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4篇
  免费   1054篇
  国内免费   1227篇
林业   502篇
农学   600篇
基础科学   1063篇
  578篇
综合类   4191篇
农作物   300篇
水产渔业   1595篇
畜牧兽医   7082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224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598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797篇
  2019年   1035篇
  2018年   511篇
  2017年   867篇
  2016年   882篇
  2015年   721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792篇
  2012年   1137篇
  2011年   1061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745篇
  2008年   674篇
  2007年   745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研究蛹虫草真菌发酵五味子药渣菌质对仔猪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8日龄断奶仔猪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5 g·kg~(-1)的五味子,试验组基础饲粮中添加5 g·kg~(-1)的蛹虫草真菌发酵五味子药渣菌质。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仔猪料肉比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1或P0.05);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粗灰分(Ash)消化率提高;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试验组尿素氮(BUN)显著降低(P0.05),但各组白球比(A/G)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差异不明显。试验组各检测指标变化趋势和阳性对照组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中添加5 g·kg~(-1)的蛹虫草真菌发酵五味子药渣能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主要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92.
在罗非鱼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溢多酶P-8901,探讨溢多酶P-8901对罗非鱼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罗非鱼鱼种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 g.t-1、150 g.t-1、180 g.t-1溢多酶P-8901试验组的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48%、7.89%和9.03%(P<0.05);增重率分别提高9.00%、10.33%和9.50%(P<0.01);生长率分别提高4.00%、4.48%和4.13%(P<0.01);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8.38%、7.75%和8.84%(P<0.01)。养成试验中,添加100 g.t-1、150 g.t-1、180 g.t-1溢多酶P-8901试验组饲料系数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28%、5.41%和6.56%(P<0.05);增重率分别提高6.31%、7.94%和8.82%(P<0.01);生长率分别提高3.68%、4.72%和5.26%(P<0.01);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5.36%、7.53%和9.24%(P<0.01)。饲养结果表明,添加溢多酶P-8901能够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尤其对鱼种的效果比养成阶段更好。  相似文献   
993.
本项研究对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1日龄雏鸡和未感染 IBDV的相应对照雏鸡的免疫器官组织——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和哈德尔腺中的浆细胞总数、成熟浆细胞和前浆细胞数量及其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 IBDV 后,免疫器官组织中浆细胞总数和成熟浆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雏鸡;前浆细胞数在感染初期也呈现一定的减少。浆细胞的上述变化在法氏囊的淋巴小结皮质、脾脏的红髓和鞘动脉外周、盲肠扁桃体的弥散区、哈德尔腺的集合小管和排泄管周围、胸腺的髓质等区域最明显。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IBDV 后,免疫器官的体液免疫反应呈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994.
将泌乳期奶山羊30只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369”牛羊高效增乳剂。结果表明,该增乳剂具有显著增乳效果,试验组日均产奶量高于对照组21.6%(P<0.01)。两组间乳脂、乳糖和乳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cAMP和cGMP明显升高,增长率分别达40.7%和47.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且与产奶量正相关(r_(cA)=0.921,r_(cG)=0.903).甲氧氯普胺在乳中残留量很低,平均1.61μg·mL ̄(-1)试验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95.
江西地方猪种保种场种猪繁殖性能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西6个地方猪种保种场1174窝母猪的繁殖产仔记录发现:保种场内江西地方猪种初配年龄和初产日龄明显偏迟(分别在9~11月龄和390~440日龄之间),以玉山猪最迟,达10.93月龄,地方猪平均产仔间隔在178~201d之间。但产仔性能以玉山猪最高,初产和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分别为11.98±2.86头和13.82±2.56头,接近国内高产猪种,瑞金花猪产仔数最低(初产为7.52±1.05头),但仔猪育成率最高(98.41%);断奶头数在6.3±8.8头之间,断奶窝重在62~110kg之间,杂交对产仔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选用1232只产蛋鹌鹑,随机分为3组,在其玉米—豆饼—鱼粉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硫酸盐形式的锌,铜,铁和锰(对照组);2.5%膨润土及2.5%的用上述微量元素加强的膨润土。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5%的膨润土能显著改善产蛋性能,如产蛋率、蛋重和产蛋量分别较对照组的提高6.6%、1.6%和8.9%(P<0.01),而且产出/投入比提高4.3%,但对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另外,用微量元素加强的膨润土组与对照组,在生产性能方面,没有任何差异(P>0.05)。因此,膨润土可作为一种天然矿物质添加剂用于产蛋鹌鹑饲粮中,同时能提高鹌鹑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7.
