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274篇
基础科学   11篇
  95篇
综合类   658篇
农作物   163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181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研究了1986~1988年不同开花期棉铃异质性与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3年平均落铃率为43.27%;就落铃率而言,晚秋桃>伏前桃>早秋桃>伏桃,伏前桃、伏桃和早秋挑3年平均铃重分别为49、55、75天;>10℃的有效积温是影响铃重的主导因素;干旱的天气和高温能使纤维缩短。  相似文献   
8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3.
野生云南独蒜兰的冬季促成开花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野生云南独蒜兰进行4种温度、光照环境处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温度,可促成云南独蒜兰提早开花,在23~25℃的恒温条件下,开花需要61d,比对照提早38d;在18℃恒温条件下,开花需要69d,比对照提早30d;自然室温需要99d;昆明冬季室内温度、光照基本满足已开花云南独蒜兰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4.
张媛  邵建柱  李晓刚  陈波  陈海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77-7778,7786
[目的]探究延后栽培中控温方式对果树开花坐果的影响。[方法]以冷藏盆栽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出库时期对冷藏盆栽桃开花坐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出库时期延后,冷藏盆栽桃开花物候期加快,花期缩短,花朵直径、花柱长度变短小,僵芽率上升,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坐果率下降。花芽萌动至花期的持续高温是造成坐果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该研究为丰富果树休眠理论及盆栽果树、设施果树的延后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高频再生系统是外源基因成功转化的先决条件,但再生系统不等同于转化系统。为提高农杆菌共培养后胡萝卜的再生频率,以日本新黑田五寸参和林丰改良五寸参2个品种胡萝卜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人源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导入其中,探讨了共培养后诱导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和筛选剂对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胡萝卜的分化对激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林丰改良五寸参在3种培养基上的胚性愈伤率差异不显著;日本新黑田五寸参胚性愈伤率和每个外植体分化的抗性株数随激素浓度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2,4-D和6-BA浓度为1.0mg/L时胚性愈伤率和每个外植体分化的抗性株数最高,分别为87.50%和59株;日本新黑田五寸参以bar基因为标记基因、PPT作筛选剂时,分化较好。因此,遗传转化过程中,为提高共培养后胡萝卜胚状体的分化率,对共培养后的诱导培养基进行再优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6.
赤霉素(GA3)对武汉市露地梅花部分品种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1年,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露地梅花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及观赏期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梅花观赏质量(花径、展叶期、落蕾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mg/L的赤霉素处理对梅花花期具有调节作用,作用的方向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10月底至11月处理提前;而1月处理又使始花期、末花期均延迟。赤霉素促使梅花花期提前的同时通常伴随开花量的下降;而在推迟梅花花期的同时开花量增加、且观赏期延长。赤霉素处理极显著地使‘江南朱砂’的花径缩短1.2—5.4mm;‘粉红朱砂’的展叶期提前3—4个月;‘粉红朱砂’出现明显的落蕾效应。研究还探讨了温度作为梅花开花的主导因子对试验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以大白菜自交系03s205,03s206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对大白菜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种子春化时间的延长,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缩短,叶片数减少。从春化开始到现蕾的总计天数来看,春化15 d的处理所需时间最短。而未经春化的对照处理则不能开花。在8℃和10℃条件下,03s205和03s206均能通过春化,但10℃条件下要求更长的持续时间。8℃处理15 d就可开花,而10℃处理要25 d才能通过春化。苗期35℃的持续高温可使春化15 d和24 d的材料发生春化逆转,但对苗龄大于12 d的植株无效。而18 h 23℃和6 h 35℃交替温度下,春化15 d的大白菜不发生春化逆转,仍能够开花。  相似文献   
88.
调节一品红在国庆节前开花,只有选择对感光不敏感的品种如千禧、旗帜,在常温下,每天光照时间为8h30min,时间长达70~80d,才能做到一品红在国庆节前供市。调节一品红在“五一”节前开花,补光时间要从第1年9月底至第2年2月底,时间长达5个月,每晚补光4h,每天光照时间长达15h左右,晚上光照强度400lx,夜间温度要保持在13℃;再经过1个星期的自然光照,又要进入遮光阶段,从3月7日开始,每天下午4:00至翌日早上8:00用黑色厚膜遮光,每天光照时间为8h,一直到全部苞片转红为止,时间长达50d。  相似文献   
89.
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90.
苜蓿花期调控与传粉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苜蓿花期与昆虫活动不遇的问题,通过刈割进行花期调控,以提高初花期及盛花初期的传粉效率,并探讨对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刈割后苜蓿的花期明显推迟,传粉效率显著提高,其中访花频次由原来的23次/10m2·d提高到刈割后的180次/10m2·d;在初花期及盛花初期标记的花序结荚率及荚内种子粒数分别由对照的(17.12±2.83)%和(3.94±0.31)粒提高到刈割后的(84.1±1.21)%和(5.31±0.22)粒;整个花期的平均结荚率/花序由刈割前的43.77%增加到刈割后的59.43%;刈割后的苜蓿种子产量与各构成因素的相关性依次为:花序数/枝>荚果数/枝>荚内种子粒数>结荚率/花序>分枝数>单花数/花序.对种子产量与构成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单枝条产量(Y)与花序数/枝(X1)、结荚率/花序(X2)具有真实回归关系Y=-1.735+0.034 X1+0.036 X2(R=0.788).在该地区确定适宜的刈割时间可明显推迟花期,提高种子产量.合理的刈割时间是在花期得到推迟的情况下,使生育期尽可能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