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005篇 |
免费 | 1374篇 |
国内免费 | 460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906篇 |
农学 | 4546篇 |
基础科学 | 2680篇 |
4095篇 | |
综合类 | 20517篇 |
农作物 | 6960篇 |
水产渔业 | 605篇 |
畜牧兽医 | 1428篇 |
园艺 | 1666篇 |
植物保护 | 15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8篇 |
2023年 | 611篇 |
2022年 | 1155篇 |
2021年 | 1392篇 |
2020年 | 1268篇 |
2019年 | 1426篇 |
2018年 | 888篇 |
2017年 | 1532篇 |
2016年 | 2102篇 |
2015年 | 1571篇 |
2014年 | 2565篇 |
2013年 | 2266篇 |
2012年 | 3396篇 |
2011年 | 2900篇 |
2010年 | 2352篇 |
2009年 | 2423篇 |
2008年 | 2087篇 |
2007年 | 2361篇 |
2006年 | 2120篇 |
2005年 | 1869篇 |
2004年 | 1400篇 |
2003年 | 1322篇 |
2002年 | 955篇 |
2001年 | 828篇 |
2000年 | 790篇 |
1999年 | 599篇 |
1998年 | 495篇 |
1997年 | 444篇 |
1996年 | 419篇 |
1995年 | 384篇 |
1994年 | 294篇 |
1993年 | 318篇 |
1992年 | 219篇 |
1991年 | 215篇 |
1990年 | 220篇 |
1989年 | 167篇 |
1988年 | 100篇 |
1987年 | 105篇 |
1986年 | 7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13篇 |
1963年 | 5篇 |
1962年 | 9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稻草与氨化稻草干物质采食量的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以稻草、氨化稻草为唯一能量和蛋白质来源,实测了山羊稻草、氨化稻草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并借鉴现有成熟模型,建立了以稻草、氨化稻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为预测因子的干物质采食量预测模型:DMI稻(g/d.kgMW)=30/NDF(%DM),DMI氨稻(g/d.kgMW)=39/NDF(%DM)。经验证,稻草、氨化稻草DMI预测模型的平均偏差(MD)分别为0.48g/d.kgMW与0.85g/d.kgMW,相应的平均预测方差(MSPE)为0.3599与1.0124。稻草与氨化稻草的MD、MSPE均很低,表明所建DMI预测模型精确可用。 相似文献
103.
草地保护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随着草地开发与气候变化,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目前中国采取的草地保护措施使草地局部退化有所改善,但并未遏制总体退化趋势。为此,需要完善草地保护技术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合我国草地实际问题,从广义和狭义草地保护出发,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2000–2019年草地保护技术相关文献,对比世界范围与中国同类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草地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草地保护方面的研究影响力虽排名世界第三,但引用频次较低。相比国外技术发展,我国在保护草地资源方面需要完善国家公园建设标准、推广栽培草地建植、增加智能刈割研发、加强生物饲料菌种筛选、改良传统围栏;在有害生物的防治方面需要降低技术成本,增大适用范围。草地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中国草地更好地发挥其牧业基地、生态屏障、文化传承和基因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108.
牛鞭草种质资源在中国的分布及其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鞭草为一种高大型C4禾草,其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北半球的温带湿润地区。牛鞭草在我国已知的有4种,各种的分布有所不同。牛鞭草由于适应性广、耐刈割、产量高、品质好,被广泛种植,但由于长期单一种植造成草地严重退化,从而影响了该草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文还从牛鞭草的建植和管理技术方面作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9.
110.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是一种高通量筛选DNA序列变异的新技术。本文从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以及其在耐药检测、基因分型和鉴定、混合微生物分离鉴定等微生物领域的应用方面作了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