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6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608篇
林业   614篇
农学   460篇
基础科学   372篇
  1813篇
综合类   2626篇
农作物   357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384篇
园艺   152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滴灌水肥管理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滴灌系统运行方式和施肥频率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频率对黄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在开花期与采收期,提高施肥水平能促进植株株高和叶片数的增加,产量和品质随施肥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角度看,施肥频率取两周1次较为适宜,滴灌施肥灌溉过程中的施肥时段应尽量前移。  相似文献   
62.
为探明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对苹果树细根直径的调控效应,于2019—2021年开展二因素二水平完全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毛管布设方式设置一行一管和一行两管,施肥周期设置15 d和30 d,采用微根管原位监测技术,分苹果树正南、正西及东北3个方位和0~19、19~38、38~57、57~76 cm不同深度土层,持续观测苹果树活跃生长期内细根直径的动态变化,分析了苹果树细根直径对毛管布设方式和施肥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细根直径主要集中在0.5~1.5 mm范围内,约占90%,0~0.5 mm和1.5~2.0 mm直径的细根占比很少。在夏季之前,直径≤1.0 mm的细根增多;夏季之后,细根直径加粗,直径>1.0 mm的细根迅速增加。相较于施肥周期15 d,施肥周期30 d在2020年6—11月和2021年4—7月均能增加细根直径;在大部分土层中,施肥周期30 d会增加细根直径,施肥周期15 d会减小细根直径;在2020年正南和东北方向上,施肥周期15 d会减小细根直径,施肥周期30 d会增加细根直径。一行一管较一行两管在2020年和2021年8月均能增加细根直径;在浅中层土壤(0~38 cm土层...  相似文献   
63.
在喷灌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正确地选用规划设计方案,实际是一个综合分析决策的过程。主要应考虑的因素中,有些可定量,有些则是无法定量的。如何对非定量因素作定量分析,进而对整个喷灌规划设计方案作出评价决策,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简洁、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巢湖流域沿岸分布着很多圩区,人们在圩内进行各种农业活动,圩区营养盐的输出是造成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圩区农业非点源营养盐的输出特征,笔者通过在巢湖流域河网地区选择比较典型的圩区,于2014年水稻生长期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调查观测、取样和室内水质分析,探讨在自然降雨-径流的条件下圩区各类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及输出特征。2014年稻季共进行了9次排水,排水量总计73.09 mm,径流系数为0.37,9次排水事件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是3.42、0.22 mg/L,圩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降雨-径流强度是影响营养盐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稻季生长期内TN和TP的输出量是0.28、0.017 kg/hm2,占稻季施肥总量的1.7%和0.16%。径流量是影响营养盐输出总量的关键因素,同时施肥量和施肥至排水事件的间隔天数也是是影响营养盐输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66.
施肥对早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肥对早稻品质的影响,2000~2001年在芦溪县分别进行了N、K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稻赣早籼48与早稻香两优68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出糙率、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都随着施N量增加而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随N肥用量增加而略有减少趋势;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着K肥用量增加而增加;中N(150kg/hm2)、高K(135kg/hm2)处理互作效应最大,比较适合当地优质早稻赣早籼48施用。施肥方式以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全层施肥,中后期补施穗肥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稻米的蛋白质含量都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7.
地下水埋深对棉花灌溉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港流域地下水位总体趋势持续下降的现象,结合沧州市南皮县棉田的原位试验,采用HYDRUS 1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地下水对棉花根系层的补给作用对灌溉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全生育期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5、2m时,地下水对棉花根系层的补给量相当于实验棉田0.5~1.5倍的灌水定额。由此制定3种(1.5、2、3m)地下水埋深条件下不同降水水平年的棉田灌溉制度:播前灌之后,50%水平年不再灌溉;75%水平年当地下水平均埋深为3m时,灌一次花铃水;85%水平年在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3m时,各灌一次花铃水。地下水补给作用对棉花根系层土壤含水率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当地下水埋深不超过2m时制定棉田的灌溉制度应充分考虑地下水的补给作用。  相似文献   
68.
本文提出了喷灌工程规划设计多方案选优的语言化与定量化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从而可得到比传统喷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选优方法更为合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文丘里差压式喷灌施肥装置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介绍100PS-1型文丘里差压式施肥装置的工作原理、水力学性能、施肥罐内肥料浓度的变化规律及施肥均匀度的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采用这种形式施肥装置是完全符合喷灌系统对施肥的要求的。  相似文献   
70.
针对深松旋耕全层施肥联合整地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施肥不均、精度较低等现象,对影响施肥量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以及肥箱料位高度为影响因素,设计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以施肥量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主次顺序:肥箱料位高度>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其中料位高度对施肥量变异系数的影响高度显著,为后续肥箱肥料监测系统提供理论基础。施肥量变异系数在0.19%~3.12%之间,满足试验要求。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施肥量关于排肥轴转速、排肥器开度和肥箱料位高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经检验:数学模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89,可以作为施肥精量控制相关技术参数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