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46篇
  189篇
综合类   328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间歇升温对芒果冷害及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张昭其  洪汉君 《园艺学报》1997,24(4):329-332
对低温贮藏中的芒果进行间歇升温处理,结果表明:间歇升温处理延迟了2℃贮藏果冷害引起的乙烯释放及呼吸强度的上升,延迟了果皮多胺水平的上升,使果皮的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细胞膜透性增加缓慢,从而显著提高了芒果的抗冷害能力。但间歇升温处理使10℃贮藏果乙烯释放高峰及呼吸高峰提前且峰高增加,果皮SOD活性降低,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大,从而促进了芒果的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22.
介绍多胺(重点是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在果蔬中的分布、作用机制以及多胺与乙烯生物合成的关系,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分析果蔬采后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和外源多胺对果蔬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多胺在不同果蔬保鲜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3.
蜜瓜运输共振频率的测定及其对储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避免蜜瓜运输过程中因发生共振现象导致储藏期间品质的下降,试验通过数据采集与信号分析软件中的加窗函数结合传递函数分析测出蜜瓜的共振频率,同时测定了共振频率与硬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共振频率和低频振动后储藏期间蜜瓜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加窗函数结合传递函数分析可以将有效信号从杂乱信号中提取,可稳定检测到蜜瓜的共振频率;不同硬度区间的蜜瓜可测得不同范围的共振频率,硬度较高的蜜瓜其共振频率也相对较大,共振频率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R2=0.9132;不论共振频率还是低频率使振动后的果品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均呈下降趋势,损伤体积率表现为显著上升,不论低频还是共振频率,对振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区别,共振频率下引起的损伤率增大明显高于低频率的情况,因此共振是引起果品运输损伤的主要原因;振动后储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损伤率的变化与储藏时间均存在很高的线性拟合关系,拟合决定系数大于0.95,实际运输中可通过设计采用缓冲包装和适当的运输方式避开共振频率、达到最大程度减小果品品质衰变和预测并延长货架期的目的。采用加窗函数结合传递函数的测定和分析方法也为同类型和其他果品寻求共振频率、在运输过程中避开共振频率点而达到减损目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为相关运输保护措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试验研究不同丘陵地柑橘果园锦橙果实采后生理变化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 ,2个试点柑橘果实采后活性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峰值滞后于活性氧 ,低温贮藏活性氧与几种膜保护酶活性均明显下降 ,但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值较高。活性氧代谢还与植物内源激素、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及果实品质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5.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抑制霉菌的机理主要在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及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酵母菌与其它生防微生物相比,具有拮抗效果好、不产生毒素、可以和化学杀菌剂共同使用等优点。使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拮抗酵母菌从而提高其生防效果,是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领域。该文还指出了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6.
Grewia tenax (Forssk.) Fiori is a wild fruit species with multiple us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ropics and Subtropics. It is common on the Arabian Peninsula and has also been recorded in southern Oman. To date, no record of the species exists for the northern part of this country. To close this distributional gap, three sites in the al-Hajar mountains of northern Oman were surveyed in summer 2005 and spring 2006. During the botanical fieldwork, several flowering and fruiting plants were found in Wadi Bani Awf and Wadi Muaydin. In the latter area G. tenax fruits are eaten by local people. In addition to G. tenax, nine woody perennials with edible fruit were recorded. In northern Oman, fruits of Sideroxylon mascatense (A. DC.) Penn. and Ziziphus spina-christi (L.) Desf. are widely collected and sold on local markets. G. tenax shrubs were found to be heavily grazed indicating its high palatability to goats and sheep. The occurrence of G. tenax in the al-Hajar mountains is a new record to the flora of northern Oman and call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botanists and germplasm collectors.  相似文献   
27.
番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颜色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研究了番茄采后成熟过程中果皮颜色的变化规律,发现色泽角(H°)、色泽比(a/b)和明度等主要颜色参数的变化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并由实验确定了各颜色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参考变化速率常数(Kref)和反应活化能(Eα)。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色泽角-时温预测器,能够预测和监控果实采后贮藏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28.
热处理降低哈密瓜果实活性氧代谢减轻冷害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探讨热处理能否激发哈密瓜果实抗冷性,减轻冷害。该文以"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原料,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哈密瓜在55℃热水中浸泡3 min,以室温(22±2)℃清水浸泡3 min为对照,待其表面水分完全晾干以后,放置于3~5℃机械冷库中贮藏,测定贮藏期间哈密瓜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热处理诱导哈密瓜果肉过氧化氢H_2O_2和超氧阴离子O_2~-含量短暂增加,但明显减少贮藏中后期(14~35 d)H_2O_2,O_2~-的积累(P0.05),提高活性氧清除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抑制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降低贮藏后期的冷害发生率(P0.05),缓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下降(P0.05),保持果实较好的品质。热处理主要通过诱导活性氧信号分子,提高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减轻果实的冷害。研究结果为哈密瓜采后贮藏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9.
新型鲜切果蔬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切果蔬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绿色、环保的果蔬产品,符合现代社会对健康食品的要求,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杀菌是保证鲜切果蔬品质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应用最多还是含氯杀菌剂,但因其含有诸多弊端,因此新型的替代杀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新型化学杀菌技术、物理杀菌技术和生物杀菌技术3方面,系统总结了近些年出现的取代含氯杀菌剂的新型鲜切果蔬杀菌技术,阐述了新型杀菌技术的杀菌效果及其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
果脯生产过程中进行硫处理,能改善成品的色泽,防止褐变。本试验结果表明:果脯经硫处理,成品和糖液中SO_2残留量受亚硫酸盐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处理时间、原料种类及制作工艺等诸因素的影响。采用0.2%亚酸酸氢钠溶液浸泡果坯8h,或1%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果坯2h的硫处理方法,可使果脯中SO_2残留量保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并对保持和改善果脯色泽,提高产品质量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