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60篇
  免费   3072篇
  国内免费   1732篇
林业   12719篇
农学   810篇
基础科学   780篇
  7781篇
综合类   11237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529篇
园艺   403篇
植物保护   1148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633篇
  2023年   717篇
  2022年   841篇
  2021年   841篇
  2020年   968篇
  2019年   1201篇
  2018年   749篇
  2017年   1163篇
  2016年   1393篇
  2015年   1185篇
  2014年   1790篇
  2013年   1821篇
  2012年   2581篇
  2011年   2333篇
  2010年   1916篇
  2009年   1951篇
  2008年   1780篇
  2007年   1962篇
  2006年   1695篇
  2005年   1475篇
  2004年   1157篇
  2003年   916篇
  2002年   705篇
  2001年   726篇
  2000年   518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补充并丰富国内对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型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重构模式探索治理路径的选择方向,提升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的实践绩效,该研究1)比较分析了不同农村居民点重构的差异特点,区分识别了当前农村居民点重构的3种典型模式:"拆迁型"、"建设型"和"保留型";2)在简要回顾2个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治理路径分析框架:"光谱-阶梯治理路径";3)针对不同重构模式选择了广西省柳州市3个典型案例对治理路径及绩效优劣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重构模式相对适宜于特定混合型重构治理路径,治理路径的选择应考虑主客观状况的匹配程度,充分体现政府、市场和民众的公共资源多中心治理。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只有注重政府推动、市场配置与农户构想的有机统一,并在治理路径中额外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和监管,才能确保农民作为重构活动的主体地位,切实促进农村居民点重构的治理效果最优,充分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相似文献   
32.
徐慧金  唐焱  季荣伟  贾逸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37-22639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昆山试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流转农民权益保护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法制权利意识模糊,消极对待受损现状;农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监督权、收益权均未得到良好保障;富民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是良好保障农民权益的形式,但对外缺乏宣传,侵害了农民的知情权。应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参与能力,明确相关部门行政责任、规范合作社经营程序,完善合作社制度。  相似文献   
33.
激光平地改善土壤水盐分布并提高春小麦产量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为了促进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河套灌区以普通畦田为对照,分期、分段测定了激光平地畦田0~80 cm土层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及春小麦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从渠口到畦尾,激光平地畦田不同地段的土壤水分在春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无显著差异,但从拔节期开始,上层土壤盐分逐渐升高;普通畦田从三叶期开始,上层土壤水分、盐分逐渐提高,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激光平地。普通畦田从三叶期开始,激光平地从拔节期开始,从渠口到畦尾,春小麦的生长状况逐渐变差,千粒质量、产量均逐渐降低,但激光平地的春小麦千粒质量、产量高于普通畦田。激光平地改善了畦田的土壤水分、盐分分布,促进了畦田中后段的春小麦生长,提高了畦田中后段的水分利用率及产出率。  相似文献   
34.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制约天津市退耕还林工程中的问题,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对于促进退耕还林区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适合于天津市退耕还林区的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35.
郭海洋  梁山  胡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40-5741,5744
运用一元回归预测方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1949~2004年河北省耕地、人口和粮食的相关资料进行定量分析,预测河北省人口的变化趋势,同时对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各个因素排序。结果显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化程度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较大。针对分析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6.
试论森林可持续经营单元的时空尺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谢剑斌  查轩 《林业科学》2005,41(3):164-170
尺度选择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评析传统森林经营单元的时空尺度选择特征及其局限性,指出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应该引进新的尺度观念,扩展森林经营单元的基本时空尺度。在简析景观管理与一般可持续发展研究关系基础上,从镶嵌体稳定和动态整体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融合、生态服务功能表现的尺度依赖特征、采伐等行业实践的景观尺度影响、与其他景观尺度土地可持续管理工作的协调等角度重点论证景观尺度对于设计、管理以及度量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独特价值;同时提出并初步讨论流域生态区、生态周期以及与景观相对应的世代尺度等时间尺度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研究方法,对4种森林生态系统(天然更新常绿阔叶林、一代杉木老龄林、二代杉木萌芽天然更新林、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酚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或冷藏状态下,各系统土壤总酚、复合态酚和水溶性酚含量基本上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各系统土壤总酚、复合态酚和水溶性酚的总消解率分别为64.91%-91.21%、58.13%-83.24%和65.27%-83.78%.在冷藏状态下,土壤总酚的消解率比在常温状态的土壤低,说明低温抑制了土壤总酚的消解作用,而对土壤复合态酚和水溶性酚的消解率影响不明显.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总酚和复合态酚的消解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溶性酚的消解率差异不显著.初始酚类物质含量高的土壤系统,其消解率也较高,表明如果没有外来的酚类物质继续加入,土壤中各种酚类物质的消解率较高.由此推测,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酚类物质在土壤中发生严重积累并造成林木中毒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38.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沙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彰武县柳河流域忙海林子村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该区域风沙土6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由于几乎无植被覆盖,各类生物少,酶活性普遍处于最低水平,应采取措施改良;河滩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壤易被河水冲刷,酶活性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且由于耕种会影响泄洪,因此,河滩地不适合开垦为耕地;非河滩耕地酶活性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由于耕作、收割等,加剧了水土流失过程,降低了酶活性,可适度休耕;天然草地酶活性基本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天然草地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风沙土酶活性;林地酶活性普遍处于最高水平,说明种植杨树对改善风沙土酶活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9.
王兵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186-188
为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交易费用较高、流转制度安排存在不足、相关配套设施缺乏等,这些成为制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绩效,是为了分析人民公社制度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以期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特征、变迁的原因、内在缺陷以及制度绩效,研究表明,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严重残缺、缺少激励机制、组织管理费用高昂,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一开始就处于非均衡状态,依靠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超经济强制来维持,致使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放松,获取存在于人民公社制度之外的巨大外部利润,推动了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