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3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516篇
林业   162篇
农学   1008篇
基础科学   420篇
  727篇
综合类   3605篇
农作物   1159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495篇
园艺   375篇
植物保护   828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1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西南地区玉米主要2种套作模式下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及氮肥调控效应, 为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四川2个玉米主产区, 通过连续4年的大田试验, 对比研究了玉/豆和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差异和不同供氮水平对玉米氮素吸收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玉/豆模式下玉米收获期植株中的氮素积累2个试验点平均较玉/薯模式增加7.11%, 氮收获指数增加2.00%左右, 氮素吸收效率增加7.83%, 成熟期籽粒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增加1.76%, 而叶、茎鞘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分别减少5.85%和2.75%。分带轮作后, 由于不同前茬对土壤养分影响不同, 再加上套作优势, 玉/豆模式下玉米在生长前期就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到收获期植株氮素积累2个试验点平均较玉/薯增加11.85%, 氮素吸收效率增加11.84%。在玉米氮素积累关键时期, 玉/豆模式在低氮处理下玉米植株氮素的积累量显著高于玉/薯模式相同施氮处理, 而在高氮处理下2种模式间差异不大或者表现相反, 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农艺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也有相似的结果; 玉/豆模式在180 kg hm-2施氮量下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和籽粒中氮素的分配量, 玉/薯模式下玉米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利用效率, 在180~270 kg hm-2施氮量处理下较高; 花后氮素同化量玉/豆模式显著高于玉/薯; 2种模式均以施纯氮180~270 kg hm-2处理有利于氮素转运和花后氮素同化量积累。  相似文献   
92.
脱毒甘薯试管苗三角瓶内外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脱毒甘薯豫薯8号试管苗为试材,对三角瓶内外的快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瓶外快繁不仅能降低成本,省时省工,而且在苗的质量上也优于三角瓶内快繁,移栽到大棚后,适应快,长势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93.
In spring 1996, extensive leaf necrosis and twig dieback were observed on young sweet persimmon (Dyospiros kaki L.) trees, cultivars O'Gosho, Hachija, Mercatelli and Kaki-tipo planted in the Abruzzo region (central Italy). Many trees were killed. When the dieback reached the trunk, in many cases, new vegetation was noticed above the graft point. The cultivar Jiro-C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disease. During 1997, no symptoms were observed on any plant. The orchard was planted in a clay soil with a very low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Biochemical, nutritional and pathogenicity tests indicated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syringae van Hall as the causal agent of the diseas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is bacterium as a pathogen of sweet persimmon in Europe.  相似文献   
94.
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适宜的灌溉制度及施钾方案。于2021年03—06月在山东省日照市进行灌水定额和施钾量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设置3个灌水定额W1(5 mm)、W2(10 mm)、W3(块茎膨大期前5 mm,膨大期后20 mm)和4个施钾(K2O)水平K1(180 kg/hm2)、K2(260 kg/hm2)、K3(340 kg/hm2)、K4(420 kg/hm2),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1)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耗水量增加,W3处理比W1和W2显著增加23.66%和16.05%。同一灌水定额下,增施钾肥有增加耗水量的趋势(除W3K2外)。2)生育期内马铃薯钾素累积量呈“S”型变化,块茎膨大期前滴灌灌水定额小于10 mm、适量增施钾肥均有利于马铃薯钾素累积。在K4施钾量下,W3处理马铃薯钾素累积最多,与W1和W2相比,钾素利用效率提高17.74%和19.48%,钾素吸收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均接近40%。3)同一灌水定额下,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在K3处理下获得最大值,K3处理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32 983.2 kg/hm2和110.3 kg/(hm2·mm),比K1、K2、K4处理分别提高9.53%、5.88%、13.16%和5.91%、3.15%、15.90%。4)同一施钾量下,马铃薯产量和钾肥偏生产力均在W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除W1K1外),W3处理下平均产量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32 294.0和118.1 kg/kg,比W1和W2处理分别提高5.84%、4.02%和8.58%、8.70%。综合考虑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马铃薯较为适宜的灌水定额为块茎膨大期前5 mm,膨大期后20 mm,钾肥施用量为340 kg/hm2。  相似文献   
95.
甜玉米小斑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主效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抗病品种,利用抗小斑病甜玉米自交系T14和感小斑病自交系T18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对玉米抗小斑病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定位,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P1、P2、F1、B1、B2、F2 6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单位叶面积病斑数量进行遗传分析,并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抗小斑病QTL。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病斑数量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自交系T14的抗病性在各个分离世代都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在第4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相互连锁的小斑病抗性QTL,解释表型变异的7.7%、30.9%、14.8%和11.5%;在第6染色体上定位了1个抗病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7.7%。检测到的小斑病抗性主效QTL位于第4和第6染色体的特征与2对主基因的遗传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96.
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可以分为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主要类型。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最多,约占迁地保护种群个体总数的55.3%;其次为半野放种群,其个体数量占35.6%;圈养种群个体数量最少,只占9.1%。半野放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坡鹿种群恢复方式。在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中,应该增加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本文就海南坡鹿的迁地保护提出了7点保护管理及科学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7.
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群体的光合及产量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与玉米间作群体的光合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间作使马铃薯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从而导致单株生产力率下降。而间作改变了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玉米中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从而促进玉米单株生产力的提高。但马铃薯各品种受到的影响差异较大,有些品种如云薯301较耐间作,产量下降不甚明显,而另一些品种如合作88则不耐间作。可以把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下降幅度作为品种耐阴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98.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植保知识、Web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China-blight),实现了对中国范围内的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监测、预测、预警并提供化学防治决策的功能,该系统能够实时接收用户提交的疫情信息并通过多级Web地图直观显示出来,使用户能及时掌握疫病发生程度、动态及地域分布,为薯农及时预防马铃薯晚疫病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9.
不同喷灌水氮组合对马铃薯耗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克山县圆形喷灌机条件下不同水氮组合对马铃薯的耗水规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同时确定节水、节肥、高产目标下适宜的水氮组合方式,试验设置了2个灌水水平:灌水总量W1(80 mm)和W2(100 mm);4个追氮量水平:F1(45 kg/hm2),F2(56.6 kg/hm2),F3(70 kg/hm2)和F4(86.6 kg/hm2);2个施氮频次:C1为块茎膨大期1次施入,C2为块茎膨大期分2次施入,并选择雨养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耗水量为313~332 mm,块茎膨大期耗水量最大,占全生育期耗水总量63.4%~66.0%,幼苗期和块茎形成期是需水关键期,应结合马铃薯生长状况和当地雨水情况,适当进行补充灌溉;相比于其余处理,W2F4C2处理产量最高,达到46 525 kg/hm2;不同水氮组合间马铃薯的淀粉、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及商品薯率无显著差异,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综合比较,建议在黑龙江半湿润地区,可采用高水(100 mm)高肥(86.6 kg/hm2)高频次(块茎膨大期分2次施入)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0.
陈佳瑜  许洁  葛正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69-11070,11074
[目的]检测从人白介素-12(human interleukin12,hIL-12)转基因马铃薯中提取的hIL-12的抗肝癌效应。[方法]用MTT法检测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人肝癌细胞HepG22.2.15的体外杀伤作用;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HepG22.2.15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的hIL-12与重组人白介素-12(rhIL-12)在体外对HepG22.2.15具有杀伤作用,而野生对照组无杀伤作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hIL-12可诱导HepG22.2.15细胞凋亡。[结论]转基因马铃薯表达体系表达的人白介素-12具有抗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