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7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1220篇
林业   1470篇
农学   852篇
基础科学   534篇
  2972篇
综合类   5299篇
农作物   644篇
水产渔业   294篇
畜牧兽医   862篇
园艺   363篇
植物保护   648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469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1051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683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颍次分布X~2检验、Iwao平均拥挤度m~*=a+βx和Taylor幂法则S~2=am~b等8种方法,分析了七块麦田中七星瓢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认为其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且聚集的原因是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并确定了代表性较强的棋盘式抽样技术,最佳抽样数量为:Q=28.7088/+0.7552。  相似文献   
22.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寄生于家鸭小肠上皮细胞的菲莱氏温扬球虫的受精和卵囊壁的形成过程。作者在感染后96 h 的样品中发现一例大、小配子已受精;小配子已进入大配子中,大配子胞质中有一根纵切的鞭毛,小配子的核呈流体状,位于大配子核附近。卵囊壁是由成囊颗粒内含物进入合子表面的膜之间沉积成层而形成。成囊颗粒Ⅰ形成外层卵囊壁,成囊颗粒Ⅱ形成内层卵囊壁。沉积于膜之间的成囊颗粒Ⅰ内含物逐渐浓缩,堆积成颗粒状,使卵囊壁外层外表面形成颗粒状突起。成熟的卵囊壁由三层组成:即薄的外周膜、外层和内层。其内的合子原生质还被两层单位膜包裹。  相似文献   
23.
水文水资源序列是一个具有周期变化、随机变化和递增或递减趋势变化的复杂时间序列。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把水文序列{Qt}分为趋势序列{Nt}、周期序列{Pt}和随机性的平稳时间序列{St},即式:Qt=Nt+Pt+St。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甘肃省水资源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肃省水资源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存在一定的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4.
马美蓉 《家畜生态》2003,24(2):73-75
针对农村养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在选种、饲料的科学配合、饲养管理制度、合理用药以降低药物残留、加强养鸡场内外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环保型养鸡模式。  相似文献   
25.
应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微分析技术,对貉受精过程和受精卵膜元素研究的结果表明,貉卵子的卵丘细胞具有吞噬和过滤功能;卵丘细胞间的精子顶体尚未发生囊泡化,而附着于透明带的精子发生了顶体反应,并以80°角穿入透明带,在其穿入的前方打开一个通道,最后穿过。穿过透明带的精子以赤道段或顶体后区同卵膜融合,并激发皮质颗粒释放,接着穿入卵内,最终发育成雌、雄原核。原核期受精卵质膜上具有高含量的钙,并呈集团分布,它在皮质颗粒胞吐释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牛胚胎移植技术已趋于成熟。我国新疆牧科院用一步细管法移植牛冻胚受胎率达41%;牛和羊鲜胚四分胚移植也产下1头犊牛和6只羔羊。家畜体外受精,因卵子体外成熟和受精卵体外培养尚不过关,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胚胎性别鉴定,1990年Koopman发现单拷贝基因,该基因是Y染色体的性决定区,命名为SRY,可利用PCR技术制成雄性特异DNA探针盒,进行马、牛、羊、猪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北京农学院等单位用PCR扩增牛SRY序列进行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准确率达100%。英、日、法等国已获得牛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代;我国也获得1只核移植兔。北农大和新疆牧科院合作以绵羊精子为载体导入牛生长激素基因rMTbGH DNA成功,外源基因整合率为3%。  相似文献   
27.
受精用液种类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8.
江西板栗疫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29.
30.
长期培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25a的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地中土壤养分和有关酶活性研究表明:耕种和不同的培肥方式均能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明显地改善土壤的生物活性,其中对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影响明显,多酚氧化酶显著性则较差。对土壤酶活性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这两种酶与有关主要土壤肥力因子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揭示出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