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1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1352篇
林业   874篇
农学   854篇
基础科学   1687篇
  2599篇
综合类   4293篇
农作物   495篇
水产渔业   333篇
畜牧兽医   681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1140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470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645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966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942.
冷浸田双季稻品种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于冷浸田栽培的双季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方式,2009年早晚两季在湖南宁乡县、永兴县和桃源县进行了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品种间差异显著,3地点平均产量早稻以陆两优996最高(5.68 t/hm2),晚稻以天优华占最高(5.61 t/hm2);(2)双季稻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3地点平均产量均以垄厢栽培最高,早稻和晚稻分别为5.52 t/hm2和5.81 t/hm2;以传统栽培方式最低,平均产量分别为4.75 t/hm2和5.25 t/hm2。由此可见,选用适宜于冷浸田的双季稻品种,采用垄厢栽培方式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43.
通过对不同栽培密度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联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是30.0cm×13.2cm插秧规格的条件下,随着穴株数的增加纹枯病发病程度呈递增趋势,4株/穴时病情指数为0.68、6株/穴时病情指数为0.96、8株/穴时病情指数为1.72、10株/穴时病情指数为2.02。  相似文献   
944.
为给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的水氮运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临优2069为材料,研究了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小麦总茎数、单株分蘖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11月25日冬灌的最高。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氮肥一次性底施(N10∶0)的拔节期总茎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和氮素吸收量、表观利用率高于氮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N7∶3)处理,冬前总茎数、单株分蘖数则相反。冬前灌水时间提前和氮肥一次性底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前期单株干重;冬前灌水时间推迟和后期追氮则有利于灌浆期穗部和总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采取一次性底施,并于11月25日冬灌,可实现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945.
稻草还田腐熟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对水稻生长的经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影响,稻草还田腐熟后提供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可以减施化肥用量。试验中与无稻草还田常规施肥相比,稻草还田腐熟,以氮磷肥用量减少10%,钾肥用量减少10%~20%为宜,可使当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1~0.2 g/kg,提高0.3%~0.6%,而产量、产值和纯收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46.
Engineered biochar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in a wide range of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soil fertility improvement, contaminant immobiliz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in situ carbon sequestration. This review provides a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novel biochar composites and identifies the promising future trends in composit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metals, minerals,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carbonaceous nanomaterials and microorganisms enhance the performances of biochars via distinct mechanisms. In this review, four novel trends are identified and assessed critically. Firstly, facile synthesis methods, in particular ball milling and co-pyrolysis, have emerged as popular composite fabrication strategi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Secondly, biochar modification with green materials, such as natural clay minerals and microorganisms, align well with the on-going green and sustainable remediation (GSR) movement. Furthermore, new applications in soil health improv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support the real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Finally, the importance of field studies is getting more attention, since evidence of field success is critically needed before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47.
不同预处理对铁皮石斛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优化铁皮石斛干燥工艺,降低其品质劣变风险,对热风干燥前的铁皮石斛鲜条进行直接剪切、烫漂和冻融预处理。研究不同预处理条件的铁皮石斛干燥特性和品质变化;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预处理对铁皮石斛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是影响铁皮石斛热风干燥过程的重要因素。与直接剪切相比,烫漂和冻融预处理提高了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缩短了干燥时间,降低了能耗,尤以冻融预处理最为显著,干燥时间缩短了44.4%,能耗降低了42.76%(P<0.05)。微观结构观察表明,烫漂和冻融预处理使铁皮石斛组织间隙变大,细胞壁受到破坏,减弱了铁皮石斛组织对水分的束缚并增强了水分流动性,引起水分的重新分布,有利于水分迁移。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显示,干燥过程中去除的主要是自由水,烫漂和冻融预处理均降低了自由水的脱除时间,冻融预处理去除自由水的时间最少,为120 min。与直接剪切相比,冻融预处理提高了铁皮石斛干品中多糖和多酚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66%和12.32%,而烫漂预处理降低了铁皮石斛多糖和多酚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1.73%和14.73%,3种预处理铁皮石斛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冻融预处理方法可以降低铁皮石斛干燥品质劣变风险,研究结果为石斛加工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8.
949.
本试验研究通过相同饲养条件下的35日龄仔猪分别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苗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免,并分别在首免当日、28日、58日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发现,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上升速度和抗体水平均优于使用灭活苗的猪。试验结果表明弱毒灭活苗可在接种后21-28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的地区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弱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950.
通过对信阳市完成的13个油菜"3414"试验、10个氮肥用量试验、10个五区丰缺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建立了信阳市油菜施肥模型,摸清了在本区域内油菜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技术参数,制定出了信阳市油菜施肥建议,为指导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