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291篇
农学   306篇
基础科学   60篇
  215篇
综合类   1287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114篇
植物保护   15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用浓度为500 mg/L多菌清液、500 mg/L甲基托布津液、1000 mg/L特克多液分别处理白天鹅厚皮甜瓜1 m in,风干后再用厚0.015~0.03 mm、30 cm×20 cm大小的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袋单瓜包装(袋不封口),于常温下贮藏。结果表明:1000 mg/L特克多液的处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病菌的发生、减少水分损失、保持果实品质,延缓果肉软化速度,延长贮存时间。  相似文献   
942.
[目的]合成并鉴定重金属镉螯合物抗原。[方法]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为双功能螯合剂,合成了半抗原,并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钥孔戚血蓝素(KLH)或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对其进行浓度测定、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SDS-PAGE电泳定性鉴定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结果]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检测分离纯化后的的Cd-DTPA-OVA、Cd-EDTA-KLH、DTPA-OVA和EDTA-KLH中蛋白的实际浓度依次为1.862±0.038、5.121±0.024、25.155±0.014和8.459±0.018mg/m l,紫外扫描和电泳鉴定证明,抗原合成成功;用吸收光谱法检测的上述抗原中的镉离子含量依次为34.6±0.3、96.5±0.5、0和0μg/m l,表明半抗原确实偶联到蛋白质上,进一步证明抗原合成成功。[结论]该研究为重金属螯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建立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3.
“断奶安”防治仔猪腹泻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断奶安”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给断乳仔猪口服“断奶安”,观察其对仔猪腹泻率、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各肠段pH值及肠黏膜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断奶安”可提高断乳仔猪的存活率,使腹泻率下降19.24%,且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具有较好的提高断乳仔猪生长速率的趋势及阶段增重优势,使仔猪生长性能得到较高水平的发挥;可通过增强仔猪肠道抵抗力来维持肠道黏膜的机械屏障作用和正常的消化功能,进而提高肠道的黏膜免疫水平;还可通过降低肠道内潜在致病茵比例及其对宿主的毒害作用,使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在极短的时期过渡至并维持在动态平衡状态,并具有降低仔猪肠道内容物pH值的趋势。[结论]“断奶安”可有效防治断奶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944.
保水剂用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拔节、孕穗、灌浆)、不同用量保水剂(处理1,0 kg/hm 2;处理2,45.0 kg/hm2;处理3,52.5 kg/hm2;处理 4,60.0 kg/hm2)下冬小麦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作物水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冬小麦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均表现为:孕穗期>灌浆期>拔节期.各生育期内,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增大.收获后,冬小麦水分生产效率各处理均优于对照,45.0、52.5和60.0 kg/hm2的处理分别比对照高:5. 4、5.5和10.4 kg/(mm*hm2).  相似文献   
945.
采用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分别研究了抗旱拌种剂对玉米幼苗生长、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拌种剂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的根系发育,增加玉米幼苗鲜重和干物质重,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且在药种比为1∶14时效果最佳。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拌种剂能够使玉米水分含量、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0.40%、0.84%和0.03%,粗脂肪含量和粗淀粉含量分别降低0.13%和0.88%;使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 cm、0.24 cm、0.7行、3.3粒、79粒、1.89 g和14.20%,秃尖较对照组短0.38 cm。由此可见,抗旱拌种剂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改良玉米果穗性状及籽粒营养品质,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46.
环境胁迫下昆虫的耐寒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是变温动物,为了安全越冬,昆虫通常改变自身结构和物质构成以适应低温的到来,这一适应机制与体内特殊的生理生化物质紧密相关,如海藻糖、葡萄糖、甘油、山梨醇、脂肪酸和氨基酸等小分子抗冻保护剂。这些抗冻保护剂具有稳定细胞膜结构和保护蛋白质功能的作用。虽然昆虫耐寒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目前我们仍然很难确定影响耐寒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昆虫在低于-20℃环境下还能存活?为了弄清这一科学问题,科学家们利用转录组、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各种组学剖析低温胁迫后昆虫生理反应的分子机制。本文旨在综述前人对昆虫耐寒性的研究,为将来其他昆虫或动植物的耐寒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新型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天敌昆虫的人工助增提供广阔思路。  相似文献   
947.
