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127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110篇
  174篇
综合类   837篇
农作物   108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采用Johnes输出系数法以及SCS径流曲线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对密云土门西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土门西沟小流域内附着态污染负荷的输出量是溶解态污染物输出量的3倍多,而附着态污染物输出量的大小主要由土壤侵蚀量决定,因此,控制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是加强该区的水土保持防治工作。Johnes输出系数法可用于观测资料比较缺乏的流域,而SCS径流曲线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除了可以估算总氮、总磷的含量外,还能分别估算出溶解态氮、磷和附着态氮、磷的量,使得防治非点源污染的措施可以更加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22.
太子河小流域氮素输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点监测,对太子河源头小流域降雨量和河流系统中总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质量浓度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2011年5-9月,太子河小流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81.8%,是非点源氮输出的主要时期; (2)研究时段内,各断面总氮的变化趋势呈波浪式,总氮平均浓度表现为:鸡场> 村庄> 旱田> 林地,与土壤背景值具有一致性; (3) 5月7日至6月10日,长期干旱后的初期降雨使得旱田、村庄和鸡场断面总氮浓度较雨季期间高,6月10日至9月30日,随降雨量和降雨次数的增加,浸提作用与稀释作用交互进行,各断面总氮浓度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 (4)林地、旱田、村庄和鸡场断面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输出浓度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硝态氮是总氮的主要输出形态,分别占总氮的69.2%,63.4%,61.4%和63.8%。植被覆盖虽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和总氮的流失,却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氮的流失。  相似文献   
223.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Centroberyx gerrardi (Günther) was investigated across ~2,000 km of its southern Australian distribution, encompassing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and varying environmental features. Greater gonad mass and prevalence of spawning fish, along with lower ratios of lengths at maturity:maximum lengths and ages at maturity:maximum ages, were identified at the western‐most (Capes) and eastern‐most (Great Australian Bight; GAB) regions. Across the study region, spawning peaks in summer/autumn,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are warmes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otential “reproductive output,” whil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eastward decline in mean monthly water temperature, may instead be related to summer upwelling in the Capes and GAB, driving greater oceanic productivity prior to peak spawning, supporting larval survival. In autumn, the prevailing southward and eastward flowing, downwelling Leeuwin Current (LC) strengthens, providing a dispersal mechanism along the west and south Australian coasts, but limiting upwelling effects. Predicted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ir potential impacts on C. gerrardi are discussed, in particular how these factors may affect recruitment to stocks and fisheries, requir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urce‐sink relationships for this species. As environmental changes occur,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sustain fish resources must adapt to spatially variable and changing reproductive output and be collaborative across jurisdictions.  相似文献   
224.
An eight‐week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feed intake,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body composition and waste output of juvenile hybrid bream at different feeding frequencies (0.5, 1, 2, 3 or 4 meals/day). Fish (initial body weight of 10.6 ± 0.8 g) were fed to satiation at each feeding. The test diet contained 336 g/kg crude protein and 79 g/kg crude lipid. The weight ga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feeding frequency from 0.5 to 3 meals/day (p < 0.05) and afterwards did not change with feeding frequency from 3 to 4 meals/day (p > 0.05). The feed intake in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feeding frequency (p < 0.05). Fish fed at 3 meals/day exhibited the lowest feed conversion ratio and waste outpu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however, the highest nitrogen retention efficiency (p < 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phosphorus retention efficiency, the body composition of crude protein, ash and phosphorus among all the feeding frequencies (p > 0.05). The body lipid content increased, whereas the content of moistur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feeding frequency (p < 0.05).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the optimum feeding frequency is 3 meals/day for hybrid bream.  相似文献   
225.
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保水剂粒径对秦巴山区土壤水分及烤烟生长的影响,为改善秦巴山区烟田的土壤环境以及促进保水剂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以粉末状(粒径0.18mm)、细颗粒状(粒径0.18~2.25mm)和颗粒状(粒径2.25~3.25mm)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为研究材料,监测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对秦巴山区黄棕壤烟田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及烤烟生长、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粒径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在烤烟不同生长期均可提高0—40cm土层土壤水分,降低0—40cm土层土壤容重,但对40cm以下土层的土壤水分无显著影响,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影响较大。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均可促进烤烟根系生长及茎叶生长,提高烟叶产量与产值,降低下等烟的比例,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烤烟最大叶片、根系生长量、产量及产值影响较大,但粉末状保水剂对上等烟比例影响较大。[结论]不同粒径的保水剂均可提高烤烟品质,其中细颗粒状保水剂对烟碱、总氮、钾及氯的影响较大,粉末状保水剂对总糖和还原糖影响较大。秦巴山区黄棕壤烟田应选用细颗粒状的聚丙烯酸钾保水剂。  相似文献   
226.
