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38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在15、18、21、24、27、30℃水温下,分别制备仿刺参福建连江群体和辽宁大连群体的体腔和内脏团提取液,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试验结果显示,仿刺参连江群体内脏团提取液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最大时的水温比大连群体分别提高了3~9℃;高温(24、27、30℃)胁迫下,连江群体体腔和内脏团提取液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大连群体(P0.01),其内脏团提取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亦极显著高于大连群体(P0.01),其体腔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在24℃和30℃时极显著高于大连群体(P0.01);仿刺参连江群体和大连群体体腔液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15℃时最大,内脏团提取液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均在18℃时最大;连江群体仿刺参体腔和内脏团提取液丙二醛含量在18~30℃下均显著低于大连群体(P0.05,P0.01)。研究表明,福建连江夏季高温驯化的仿刺参子二代群体,在高温胁迫试验中,其体腔和内脏团提取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高于大连群体,丙二醛含量则显著低于大连群体,这些酶耐热性的提高,有利于仿刺参机体清除因高温胁迫产生多余的自由基,减少机体因高温胁迫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502.
利用RNAi技术对GSTs基因进行沉默处理,明确了沉默棉铃虫GSTs基因可以影响其对甲氧虫酰肼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通过饲喂siRNA在1d内就可以有效干扰GSTs基因表达,进而降低了GSTs酶活性;停止饲喂siRNA后,RNA干扰效果并不会立刻消失;沉默GSTs基因后,棉铃虫对甲氧虫酰肼的敏感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03.
采用1种对照饲料和5种添加不同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添加量分别为60、120、180、240和300 mg·kg-1)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约为1.12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分别命名为G0、G60、G120、G180、G240和G300组,经8周饲养后,观察饲料中不同浓度的GSH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肝胰腺抗氧化指标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随着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G180组达到高峰,但随着GSH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增重率呈下降趋势(P<0.05);饲料转化率随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在G240组达到最高(P<0.05);成活率随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为8.53%~31.69%。饲料中添加GSH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抗氧化酶活力(P<0.05),其中G60、G120组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120、G180和G300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G120、G180和G240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G0(P<0.05)。各试验组肝胰腺中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比对照组G0分别提高了8.93%~52.57%和3.02%~37.03%,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虾肝胰腺中的活性氧含量随着日粮中GSH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G180、G24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肝胰腺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抗O2-能力升高,在G120、G180、G240和G300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GSH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并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表4参18  相似文献   
504.
采用生物和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3个中华稻蝗种群对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及相关酶系的作用。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汉中种群对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的LD50值均最高,临猗种群次之,繁峙种群最低。繁峙和汉中种群对溴氰菊酯比对马拉硫磷敏感,临猗种群则相反。结合生物测定结果和各种群的防治背景,认为杀虫剂的选择压力是引起这3个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无杀虫剂选择压力的作用下,抗性会逐渐消退。生化测定结果表明,汉中种群的酯酶活性最高,繁峙种群次之,临猗种群最低。当以α-NA为底物时,汉中种群酯酶活性分别是临猗和繁峙种群的2.54和1.57倍;当以α-NB为底物时,汉中种群酯酶活性分别是临猗和繁峙种群的1.61和1.53倍;当以β-NA为底物时,汉中种群酯酶活性分别是临猗和繁峙种群的1.84和1.59倍。繁峙种群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最高,临猗和汉中种群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相近。此外,繁峙种群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最高,临猗种群次之,汉中种群最低。3种氧化型有机磷抑制剂对3个种群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抑制结果表明,用对氧磷作为抑制剂时,汉中种群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比临猗和繁峙种群分别降低了7.20和8.50倍;当以氧化毒死蜱作为抑制剂时,汉中种群的ki值比临猗和繁峙种群分别降低了1.21和1.77倍;当以甲基内吸磷为抑制剂时,汉中种群的ki值比临猗和繁峙种群分别降低了7.91和13.43倍。从生物测定和生化测定的结果可以推断,酯酶活性的提高和乙酰胆碱酯酶对抑制剂的敏感性降低是引起3个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是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5.
为了探讨植物乳杆菌PC11,NMGL2(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C11,NMGL2)对货架期芒果炭疽病发病的影响,采用1010cfu/mL的PC11、NMGL2发酵液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芒果,常温贮藏环境下观察并测定芒果呼吸强度、病情指数、活性氧、清除活性氧酶物质、清除活性氧非酶物质、酚类物质等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C11发酵液-壳聚糖复配处理组(chitosan-PC11,CH-PC11)处理能有效降低芒果活性氧的积累,提高活性氧代谢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力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诱导芒果提高抗病性。植物乳杆菌NMGL2发酵液-壳聚糖复配处理组(chitosan-NMGL2,CH-NMGL2)处理会加快芒果活性氧的累积,降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降低芒果的抗病性。CH-PC11处理能够使芒果保持较高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与清除水平,从而通过调控活性氧/谷胱甘肽途径增强芒果抗病性,有效抑制芒果炭疽病发病。  相似文献   
506.
