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76篇 |
免费 | 856篇 |
国内免费 | 169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85篇 |
农学 | 2025篇 |
基础科学 | 256篇 |
708篇 | |
综合类 | 4977篇 |
农作物 | 761篇 |
水产渔业 | 1101篇 |
畜牧兽医 | 3528篇 |
园艺 | 359篇 |
植物保护 | 6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83篇 |
2022年 | 393篇 |
2021年 | 423篇 |
2020年 | 461篇 |
2019年 | 528篇 |
2018年 | 385篇 |
2017年 | 503篇 |
2016年 | 590篇 |
2015年 | 549篇 |
2014年 | 625篇 |
2013年 | 618篇 |
2012年 | 934篇 |
2011年 | 940篇 |
2010年 | 792篇 |
2009年 | 778篇 |
2008年 | 746篇 |
2007年 | 827篇 |
2006年 | 702篇 |
2005年 | 574篇 |
2004年 | 496篇 |
2003年 | 419篇 |
2002年 | 350篇 |
2001年 | 343篇 |
2000年 | 277篇 |
1999年 | 227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80篇 |
1996年 | 172篇 |
1995年 | 159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114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1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3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10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5篇 |
1962年 | 5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本研究利用单向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以我国5个固有地方绵羊品种包括湖羊(Hu)、同羊(Tong)、滩羊(Tan)、小尾寒羊(Han)、洼地羊(WD)为研究对象对X-蛋白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并引用我国周边国家、地区绵羊品种为分析背景。结果表明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的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北部群体和南部群体在编码的X(+)型的显性等位基因X频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北部检测的群体中X等位基因频率范围为0~0.18,平均值为0.0878,包括属于藏羊和蒙古羊系统的小尾寒羊(Han)、不丹羊(Bhutan)、同羊(Tong)、湖羊(Hu)、滩羊(Tan)、洼地绵羊(WD)、Bhyanglung绵羊(Bhy)、Baruwal绵羊(Bar)、云南绵羊(Yunnan)、哈拉和林绵羊(Kh)和乌兰巴托绵羊(Ub)。南部检测的群体中X等位基因频率范围为0.2037~0.4655,平均值为0.3082,包括属于印度绵羊系统的孟加拉国绵羊(Ban)、Kagi绵羊(Kagi)、Lampuchhre绵羊(Lamp)、越南占部落绵羊(Cham)和缅甸绵羊(Mya)。本研究揭示X等位基因可作印度绵羊的标记,在绵羊群体尤其是亚洲东部和南部绵羊系统形成的研究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RT-PCR扩增45W-4B和TSOL18基因,PCR截去45W-4B基因的N端信号肽和C端疏水氨基酸序列形成45W-4BX。将45W-4BX和TSOL18 PCR产物分别亚克隆人pGEX-4T-1,用IPTG诱导表达,取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纯化表达产物制成油佐剂疫苗分别免疫家猪,用25000枚猪带绦虫成熟虫卵进行攻击感染,ELISA检测各组的抗体水平,90d后剖检计算各组的减虫率。结果表明,45W-4BX和TSOL18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分别以可溶性和包涵体形式获得高效表达,并能被囊虫病人血清所识别。重组蛋白免疫猪15d血清抗体即为阳性,30d左右达到峰值。2种重组抗原的减虫率均在88%以上,与囊虫粗抗原免疫效果相当。这为进一步研制基于45W-4BX和TSOL18的猪囊虫重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烈性传染病。为了促进O型口蹄疫病毒(FM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的研制,选取O型FMDV编码序列中的衣壳蛋白前体P1-2A基因和蛋白酶3C基因,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重组载体pVL-P1-2A3C,并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m-P1-2A3C。将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间接血凝方法检测血淋巴中的表达产物:目的蛋白在感染病毒后120 h的蚕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抗原表达呈阳性的最大稀释倍数为1∶128。结果显示O型FMDV的P1-2A3C基因已在家蚕体内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75.