本研究旨在解决传统灌溉农业的“水氧矛盾”和根系的“向水追氧”两大农业难题,应用现代水肥耦合和增氧灌溉技术,设计了一种水肥气高效耦合灌溉系统。通过应用灌溉系统对水稻、黄瓜等作物的栽培试验证明:相比于常规灌溉方式,水、肥、气耦合灌溉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提高根系活力,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挖掘和提高作物自身生产力,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产提质,同时也为从根源上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27.
不同棱型大麦品种混种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棱型大麦品种混种的增产机理及效果,以保山市大面积推广的多棱品种保大麦14号、二棱品种82-1为材料,设5个处理,进行单种和混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混种能充分利用空间、利用光能,从而提高产量,产量比单种二棱矮秆品种增加139.5~719㎏/hm2,比单种多棱高秆品种增40.5~720㎏/hm2;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与单种二棱品种(单种中有效穗最多)相近,穗实粒数比单种二棱矮秆品种增7.8~10.7粒,千粒重比单种多棱高秆品种增1.2~5.5g,同时,混种还能减轻倒伏;二棱品种82-1与多棱品种保大麦14号混种基本苗最佳比例为6:4(折合种子重量≈7:3)。  相似文献   
228.
运用生物能量学模型预测草鱼生长、饲料需求和污染排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不同生长阶段草鱼生长性能、饲料需求量和污染排放量,提高草鱼投喂管理水平,本研究运用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长率(DGC)、日均增重(ADG)和热积温系数(TGC)等生长模型计算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并通过计算定期采样中实际观测值和预测值最小残差平方和法选出最优生长模型。饲料需求模型通过估算鱼类消化能需求量决定,根据能量收支原理,通过计算鱼体储积能(RE)、基础代谢能(He E)、摄食热增能(Hi E)以及尿液和鳃的代谢能(UE+ZE),来估算草鱼的消化能,再根据所用饲料的消化能含量来确定草鱼对饲料的需求量。草鱼污染物排放主要采用营养物质平衡法计算。在模型验证时,以粗蛋白分别为33%、28%、23%的饲料投喂不同生长阶段的草鱼,将草鱼体质量和饲料系数(FCR)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其他生长模型(SGR、ADG、DGC)相比,调整后的TGC模型能更精确预测草鱼的生长情况;草鱼体质量和FCR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显著相关;每生产1 t鱼(体质量为0.5~2 500 g),其消化能需求量约为1.55×107 k J,消耗1 t饲料或生产1 t鱼所排放的总固态污染物分别为440和623 kg。研究表明,该复合性营养模型可以有效地估计实际养殖中草鱼生长、饲料需求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有望为草鱼差异化上市、节省饲料成本、减少饲料浪费以及养殖场的污染评价提供有效的预判工具。  相似文献   
229.
为解决井水灌溉温度低导致北方寒地水稻水肥利用效率差和产量低的问题,以"垦稻24"(主茎叶片数11叶)为材料,于2015—2016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进行井水增温灌溉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提高井水灌溉温度对寒地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光合特性、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井水常温灌溉模式相比,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明显促进了水稻植株的生长与根系的下扎,分别使水稻叶面积指数、单株不定根数、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及总体积提高了14.7%、14.5%、11.6%、33.1%、17.0%;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显著增强了齐穗期的光合作用,分别使水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提高19.5%和22.2%;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纯收入,使穗粒数和理论产量增加11.1%、25.6%,实收产量增加4.8%,平均年纯收入达6 749.6元/hm~2,增收13.98%;同时井水增温灌溉模式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水肥利用效率,使水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籽粒吸收氮量、产谷利用效率及氮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8.5%、5.4%、9.2%、4.9%、3.8%。而井水直灌模式造成水稻秧苗发生冷水害问题,导致水稻发育迟缓,显著抑制了水稻形态特征、光合特性、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井水增温灌溉为本研究的最佳增温灌溉模式,也是适合在我国北方推广的水稻节水节肥丰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30.
基于岭回归模型的台湾水稻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  曾玉荣 《福建农业学报》2016,(10):1126-1130
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建立2000-2014年期间台湾水稻生产模型,并运用岭回归(Riolge Regression)方法估计参数,得到台湾水稻生产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表明,科技进步是台湾水稻生产的主要驱动力,2000-2014年间台湾水稻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51%。在台湾水稻生产中,科技进步最主要以资本的形式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其次通过改良土地的方式,不断提升水稻生产力,还有一部分科技进步以提高稻农的综合素质水平达到促进水稻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