我国天敌昆虫与生防微生物资源引种三十年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汇总了30年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原生物防治研究所)引进的天敌昆虫及生防微生物资源,系统介绍了引进生防资源的种类、数量、来源国家、引种单位和应用情况,并对未来资源引种提出建议。30年来,累计引进境外天敌昆虫及生防微生物资源至少89种、232批次,提供给国内至少21家教学、科研及生产单位。据统计,引进境外天敌昆虫至少69种、212批次,包括茧蜂、瓢虫、草蛉、赤眼蜂、蚜茧蜂、蚜小蜂、跳小蜂、姬小蜂、绒茧蜂、捕食蝽、捕食螨、古巴蝇、食蚜瘿蚊、防杂草象甲、防杂草实蝇等;引进境外生防微生物资源至少20种、20批次,包括耳霉、疫霉、白僵菌、绿僵菌、轮枝菌、虫霉菌、多角体病毒、生防线虫等。这些引进资源的一部分,如广赤眼蜂、甘蓝夜蛾赤眼蜂、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半闭弯尾姬蜂、小黑瓢虫、孟氏隐唇瓢虫、黄瓜新小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已在我国商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水果、茶叶、林业的病虫害防控,部分天敌昆虫已成功定殖,成为国际生物防治资源引进与利用的成功案例。显著提升了我国生物防治科研、教学和生产水平,促进了我国生物防治事业的进步。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型农业生产形势下,发展生物防治,加强生物防治资源引进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948.
不同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尼龙网袋法模拟玉米秸秆还田,研究不同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腐解速率及有机碳、氮、磷、钾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应用不同腐熟剂的腐解速率均表现为:快速腐解期(前10天)中速腐解期(10~50天)缓慢腐解期(50~100天)。经过100天的分解,玉米秸秆生物量有72.46%~76.09%被分解,应用腐熟剂的累积腐解率均高于未施用腐熟剂处理。(2)玉米秸秆养分释放表现为:KPCN。100天结束时玉米秸秆有机碳、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平均分别为:58.66%、57.3%、88.68%、94.88%。秸秆腐熟剂有益于玉米秸秆中难分解物的分解,可加速秸秆中有机碳、氮、磷的释放。综合比较,有机废物发酵菌曲的效果最佳,更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949.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黄芪多糖以及复合微生态制剂与黄芪多糖的组合应用,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360只艾维茵肉鸡分为6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复合微生态制剂;Ⅴ组每周前3天在基础日粮中连续添加0.3%黄芪多糖;Ⅵ组同Ⅴ组每周前3天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同时在日粮中每天添加0.4%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周期为42天。结果表明Ⅱ、Ⅲ、Ⅳ组均可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水平,Ⅲ组和Ⅳ组作用显著(P<0.05),Ⅱ组在42日龄作用显著(P<0.05),其中Ⅲ组效果最好;Ⅴ组在42日龄作用也显著(P<0.05)。Ⅵ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功能(P<0.05),且效果稳定,Ⅵ组与Ⅱ、Ⅲ、Ⅳ组比较,其作用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高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与Ⅴ组比较,其作用显著(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微生态制剂益多宝和黄芪多糖均可提高肉鸡免疫机能,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组合使用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950.
为了探索益微微生物菌剂拌种缓解乙草胺油菜药害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盆栽法测定了益微拌种对乙草胺油菜药害的缓解效果,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益微拌种对油菜叶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并采用GCMS法检测油菜植株中乙草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乙草胺的施用量为840~1 680 g/hm~2时,对油菜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益微拌种处理后,均能显著缓解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当乙草胺用量为1 680 g/hm~2、拌种量为25 g益微拌1 kg油菜种子时,油菜的株高、鲜质量恢复率分别为79.31%和178.57%。与单用乙草胺处理相比,先用益微拌种后喷施乙草胺,油菜植株中GSH含量增加,GST活性提高,同时乙草胺残留量极显著降低。说明益微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植株中相关抗逆酶的活性,促进乙草胺的降解,从而显著缓解乙草胺对油菜的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