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0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24-8525,8528
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揭示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与对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2.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变得日益突出。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还未对农村生活垃圾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和处置。以传统研究为基础,采用问卷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云南省九乡的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中了解到该地区垃圾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垃圾构成特色化,垃圾污染严重,村民的环保意识淡薄。通过此次的调查走访,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思考,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收集与运输、处理方式提出了探索方案。试图建立一条政府主导、社会投入、市场化配置、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资源、可回收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农村生活垃圾"就近、环保、经济、高效"地得到处置。  相似文献   
43.
新农村建设中垃圾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农村垃圾的来源、特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垃圾的组成及新农村建设中垃圾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和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垃圾燃烧过程的分析,了解垃圾焚烧锅炉运行的原理。  相似文献   
45.
杜方 《北方园艺》2010,(14):118-121
针对环境友好型小区景观建设的绿化指标、地面保水指标、节水指标以及污水、垃圾处理指标,指出了环境友好型小区景观设计应以植物材料的设计为基础,有效进行垃圾分类和有机垃圾的再利用,建立集雨园,进行地表覆盖、特种绿地的绿化,建立乔灌草的复层立体绿化模式替代单一的草坪绿化模式,同时倡导室内绿化。  相似文献   
46.
餐厨垃圾与菌糠混合好氧堆肥效果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分别使用玉米秸秆与菌糠作为餐厨垃圾的堆肥调理剂,进行堆肥1次发酵对比试验,旨在考察菌糠作为餐厨垃圾堆肥调理剂的可行性。通过对2种调理剂与餐厨垃圾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及腐熟度变化的分析,表明餐厨垃圾好氧堆肥时,菌糠是一种优于玉米秸秆的良好调理剂,餐厨垃圾与菌糠混合堆肥时升温速度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含水率与有机质分别下降19.6%和20.2%。同时,其混合堆料在堆肥过程中散发臭气较少,1次堆肥处理后发芽指数较高(55.6%),基本实现腐熟。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的保康镇、丰库牧场、架玛吐镇、白兴吐苏木和珠日河牧场的5个典型样方(1万m2)野外踏查,调查研究了草原垃圾的来源、种类以及存在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并对其潜在污染面积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8.
祁连山大野口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优势独特,生态环境良好,对游客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但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年来,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使旅游区产生了大量垃圾,不但影响了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游客体验,损害了旅游形象,而且也给祁连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以祁连山大野口森林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旅游垃圾进行调查,分析了旅游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期对祁连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9.
指出了垃圾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必须以“人”本身作为出发点,从而实现“由心而治”。基于此,提出了5种引导民众进行垃圾分类的心理学方法,拟通过微观心理层面促进相关宏观政策法规的有效实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利用果蔬垃圾制备的环保酵素不同施加比例对改良盐碱土的可行性影响,为内蒙古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环保酵素和水按体积比1∶200(GE_1),1∶500(GE_2)和1∶800(GE_3)进行稀释处理,通过室内土培试验研究其对土壤关键化学性质(pH值、电导率EC和碱化度ESP)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和DOC)的影响。[结果]施加合适环保酵素比例可以降低土壤盐碱性,提高土壤部分养分含量。环保酵素施用为GE_3时,土壤pH值和碱化度(ESP)分别降低17.51%和38.42%;EC值显著降低42.50%;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56.54%,79.76%,而土壤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降低6.52%,8.48%;土壤DOC增加达34.28%。[结论]在试验条件下采用1∶800为改良盐碱土的环保酵素施用比例,同时对环保酵素的改良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pH值、EC和速效钾是环保酵素对盐碱土改良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