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林业   439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742篇
  465篇
综合类   668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991.
竹纤维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竹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天然纤维,是当前竹材加工、新材料、纺织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竹纤维的新产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竹纤维制备技术还不能满足工业化的使用要求。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采用竹子为原料,寻求高效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实现高附加值的竹纤维产品的生产,乃当前迫切需要攻克的生产技术难题。该文在介绍竹纤维应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竹纤维机械制备方法和原理,分析了加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探讨了竹纤维研究和竹纤维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基于电子舌的鱼肉品质及新鲜度评价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为了能用仪器快速客观地评价鱼肉的品质和新鲜度,利用该课题组开发的多频脉冲电子舌,对鲈鱼、鳙鱼、鲫鱼3种淡水鱼和马鲇鱼、小黄鱼、鲳鱼3种海水鱼进行了评价试验。淡水鱼宰杀后置于4℃下冷藏,冰冻海水鱼在室温下解冻后再置于4℃下冷藏。每天每一鱼取5份肉样进行电子舌检测。结果表明:鱼在不同时间点的品质特性可以用电子舌加以有效区分,据此可以较准确地表征鱼类新鲜度的变化;电子舌不仅可以有效区分淡水鱼和海水鱼,而且还可以辨识不同品种淡水鱼或海水鱼之间的差异。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智能感官仪器,在鱼肉的品质以及新鲜度评价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93.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甘蔗铺放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抛出后甘蔗运动过程的高速摄影结果的分析,确立了甘蔗的运动形式,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出了甘蔗向机车外铺放的条件、以及甘蔗铺放距离、铺放角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Matlab编程,分析了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圆弧轨道式柔性夹持输送装置甘蔗铺放过程中运动参数、结构参数以及甘蔗几何参数对甘蔗向外铺放、铺放距离、铺放角的相互影响规律,为甘蔗收获机的设计以及甘蔗铺放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集雨措施对滨海盐碱林地水盐运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临港开发区滨海盐碱林地集雨措施下的水盐运动。结果表明:在大于2 mm降雨量时,集雨林地单位面积集水量是降雨量的7.5~8.7倍,集雨措施显著提高降雨的利用效率;集雨措施明显抑制了表层土壤(0-10 cm)的积盐和返盐;在没有持续大雨的情况下,集雨处理的可保持0-40 cm土层盐分变化平稳;集雨处理还抑制了降雨和蒸发对土壤剖面水盐运动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塞罕坝机械林场一直遵循林业建设使命,改善了京津地区的风沙情况。林业建设至关重要,人们在采伐过程中应合理培育森林,需要国家在利用森林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生态平衡。结合塞罕坝机械林场对森林采伐作业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6.
机械收获方式及籽粒含水率对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该文选用13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常规玉米栽培模式下延缓收获期间玉米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果穗收获和籽粒收获2种收获方式对玉米收获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和含杂率的影响,初步研究了不同机械收获方式及籽粒含水率对不同品种玉米收获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含水率与籽粒含杂率之间的数学函数。结果表明,延缓收获期间不同品种玉米的含水率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但其变化率存在差异。同期进行的果穗收获和籽粒收获2种收获方式的收获总损失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机械收获方式仅显著影响落粒率(P0.05)。延缓收获使落粒率和落穗率都显著下降(P0.05)。采用果穗收获方式时,籽粒含水率与各损失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籽粒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与落粒率、总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延缓进行籽粒收获后,籽粒含杂率均值为1.32%,总损失率均值为1.74%,均低于国标要求;而平均籽粒破碎率达13.23%,高于国标要求。含杂率与籽粒含水率之间满足线性关系,根据二者之间关系预测可知,籽粒含水率低于32.40%的收获就可以保证含杂率满足国标要求。该研究可为玉米籽粒收获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差异,揭示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区域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8月实施了不同蓄积量采伐强度(中度择伐34.6%、强度择伐48.6%、极强度择伐67.6%、皆伐)作业试验,并与未采伐对照;2016年7月—2017年7月运用Li-8100 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和湿度开展了为期1年的定位观测。【结果】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3月份;皆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1月份;各种强度采伐林地的矿质土壤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显著低于未采伐林地( P <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1.45和1.11 μmol ·m^-2 s^-1 )减少了0.93和0.53 μmol ·m^-2 s^-1;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未采伐林地( P <0.05),比未采伐林地(4.39 μmol ·m^-2 s^-1 )减少了1.64 μmol ·m^-2 s^-1;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著差异( P >0.05),而皆伐使林地土壤温度显著升高( P <0.05),比未采伐林地(18.52 ℃)增加了4.7 ℃;中度、强度择伐林地的5 cm深处土壤湿度与未采伐没有显著差异( P >0.05),而极强度择伐和皆伐使林地土壤湿度显著降低( P <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30.67%)减少了2.17%和3.98%;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土壤温度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能解释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呼吸变化的77.8%~83.3%以及皆伐林地土壤呼吸变化的35.5%;未采伐、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参数Q 10 为1.77~2.72,皆伐林地的 Q 10 为1.49。【结论】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著差异;皆伐使凋落物呼吸速率、根系呼吸速率和土壤总呼吸速率都显著降低;各种强度择伐没有改变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但皆伐使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和最小出现时间有所提前;研究区土壤温度是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木薯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淀粉或能源作物,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收获,生产成本高、 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研发的木薯收获机与当前等行距的栽培方式难以相适应,表现为牵引收获机的拖拉机行走 轮不可避免地碾压在木薯行上而压断木薯块根,造成块根损失率高达 17%。【方法】为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 行、提高块根收获率,针对有利于机械化收获的要求,以 66.2 kW 拖拉机的轮距尺寸为参考,设计了宽行距 120 cm、窄行距 60 cm、垄高 25~30 cm 的宽窄双行起垄种植的栽培模式,研制了配套的木薯起垄机和木薯联合种植机, 并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开展不同产区适应性试验。【结果】采用宽窄双行起垄种植栽培模式,起垄 机作业效率 0.6~0.8 hm2/h,种植机作业效率约 0.6~0.7 hm2/h,机械化种植效率比人工提高 23 倍,机械化种植成 本仅为人工种植的 50%,木薯产量在 33~42 t/hm2,机械化收获时能够有效避免拖拉机碾压木薯行、显著减少断薯, 损失率在 5% 以下。【结论】宽窄双行起垄栽培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宜机械化种植与收获,促进农机农艺的高 度融合。  相似文献   
999.
陈洪阳  张卫国  何健  黄海峰 《绿色科技》2019,(16):237-238,241
针对减量化地块土壤环境调查采样工作转场频繁、场地复杂、采样深度较浅等特点,研发了一套具有重量轻、操作简便、施工进度快、转场灵活、采集土壤样品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场地环境状况的GK-1型钻机,应用结果表明:可对上海减量化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土壤的取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对其他地区的场地环境调查也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不同品种辣木钙的动态变化规律,对西双版纳不同树龄的多油辣木、狭瓣辣木和‘PKM1’辣木叶、叶柄、枝中钙含量的年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辣木钙含量随品种、树龄、时间而变化。辣木钙含量呈现叶>叶柄>枝、3 a树龄>14 a树龄,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叶中钙含量呈现多油辣木和PKM1辣木>狭瓣辣木;叶柄中钙含量呈现PKM1辣木和狭瓣辣木高于多油辣木;枝中辣木钙含量受品种、受树龄的影响而呈现不同差异。辣木钙累积量呈现枝>叶>叶柄,狭瓣辣木最高、多油辣木和PKM1辣木最低。辣木叶钙含量与蛋白质含量成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