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3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林业   728篇
农学   574篇
基础科学   616篇
  735篇
综合类   2429篇
农作物   178篇
水产渔业   128篇
畜牧兽医   352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systems based model to characterise farmer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information-intensive practices, and its eval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recision Agriculture (PA). A participative methodology was developed in which farm managers decomposed their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into brief decision statements along with associated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The methodology was first developed on a university research farm in Denmark and further revised during testing on a number of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farms in Indiana, USA. Twenty-one decision-analysis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to characterise a farm manager’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n, a general data flow diagram (DFD) was constructed that describes the information flows “from data to decision”. Illustrative examples of the model in the form of DFDs are presented for a strategic, a tactical and an operational decision.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for a range of decisions related to operations by three university farm managers and by five commercial farmers practicing PA for cereal, corn and soybean production in Denmark and in Indiana, USA.  相似文献   
62.
The paper argues that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design processes rely heavily on predetermined design criteria, often without allowing for interactions with farmers and revising of criteria during implementation. Six cases from a tertiary development project in North Sulawesi, Indonesia are described, where farmers altered what had been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by contracting and agency engineers. Through field inspections and farmer interviews, the farmers' alternative set of design criteria was elicited to explain why the farmers changed what had been constructed. A total of 27 cases are analyzed to show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  farmer criteria which are compatible with project criteria but which draw on local knowledge of the environment,
–  farmer criteria which were additional to project criteria and
–  farmer criteria which were incompatible with project criteria.
–  Some mechanisms are suggested for how to incorporate into the design process local knowledge,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flexibility.
  相似文献   
63.
利用振动特性诊断流程泵的运行工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所建立的用于描述振动强度的范数说明了泵在偏离原设计工况运行时会导致泵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增大。将流程泵叶轮叶片和压水室的隔舌看作旋涡发生体,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在叶片后缘以及隔舌两侧串联发生的卡门涡街的发射频率是不同的。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正反应了这种工况变动。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基于EMD的能量算子解调以及频谱分析,发现得到的最大幅值处的频率就是叶轮叶片的通过频率。试验表明,得到的次大幅值处的频率就是卡门涡街的发射频率,可根据该频率处幅值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泵是否在合理的工况内运行。  相似文献   
64.
罗湾水电站引水系统过渡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对罗湾水电站增容前后的引水系统过渡过程和机组增容改造对引水系统建筑物的影响进行研究,应用水击计算方法中的电算法进行计算,得出了调压室最低、最高涌浪水位,蜗壳处最大压力水头和机组转速最大升高。结果表明,电站增容后引水系统完全能满足有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在考虑特定水库的入流、库容特性及阻力、泄洪特性的基础上 ,按照水量平衡与输沙平衡原理 ,提出副坝逐渐溃决的流量过程线的 1种新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被用于某水库安全问题的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教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基础"课教学在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在课程教学设计上突出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践环节、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67.
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权重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由于主观赋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与评价者的知识结构及偏好有关,它存在较浓的主观色彩,为了避免这种弊端,利用客观赋权法拉开档次法来确定权重系数,并用于灌区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拉开档次"法直接利用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实际观测值来确定权重系数,这种方法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无人为的干扰,这将更能体现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合理性。通过某灌区实例分析可知该方法可靠、分析结果合理,可为灌区运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二相UASB反应器中产酸和产甲烷颗粒污泥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1)二种颗粒污泥均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并且产酸颗粒污泥的湿密度、强度和稳定性均优于产甲烷颗粒污泥。(2)二种颗粒污泥的表面元素基本相同,但内部Ca,Si含量相差较大,并且均未发现有FeS存在。(3)产酸和产甲烷颗粒污泥中胞外多聚物(ECP)的含量分别为0.57%和1.46%(以污泥干重计)。ECP中的主要成分为糖和糖醛酸。  相似文献   
69.
上游水库兴建后下游水库洪水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流域梯级开发中上游水库的兴建对下游水库的来水状况等产生改变的问题,提出下游水库的洪水预报模式应相应由全流域的产汇流转变为“区间汇流+库区产汇流”的模式。结合凤滩水库在上游水库建成后洪水预报出现的问题,对其洪水预报系统进行了改进研究,实际应用情况表明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东港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工作实施的基础上,拟建了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FCE)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东港市的三个灌区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