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96篇
  免费   1029篇
  国内免费   1320篇
林业   987篇
农学   1613篇
基础科学   154篇
  2797篇
综合类   7366篇
农作物   1548篇
水产渔业   1490篇
畜牧兽医   3435篇
园艺   1007篇
植物保护   74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699篇
  2019年   819篇
  2018年   586篇
  2017年   871篇
  2016年   1008篇
  2015年   759篇
  2014年   884篇
  2013年   1259篇
  2012年   1447篇
  2011年   1431篇
  2010年   1087篇
  2009年   1052篇
  2008年   953篇
  2007年   1095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考察磷酸法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可行性,通过浸渍三聚氰胺后在500、700、900℃下热处理的方法对活性炭进行了表面改性,分别得到改性活性炭AC-N-500、AC-N-700、AC-N-900,考察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活性炭表面氮元素结合状态的影响,及其对磷酸法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氮气吸附、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分析表征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元素组成、表面官能团存在形式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改性活性炭氮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由AC-N-500的8.49%下降为AC-N-900的4.16%;三聚氰胺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明显降低。改性活性炭中氮元素主要以N-6(吡啶型)、N-5(吡咯型)、N-Q(季氮型)、N-X(氮氧型)4种形式存在;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N-6和N-5型官能团的比例略微减少并部分转变为N-Q。改性活性炭AC-N-700可制备出比电容达203 F/g(扫描电压1 m V/s)的活性炭电极材料,减小电极与电解液间的阻力有利于离子的渗入和电荷的传导,表明磷酸法活性炭具有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2.
玉米芯经碱预处理后,采用米根霉对其发酵制备L-乳酸,同时考察分步糖化发酵(SHF)和同步糖化发酵(SSF)两种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酶水解性能优于未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水洗过程可显著提高米根霉发酵性能。分步糖化发酵工艺下,米根霉于40℃下发酵48 h,可将含有31.84 g/L葡萄糖、6.38 g/L木糖的酶解液转化为14.65 g/L的L-乳酸,L-乳酸得率为0.29 g/g(以绝干物料计,下同);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下,米根霉40℃发酵36 h将底物质量浓度为50 g/L的水洗碱预处理玉米芯高效转化为L-乳酸,L-乳酸得率为0.44 g/g。  相似文献   
993.
Leader shoots from juvenile succulent Norway spruce seedlings were used as cuttings 11 weeks after sowing. The seedlings were grown for 6 additional weeks and then apically dominant and lateral shoots were also used as cuttings. These three cutting categories, leaders, dominants and laterals, rooted 99.4, 99.0 and 97.5 % respectively and performed differently with respect to rooting development, number of roots per cutting and response to IBA and PIBA treatments (synthetic auxins). A large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number of roots per cutting, which auxin treatments did not reduce, was present within each cutting categoty. Laterals from the three different families included in the study showed a different variation than did leaders and dominants. Generally, the juvenile succulent cuttings were easy to root. Seedlings grown at a rather high light intensity (62 W/m2) had the potential to give good rooting even without hormonal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994.
在昆明市海口林场种植的油橄榄树干较易萌芽,芽条生长快,但是由于管理粗放,插穗营养不良,扦插难生根。因此,从油橄榄喜光、耐高温且插穗营养不良的角度出发,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针对蔗糖、B12及插床设计对油橄榄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插穗经采用100 mg/l IBA+5%蔗糖+10 ml B12浸泡2 h处理生根率可达69.3%,平均不定根数可达10.9条,平均不定根长4.2 cm,根系效果指数为0.60。插床空间越小,生根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95.
以桉树锯末和磷酸为原料制备了颗粒活性炭,研究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对产品得率、强度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与原料浸渍比为2∶1,温度300℃,预处理1 h,机械成型后,再以10℃/min升到活化温度450℃,活化1 h。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活性炭性能指标为:强度95%,亚甲基蓝吸附值172.5 mg/g,碘吸附值790 mg/g,A法焦糖100%,得率40%左右。  相似文献   
996.
为了降低裂解燃料酸值,增加燃料的稳定性能,将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应用于菜籽油裂解燃料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酸值的影响,并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考察了裂解燃料成品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吡啶丁烷磺酸硫酸氢盐对催化酯化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2%、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7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酸值降低到1.0 mgKOH/g以下。  相似文献   
997.
以高沸程石油醚代替1,1,2,2-四氯乙烷为溶剂,对焦性没食子酸合成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经典方法——三氟化硼催化法进行改进。在常温下快速搅拌和加热,使原料和溶剂体系由混悬液转变成棕色油状溶液,一定时间后瞬间产生大量黄色油性结晶产物沉淀,完成合成反应。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反应条件为:焦性没食子酸0.05 mol、对羟基苯甲酸用量0.055 mol、催化剂用量0.16 mol(20 mL)、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 h,在此条件下,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产率达83.24%,产品纯度为97.83%。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产率相近,生产过程中比1,1,2,2-四氯乙烷的毒性小、成本低,改进的合成反应还具有时间短、后处理简便、催化剂可回收等优点。对提纯到99.53%的产物,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进行鉴定和表征,确定了产物为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  相似文献   
998.
对长林系列11个油茶良种油茶籽含油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GC/MS分析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含油率大部分集中在30%~45%,平均含油率为37.94%;含油率最高为46.41%,最低为22.80%。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9种脂肪酸组成;油酸含量为71%~78.96%,均值为74.82%,标准偏差为2.72%。亚油酸含量在7.02%~14.3%,均值为11.49%,标准偏差为2.59%。棕榈酸含量在8.75%~11.80%,均值为9.94%,标准偏差为0.98%;硬脂酸含量在1.66%~3.79%,均值为2.57%,标准偏差为0.71%。  相似文献   
999.
通过使用不同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影响。将所用花粉分为两组,组1于8:00采集,组2于16:00采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30 g·L~-1蔗糖 100mg·L~-1硼酸 500 mg·L~-1Ca~2 ,在该培养基内,组1花粉的萌发率为46.21%±1.86%,花粉管长度为1156.25Um;组2花粉的萌发率仅为14.22%±1.86%,花粉管长度为1022um。此外,在其离体萌发过程中,二乔木兰花粉存在花粉管双萌发的现象。用不同的花粉保存方法保存二乔木兰花粉后,发现干燥处理后于-18℃下保存的花粉活性最高,30d后仍有6.92%±0.75%的萌发率,而于常温25℃下保存的花粉10d后就基本失活,说明低温干燥保存是保存二乔木兰花粉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苯甲酸在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初步研究苯甲酸对松树和松材线虫病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分别处理松枝,显示低浓度苯甲酸溶液能显著延长松枝的存活期,高浓度苯甲酸溶液处理的松枝针叶出现褐变现象,但对松枝的存活期没有影响,其症状与松材线虫病不同.分别用1.0 mmol·L-1的苯甲酸溶液和自来水培养接种松材线虫的松枝,在用苯甲酸溶液处理的接种松枝中,虽然松材线虫仍能大量增殖,但与用自来水培养的接种松枝相比,其蒸腾强度显著增强,失水萎蔫程度显著降低,存活期显著延长,这说明苯甲酸在松材线虫病树中可能起着抑制与病害相关的致病菌或提高松树抗病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