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0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675篇
林业   99篇
农学   197篇
基础科学   672篇
  1027篇
综合类   1630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探明扶埂开沟膜下灌条件对作物土壤水分分布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温室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通过时域反射仪进行水分观测,研究扶埂开沟膜下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规律,以及该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扶埂开沟膜下灌,垄背的土壤剖面达到最大含水量时间迟于垄沟以及垄坡,垄背剖面观测点在灌水后184 h;在扶埂开沟膜下灌条件下,温室番茄在苗期内进行缺水灌溉的IWUE最大达到34.925 kg/(hm2·mm-1), 产量与商果率均较高,综合产生的净收入最高,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探究我国东北地区日光温室种植条件下葡萄的液流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对温室主棚(保温)与副棚(无保温措施)葡萄全生育期液流、生长指标及环境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温室主棚与副棚葡萄液流的日内变化呈现单峰或多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左右,液流基本停止时间为21∶00,夜间仍有微弱液流产生。不同月份液流强度不同,8月份液流速率最大,其次为6、10月。(2)全生育期下,主棚内相对液流速率(SFR)主要受光能驱动的影响,光合有效辐射(PAR)是其主要影响因子,副棚的相对液流速率主要受到光能驱动和气孔导度的综合影响,饱和水汽压亏缺(VPD)和PAR均是其主要影响因子。气象因子与SFR响应呈现明显的时间变异性,其中8月份SFR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最为密切。(3)主棚的相对液流与影响因子的决定系数均大于副棚,且双因子组合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单因素。(4)不同种植环境下葡萄的夜间液流有一定的占比,主棚的夜间液流占比略小于副棚的夜间液流占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葡萄植株夜间液流占比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3.
华北型连栋塑料温室节能对策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华北型连栋塑料温室采用双层充气膜覆盖、移动式内保温幕、地中热交换系统和砖结构北山墙等节能措施。实践表明,北京地区冬季不供暖时室内最低温度达到8℃以上,室内外温差达到11℃,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4.
双层充气塑膜温室经济技术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介绍双层充气温室构造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分析单层塑料温室和双层充气塑料温室的基本投资和长期运行费用,评价了双层充气温室的节能效果,提出了双层充气温室在我国的适宜发展地域,并对双层充气技术在玻璃温室上的应用及节能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5.
缀铝箔保温幕保温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通过测试对比,分析了缀铝箔保温幕对温室内温度变化的影响,对保温幕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由于采用开间间拉幕方式密封不严,系统的节能率在温室加温期间仅有20%左右,与国外同类系统相比,存在很大差异。最后对如何改进拉幕系统,提高保温幕的节能效果提出了具体措施,对温室的温度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of methane production, oxidation and emission, a semi-empirical model, focused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rice plants to the processes and also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paddy soils. In the present model, the amount of methane transported from the soil to the atmosphere was determined by the rates of CH4 production and an emitted fraction. The rates of CH4 production in irrigated rice soils were computed from the availability of methanogenic substrates that are primarily derived from rice plants and added organic matter and the influence of soil texture, soil redox potential and temperature. The fraction of methane emitted was assumed to be modulated by the rice plants and declines with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 make it applicable to a wider area with limited data set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model was also derived to predict methane emission in a more practical manner.  相似文献   
997.
辣根素是从十字花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种新型速效、高效和低毒农药.本研究选取北京大兴区、通州区的3个育苗专用日光温室开展试验,研究了辣根素药剂喷雾处理方式下日光温室消毒效果.通过对比消毒处理前后温室内环境、设施设备表面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发现消毒处理后温室沉降平板真菌、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另外,棚膜及苗床...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农业生产中难以现场、精准、快速获取水肥系统中养分离子含量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套针对水肥溶液与浇灌尾水中K+、NO3-、NH4+、PO43-4种养分离子的快检装置.该装置结合了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技术和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相似文献   
999.
《农业温室结构设计标准》(GB/T 51 424-2022)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 g)及以上地区的农业生产用玻璃温室结构设计应计算地震作用”,为探究Venlo型温室的抗震性能及地震响应,对一形状规则的Venlo型温室其中1跨2开间制作缩尺模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在7度多遇地震(加速度时程最大值为0.035 g)、7度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时程最大值为0.10 g)、7度罕遇地震(加速度时程最大值为0.22 g)、8度罕遇地震(加速度时程最大值为0.40 g)及8度半罕遇地震(加速度时程最大值为0.51 g)作用下结构的加速度响应。结合ANSY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试验和有限元对照结果证明了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参考某Venlo温室工程结构设计,建立数值模型,按照规范对永久荷载、雪荷载和作物荷载进行组合,采用时程分析法,通过对温室结构单向输入AKT波、NGA波和人工波共3组地震波,分析其在8度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振型及有无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位移。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Venlo温室结构的应力最大值为无地震作用下的1.24~2...  相似文献   
1000.
温室大棚实例提取在蔬菜种植面积测算和产量估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高效准确地识别大尺度范围内温室大棚实例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形态学后处理的“区域-边界”实例提取方法,以及单纯迁移模式、尺度适应模式、模型微调模式3种不同的迁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UNet网络构建“区域-边界”多分类模型识别温室大棚实例效果最优(实例召回率达到91.05%)。形态学后处理操作能够进一步优化温室大棚实例提取结果(单元交并比相比于操作前提高10.53个百分点)。探讨了3种模型迁移模式应用在不同场景时的表现,迁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模型微调模式(实例召回率为87.93%)、尺度适应模式(实例召回率为41.72%)、单纯迁移模式(实例召回率为24.15%)。基于“区域-边界”实例提取方法并根据预测区域和训练区域的场景差异选择不同的迁移模式可以快速精准地识别大尺度范围内温室大棚实例,为农业设施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