菜籽粕中芥子酸和硫甙对异育银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含“双高”菜籽粕 (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分别为 1 8 9g·kg-1 和 0 2 1g·kg-1 )和“双低”菜籽粕 (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分别为 3 2 5g·kg-1 和 0 0 5g·kg-1 )的饲料喂养异育银鲫 ,探讨菜籽粕中硫甙和芥子酸两种毒物对异育银鲫的生理机能和生长速度的影响。供试验鱼 1 2 0尾 ,平分为 4组 ,Ⅰ组 (对照组 )饲喂含 4 5 %“双高”菜籽粕的饲料 ,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含“双高” 30 %和“双低” 1 5 %、“双高” 1 5 %和“双低” 30 %、“双低” 4 5 %菜籽粕的饲料。经 4 0d饲养表明 ,随“双低”菜籽粕比例增高 ,鱼类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明显提高 ,Ⅱ、Ⅲ、Ⅳ组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35 5 4 %、5 2 98%和 6 5 1 7% ,饲料效率分别提高 4 3 0 1 %、 4 5 31 %和 6 0 33% ,均达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Ⅱ、Ⅲ和Ⅳ组之间的饲料效率和增重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在肝体比方面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并且这种差异与性别相关。随着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增加 ,鱼类耐低氧能力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8.
将225羽130日龄罗曼蛋鸡,随机均分5组,组5为对照。用4种中药方剂分别添加饲喂各组鸡群,直至对照鸡群产蛋率达90%左右。分别观察备组鸡群50%产蛋日龄、50%产蛋日龄前和用药期各组平均产蛋率、平均日蛋重、平均枚蛋重、料蛋比等生产性能指标。同时,在试验开始和结束当天(158日龄),各组随机采血12羽,测定血清雌二醇(E2)、胰高血糖素(Glu)、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二醛(MDA)含量和血清抗IBDV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以调整气血为主的中药方剂鸡群50%产蛋日龄比对照组5鸡群提前,且用药期有相对更高的平均产蛋率、平均日蛋重和更低的料蛋比、破蛋率,以及更高的血清E2、T3水平和SOD活性,更低的血清T4、MDA含量。对于产蛋初期蛋鸡,以调整气血为主要原则组方,对机体的免疫一内分泌系统和抗氧化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99.
单色光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比较单光色对AA肉鸡生长发育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264羽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为白光组(400~760 nm),试验组为红光组(660 nm)、绿光组(560 nm)和蓝光组(480 nm),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自由采食。光照强度15 lx,光照制度23h﹕1h(L﹕D)。【结果】试验前期(0~26 d),蓝绿光组体重始终高于红白光组(6.86%~10.75%,P<0.05),绿光组料肉比最低为1.8;试验后期(27~49 d),蓝光组体重最高,且在49日龄蓝光组体重比其它处理组体重高17.87%(P<0.05),胴体重、胸肌重、大腿重、小腿重和净膛重均高于其它处理组(14.39%~19.86%,P<0.05),而料肉比最低,为2.12。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睾酮的含量,发现试验前期睾酮水平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21日龄时各处理组睾酮水平达到高峰;试验后期各组睾酮水平缓慢降低。但在试验前期,蓝绿光组的睾酮水平比红白光组高35.37%~37.13%(P<0.05);而试验后期,蓝光组的睾酮水平比其它光组高14.36%~28.77%(P<0.05)。【结论】在15 lx光照强度下,肉鸡生长前期采用绿光或蓝光照射,生长后期采用蓝光照射,能显著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生产性能,这可能与蓝绿光能更有效地刺激睾酮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埋植抗原缓释剂ARD后牛乳特异性抗体效价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奶牛埋植抗原缓释剂ARD(antigen release devise)生产免疫乳的高效性进行评价,随机选择40头成年健康荷斯坦奶牛,试验组20头奶牛于右侧髋内淋巴结处埋植3种释放时间不同的ARD,分别在埋植当天、14 d和28 d释放抗原,通过ELISA检测血清和乳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效价及消长规律。研究表明:埋植ARD免疫后,奶牛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定效价均明显升高,ELISA滴定效价平均为2×106。埋植后9 d便可检测到乳清中特异性抗体,其应答规律与3种ARD的释放一致,ELISA滴定效价平均可以达到4.1×104,可以达到2~3 d初乳的水平。试验结果说明了ARD生产免疫乳的高效性;通过比较血清和乳清中特异性抗体含量变化,发现在血清效价相同的情况下,奶牛个体对IgG的转运存在差异;ARD的缓释技术较为精确,缓释误差仅为2~3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