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390篇
农学   254篇
基础科学   208篇
  232篇
综合类   1457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389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鸡脾脏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技术解析产蛋后期母鸡脾脏重的分子机制和遗传特征,为改善产蛋后期母鸡的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东乡绿壳蛋鸡和白来航蛋鸡构建资源群体,以72周龄F2代501只母鸡脾脏重为研究材料。首先利用高密度600 K 基因芯片对试验群体基因组进行SNPs检测。其次利用APT软件进行质控、BEAGLE软件进行基因型填充、PLINK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GEMMA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获得脾脏重的显著和潜在显著关联位点。然后利用GCTA软件计算基于SNP数据的脾脏重遗传力以及染色体遗传力,并利用Haploview软件对显著或潜在关联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最后通过显著位点区域的相关基因功能注释来筛选影响母鸡产蛋后期脾脏重的候选基因。【结果】由72周龄母鸡脾脏重的表型数据可知,在蛋鸡产蛋后期存在较大的变异系数,脾脏重的遗传力为0.236。通过基因型分析得到43万个高质量的SNP进行进一步分析。群体结构分析发现基因膨胀系数为1.042,表明试验群体没有群体分层的现象,避免了关联分析中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利用单变量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共发现了412和281个SNPs位点与脾脏重显著和潜在显著关联,位于1、4、16、28号染色体上。显著性关联位点在1号染色体161-174 Mb区间和28号染色体0.47-1.27 Mb区间,潜在性显著位点在4号染色体76 Mb区间和16号染色体175kb区间。由于显著区域可能存在的连锁不平衡,对显著性位点进行了条件分析和连锁不平衡检验,以1号染色体位点rs314001986和28号染色体上位点rs312729296进行条件分析,经分析后原先显著关联的位点均不显著,即以rs314001986和rs312729296作为候选SNP进行基因注释分析。对4号染色体和16号染色体潜在显著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潜在性显著位点间存在强的连锁不平衡,即以性状表型方差贡献率最大的SNP rs315270535和rs314065899为候选位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参考鸡的galgal4基因组,对各显著及潜在性显著位点及区间初步筛选到KCTD4、LDB2、HEP21和PCASP2候选基因,鉴定的候选基因可能参与了脾脏生长以及免疫应答等过程。此外,将显著位点的基因型与群体的表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发现rs314001986和rs312729296在基因型为GG时对脾脏均有增重效应。此外,基于群体的基因型数据得到1号染色体解释的遗传力为9.25%,28号染色体为4.55%。【结论】初步揭示了母鸡产蛋后期脾脏重的遗传特征,脾脏重的遗传力和染色体遗传力为首次报道。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到影响脾脏重的区域为新的发现,并初步筛选出4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92.
脊髓损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难题,目前尚未有确切的治愈性的治疗方法,这为临床寻找满意的治疗方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医药对脊髓损伤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对近年来脊髓损伤的中医药实验研究概况作一总结,为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农村环境受到农药、化肥、农膜、秸秆焚烧、污水灌溉和乡镇工业的污染,环境的治理效果不明显,农村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下农村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94.
魔芋配方施肥试验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端波  姚强  潘明艳  张九龄  张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6-7886,7932
[目的]为探索魔芋配方施肥技术模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方法]按照磷钾定氮、氮钾定磷、氮磷定钾原则设8个处理的试验研究魔芋配方施肥技术。[结果]以施N 225 kg/hm2、P2O597.5 kg/hm2和K2O 262.5 kg/hm2处理效果最好,与习惯施肥比较增产8399.2kg/hm2,增加48.9%,纯收入达32 212.31元/hm2,比对照净增15 430.64元/hm2,且病株率显著低于习惯施肥。[结论]魔芋施N 225kg/hm2、P2O597.5 kg/hm2和K2O 262.5 kg/hm2,无论产量还是经济效益都最好。  相似文献   
995.
仇方道  张娜  佟连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79-9081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建国以来徐州市粮食生产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从主要影响因素来看,徐州市粮食生产可分为1949~1984年单产提高与机械化共同推进阶段,1984~1999年农业资金投入和水利化共同推进阶段,1999~2005年粮播面积与粮食单产共同推进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要素的"集体效应"是粮食产量提高的关键,并认为适度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水平、增加农业投入等是徐州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6.
我国木麻黄研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9~200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木麻黄研究文献为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木麻黄研究文献量的年份分布、文献作者、载文期刊、期刊类别、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反映我国木麻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7.
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90~2006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有很强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谷县境内的一块冬小麦田为试验区,用手持GPS接收机,按50m×50m的网格定位采样,共采63个采样点,利用实验室化学分析的方法测量各个采样点的养分值,用ArcView3.3中提供的空间分析模块绘制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通过分析其分布规律,可为农田精细施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荞麦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提取荞麦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标准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制作基础上,选用4个试验因素(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及乙醇用量)进行3水平正交试验优选,确定提取荞麦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4种因素对荞麦粉中总黄酮提取结果影响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体积的75%乙醇溶液在65℃下浸提4 h。在此工艺条件下,荞麦总黄酮得率平均为2.91%。荞麦总黄酮的加样回收率为97.41%,RSD为0.847 2%,其吸光度在1 h内稳定,操作过程不影响测定结果。[结论]该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结果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000.
由广西百色甘化股份有限公司、百色市右江区科技开发中心开展的"桂夏橙集约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试项目"课题主要通过对大面积5~7年生夏橙低产果园改造研究,开展树体修剪技术、确定放秋梢适宜时期、不同时期环割对成花及花质的影响及节水灌溉示范等研究,对夏橙优质高效生产所需果园光照强度指标与修剪的程度、花芽生理分化指标与花芽分化和促进、生物学有效积温与控梢放梢适宜时期选择等生产参数进行中试、优化、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夏橙商品化生产的产量与商品果率,并编制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