对陇东地方牛种及其与秦川牛和南德温牛杂交群体共计113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461 bp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该区域A+T含量(64.2%)明显高于G+C含量(35.8%),表现出明显的碱基偏倚;3个群体核苷酸变异率介于0.42%和3.27%之间,陇东牛和南德温牛杂交群体核苷酸变异率最高;核苷酸变异类型以转换为主,转换占核苷酸多态位点的90.94%,其次为颠换,占4.59%,同样表现出明显的碱基替换偏倚;3个群体核苷酸岐异度介于0.008 95和0.029 06之间,遗传距离介于0.000 15和0.008 36之间,陇东地方牛及其与秦川牛的杂交群体核苷酸歧异度和遗传距离最小。 相似文献
76.
论文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对鸭的遗传资源在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起源、进化及构建遗传图谱等多个方面的评估进行综述,并对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鸭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上的应用进行概述,以期通过现代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加快鸭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7.
通过圈养绿孔雀新城疫免疫实验研究,对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估。单苗实验组结果:低毒活苗LASOTA可以使抗体水平在4LOG2以上的时间持续6个月;灭活油苗可以使抗体水平保持在4LOG2以上8个月。联苗实验组接种LASOTA疫苗同时肌肉注射灭活油苗后,抗体水平保持4LOG2以上15个月,表明圈养绿孔雀宜采用联合疫苗免疫方法。联合疫苗的应用不仅表现在较高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低毒活疫苗还有产生黏膜免疫的重要意义。滴鼻或点眼接种LASOTA疫苗,要保证疫苗能够作用于哈氏腺,以激发动物机体产生黏膜免疫。此外免疫接种时机很重要,对该病的预防工作不应在动物机体较高抗体水平的时候进行免疫接种,也不应在动物机体已经失去保护力或隐性感染后盲目接种,应选择绿孔雀在健康无病情况下进行。同时为了有效地控制新城疫,必须加强禽群免疫监测。 相似文献
78.
79.
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DNA疫苗诱导对新城疫病毒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探讨了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茵为栽体传递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可行性。将含新城疫病毒(NDV)F48E9株融合蛋白(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ZJ111/pcD-NA3一F菌株),以10^8CFU进行首免,2周后二免,三免后4周攻击强毒株F48E9,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时设只含空载体pcDNA3的ZJ111/pcDNA3菌株对照及口服PBS对照。结果表明:重组ZJ111/pcDNA3-F菌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达64.7%。重组ZJ111/pcDNA3-F菌株不仅能诱导雏鸡产生NDVELISA抗体,而且诱导产生的法氏囊B淋巴细胞和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高于ZJ111/pcDNA3时照组。这些结果提示,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不仅可直接将NDVF基因呈递给鸡体细胞进行表达,产生抗NDV的体液免疫,而且还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0.
Masahiro SATOH 《Animal Science Journal》2004,75(2):97-102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he advantage of mixed‐model techniques over a selection index under different magnitudes of an additional systematic environmental effect (ASEE) in terms of accuracy of prediction and expected genetic gain. The data attempted to simulate a closed herd in a pig breeding program. The base population (G0) consisted of 10 males and 50 females. Six generations (G0 to G5) were selected by using a selection index of three traits without overlapping. Additional systematic environmental constants with four levels in a generation were assigned from a uniform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ranges. Breeding values of animals in the last generation (G5) were estimated on the basis of an index of individual phenotype (SI‐U), SI‐U adjusted for ASEE using a least‐squares mean (SI‐A),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using an animal model excluding ASEE (AM‐E), and an animal model including ASEE (AM‐I). Accuracy of prediction and expected genetic gain were larger by the animal model than by the selection index, even if heritability of the traits selected was high and ASEE was set to zero. When ASEE was zero,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and expected genetic gain given by SI‐U and AM‐I were similar to those given by SI‐A and AM‐E,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in accuracy and expected gain between SI‐U and AI‐A and between AM‐I and AM‐E increased as the range of ASEE increas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selection based on an animal model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index selection, even if the herd environment was uniform and traits with high heritability were selected, and that it should be always included in an evaluation model, however slight any systematic environmental effect may be in a closed her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