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4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04篇 |
农学 | 194篇 |
基础科学 | 129篇 |
183篇 | |
综合类 | 1060篇 |
农作物 | 167篇 |
水产渔业 | 12篇 |
畜牧兽医 | 69篇 |
园艺 | 160篇 |
植物保护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25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45篇 |
2012年 | 214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61篇 |
2009年 | 119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茎基部分区边缘拟合的稻株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地定位稻株是水稻株间除草机械作业的前提,提出了侧位俯拍的图像采集方式获取稻株茎基部图像,采用茎基部分区边缘拟合的方法定位稻株,解决了除草期内水稻冠层接连引起的定位不准确问题。首先分析稻株生长形态,探究侧位俯拍稻株茎基部的相机安装参数设定,以及影响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提出了遮光条件下采集图像的方法,构建了具有遮光功能的图像采集系统;其次采用2G-R-B彩色图像灰度化、自动阈值、形态学操作等方法处理并分割稻株图像,检测茎基部边缘并分析其形态特征,并提出了分区边缘拟合定位方法:划分拟合区间为3个子区间,在子区间内进行边缘拟合,以拟合边缘线段中点坐标均值作为子区间茎基部中点,根据中点拟合茎基部中线,以中线中点作为定位的茎基部中心。最后进行了基于茎基部与冠层的稻株定位精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插秧后10~20 d内,基于茎基部的稻株定位误差均在7.0 mm以下,其中10 d、15 d、20 d时的定位误差分别为6.9mm/6.8 mm、5.9 mm/5.8 mm、6.3 mm/6.5 mm(有水条件/无水条件);基于冠层的稻株定位误差在8.0 mm以上,其中插秧20 d后,定位误差超过15 mm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茎基部分区边缘拟合的稻株定位方法,定位精度高,除草适用期长,可满足株间机械除草过程中对稻株精准定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2.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 。)是一种优良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牧草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水分胁迫对柳枝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幼苗叶片水分随着停水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是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试验时段内,柳枝稷叶片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干旱胁迫下,柳枝稷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减少,干旱对叶绿素a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叶绿素b;干旱胁迫后期,柳枝稷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可见,柳枝稷幼苗能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缓解土壤干旱胁迫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抗干旱特性。 相似文献
73.
小型西瓜生育特性、种植模式与普通西瓜不同,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基于小西瓜的生育特性,综述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为提高小型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75.
76.
采用黄土、河沙的两种基质5个处理、1个对照、重复3次,进行油茶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00%河沙为扦插基质的扦插成活率为100%、生根率为82.22%,分别高出100%黄土(对照)15.38%、76.17%;其次是75%河沙+25%黄土,成活率、生根率分别为95.6%、82.22%,高出100%黄土(对照)的10.50%、76.17%。从扦插成活生根情况分析:100%河沙、75%河沙+25%黄土和50%河沙+50%黄土这三种处理的扦插苗根系的平均根长分别为4.41cm、3.42cm、3.97 cm ,明显优于对照。5个处理的扦插平均成活率、平均生根率、平均根系的生长长度木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在油茶扦插育苗过程中,若空气、基质湿度大,基质透气好,扦插成活率高,从本次试验已进一步证明:河沙的基质疏松,扦插成活率高,苗木生根快,且根系发达;纯黄土的基质土质板结,透气性差,不利于扦插成活与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77.
Elna Stenström Ndobe Ernest Ndobe Maria Jonsson Jan Stenlid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14,29(1):12-2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fungal communities in roots of healthy-looking Pinus sylvestris L. and Picea abies (L.) Karst. seedlings in nine forest nurseries in Swede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ing and direct sequencing of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of fungal ribosomal RNA (ITS rRNA) from the roots. Culturing from 1800 surface-sterilised root segments resulted in 2387 fungal cultures representing 42 different taxa. Direct sequencing from 180 root segments resulted in 119 ITS rRNA sequences representing 25 different taxa. In total, 55 different fungal taxa were detected using both methods. Although direct sequencing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culturing in detecting different fungal taxa, both methods provided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about fungal communities in roots since each detected rather different groups of fungi. The most dominant taxa detected by culturing were Trichoderma viride Pers. (19.5%), Phoma mucivora Davey & Currah (19.1%), Phialocephala fortinii Wang & Wilcox (17.4%) and Meliniomyces variabilis Hambl. & Sigler (10.2%), while Thelephora terrestris Ehrh. (26.1%), Unidentified sp. NS126 (25.2%) and Heliotales sp. C20 (10.1%) were most commonly detected by direct sequencing. In conclu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forest nurseries in Sweden harbour diverse communities of fungi associated with the roots of healthy-looking P. sylvestris and P. abies seedlings. Although fungal communities were often dominated by saprotrophs and endophytes, several facultative pathogens were also detected indicating that under suitable conditions they may be a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plants. 相似文献
78.
台湾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台湾杉在来舟林业试验场经6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1年生苗高16cm,造林4年后幼林平均高2.99m,胸径3.96cm;造林初期生长较缓慢,第4年明显加快;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不同覆盖物对红松播种苗床土壤日蒸发量、土壤表层温度和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开展了不同覆盖物红松播种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覆盖物下土壤日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河沙、草炭土、松针、锯末和豆秸;河沙覆盖的土壤表层温度最高,其次是松针覆盖,豆秸覆盖的最低,锯末和草炭土覆盖下的土壤温度两者相差不大;松针、草炭土、... 相似文献
80.
为了给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幼苗的遮阴养护提供基础支撑,以木奶果红皮和黄皮2个品系的盆栽幼苗作为试验材料,置于室外和室内2种条件下,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分析木奶果幼苗的光适应性。2个品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 Ⅱ实际光合效率(Yield)和稳态光化学淬灭系数(qP)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在中午光照强度较高时数值较低,在早上和傍晚光照强度较低时数值较高;电子相对传递效率(ETR)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表现为在中午光照强度较高时数值较高,在早上和傍晚光照强度较低时数值较低。在不同条件下黄皮品系的各项参数比红皮更优,其光能利用率更高、热耗散更少和电子传递能力更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