榕小蜂是一对高度互惠共生关系协同进化伙伴,它们必须彼此依赖才能繁衍各自的后代,在生物界中形成了最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97.
98.
Laboratory bioassay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of two pirimiphos-methyl formulations, an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EC) and a capsule suspension (CS) against adults of Sitophilus oryzae, Rhyzopertha dominica and Tribolium confusum in wheat, maize and rice. Pirimiphos-methyl was applied at two dose rates, 2 and 4 ppm, and adult mortality was measured after 2, 7, 14 and 21 days of exposure in the treated commodity. Progeny production was assessed 65 d after the removal of the parental adults. S. oryzae adult surviva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ice than in wheat and maize, whereas T. confusum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aize than in the other grains. From the species tested, the most susceptible species was S. oryzae, for which mortality reached 100% after 7 days of exposure in treated wheat and maize, followed by T. confusum and R. dominica. Progeny production wa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by pirimiphos-methyl in the case of S. oryzae, but not in the case of R. dominica. In general, only few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EC and the CS formulation were detected. We conclude that the type of grain commodity significantly affects mortality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pirimiphos-methyl formulations tested, but this effect is species-dependent.  相似文献   
99.
国内访花传粉昆虫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文卿  李川  邵有全 《农学学报》2015,5(5):102-108
全面了解中国访花传粉昆虫领域的研究现状,客观地进行分析,为访花传粉昆虫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访花传粉昆虫研究的年代、作者、机构、载文期刊、研究内容及基金资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索出1980—2013年国内访花传粉昆虫研究专题256名作者在133种刊物上发表的308篇文献,揭示了30多年间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动态变化和基本态势。中国访花传粉昆虫研究发文量逐年增加;机构分布广,高产机构较少;研究者众多,高产活跃作者队伍不够强大,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质量不是很高;研究内容广泛丰富,不同研究方向成果数量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0.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起源于北美洲,一年生草本植物,靠种子繁殖。豚草在入侵地逃离了天敌等生物因子的制约,种群得以快速发展,并暴发成灾,对人类健康、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从原产地寻找天敌,开始豚草生物防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先后从国外引进了5种植食性昆虫,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应用等开展了研究,最终确认豚草条纹叶甲和豚草卷蛾是2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天敌昆虫。这两种天敌昆虫在野外释放后,仅有豚草卷蛾能在野外成功建立种群,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豚草种群的蔓延。随后,2001年,在南京市郊的豚草上发现一种来自北美的广聚萤叶甲,经过寄主专一性测定后,发现其具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同时,这种叶甲气候适应能力、繁殖力和对豚草控制潜力均较强。在中国,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生态位互补的生物防治技术已被提出,并在南方各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取了非常理想的控制效果。然而,广聚萤叶甲尚未能在北方建立种群,这给北方豚草的生物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通过野外创造有利于广聚萤叶甲成虫越冬的人工保护生境,或通过人工冷驯化和筛选获取高产耐寒种群,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