为评价不同pH水平和昼夜变化幅度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实验Ⅰ设4个pH水平:6.6(P1)、7.6(P2)、8.6(P3)和9.6(P4),以温室养殖池塘内的平均pH水平(8.2)为对照(P0);实验Ⅱ设3个pH昼夜变化幅度:7.5~8.2(PV1)、7.5~9.5(PV2)和7.5~10.0(PV3),以养殖池塘的平均pH昼夜变化幅度(7.5~8.7)为对照(PV0)。结果显示,环境pH水平可显著影响对虾成活率、血淋巴颗粒细胞数以及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酚氧化酶(P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P4水槽内对虾成活率显著低于P0、P1、P2和P3水槽,同时其血淋巴SOD、GSH-Px、GR、CAT、PO和iNOS的活性较后者不同程度地下降。pH昼夜变化幅度可显著影响对虾成活率、血淋巴SOD、GSH-Px、GR和CAT活性,但对血淋巴谷胱甘肽含量无显著影响。PV2和PV3水槽内对虾成活率显著低于PV0和PV1水槽,同时其血淋巴SOD、GSH-Px、GR和CA...  相似文献   
507.
为深入研究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嗅觉系统中气味信号降解机制,对柑橘大实蝇头部转录组进行分析,筛选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对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柑橘大实蝇成虫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对获得的编码蛋白GSTd1进行检测,并分析该蛋白的酶学特征。结果显示,成功获得1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GST基因,将其命名为GSTd1,该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为624 bp,编码20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3.72 kD,等电点为6.16,无信号肽,不含跨膜结构域,属于胞质型GST蛋白。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GSTd1属于昆虫特有的GST蛋白的Delta亚家族成员。柑橘大实蝇GSTd1基因在柑橘大实蝇成虫触角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柑橘大实蝇GSTd1重组蛋白具有催化其通用底物1-氯-2,4-二硝基苯(1-chloro-2,4-dinitrobenzene,CDNB)的能力,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508.
【目的】探索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具食疗保健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保健作用机制,为余甘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分别以“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或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余甘子拉丁名“Phyllanthi fructus”为关键词,在中药化学数据库、传统中药化学成分及靶标数据库和台湾传统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中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口服利用度≥20%的有效成分,进而通过STRING数据库、BioGRID数据库、STITCH数据库和CTD数据库对有效成分的蛋白靶标进行筛选,最后通过靶标的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通路和疾病本体论(disease ontology,DO)的富集分析,阐明余甘子保健功效成分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初步的检索与核定发现,其含有亚油酸、并没食子酸、没食子酸、诃子次酸、诃子酸等10种具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经口服利用度筛选后,确定油酸、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和诃子酸是余甘子中具潜在保健功效的有效成分;进一步的药物 靶标互作分析发现,这些功效成分可作用于前列腺素G/H合酶、维甲酸类受体、内源激素类受体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学过程中,余甘子有效成分的靶标在甾体类激素响应、谷胱甘肽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等条目下富集;分子功能中,余甘子有效成分的靶标在氧化还原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等条目下显著富集。基于KEGG代谢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余甘子功效成分靶标与多重肿瘤生物学途径及动脉粥样硬化、抗病毒、乙型肝炎和丙性肝炎等通路相关。DO的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余甘子活性成分靶点与前列腺癌、腺体癌、头颈部肿瘤、神经胶质瘤等恶性肿瘤存在重要联系。【结论】余甘子的功效成分可以通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前列腺素G/H合酶等途径发挥抗肿瘤耐药性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是研发具有抗炎、抗衰老、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疗效保健食品的重要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509.
为明确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mGST)是否参与大螟Sesamia inferens对氯虫苯甲酰胺的解毒代谢,采用Illumina深度测序技术分析大螟转录组数据获得mGST1基因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其在大螟不同龄期幼虫和4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经不同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共获得2个mGST1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SimGST1-1和SimGST1-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L770267和OL770268)。SimGST1-1和SimGST1-2的开放阅读框分别为456 bp和447 bp,分别编码152个和149个氨基酸,均具有昆虫mGST的特征序列。SimGST1-1和SimGST1-2在大螟不同龄期幼虫体内均有表达,且在4~6龄幼虫体内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3龄幼虫。SimGST1-1在4龄幼虫中肠和脂肪体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在头部和表皮中的相对表达量,SimGST1-2在头部和中肠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在表皮和脂肪体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