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2篇
  免费   648篇
  国内免费   884篇
林业   987篇
农学   988篇
基础科学   400篇
  2383篇
综合类   5117篇
农作物   572篇
水产渔业   510篇
畜牧兽医   1283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449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481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690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949篇
  2011年   865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7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野外试验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红松(Pinuskoraiensis)人工林下不同立地条件天然更新的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幼苗、幼树的数量、树高、地径及其生长量差异进行了比较。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水曲柳天然更新的主要立地因子进行量化和重要性排序,探索水曲柳天然更新的最适立地因子。结果表明,水曲柳幼苗在红松人工林下天然更新良好,更新类型以1~5a实生起源的更新层幼苗为主,具有较高的生长势;萌生苗个体间的生长势差异较大,但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其树高和地径的年平均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同龄实生苗;光照不足是导致实生苗和萌生苗年龄结构趋于幼年化的主导因子。红松人工林下水曲柳天然更新最适生境的立地因子为:林分郁闭度0. 4~0. 6,枯枝落叶层厚度3. 0~5. 2cm,阳坡中下坡位、坡度不大于5°,草灌盖度20% ~40%,土壤含水量30% ~50%,各因子的重要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992.
棘皮动物体内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棘皮动物体内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棘皮动物体内具有识别不同异物的机制,体腔细胞具有吞噬、捕捉、包囊入侵外来微生物等多种功能,并介导棘皮动物有效的细胞免疫机制。棘皮动物在捕捉细菌、排出细胞物质、裂解颗粒细胞等过程中能够激活细胞的包囊反应。棘皮动物血淋巴中的溶菌酶、溶血素、类补体及凝集素等因子共同参与机体免疫反应,而感染反应能够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体液免疫反应是棘皮动物抵抗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993.
祁连山区草原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祁连山区肃南县为例 ,分析了祁连山区山地草原荒漠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并结合历史 ,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探讨了草原荒漠化的成因。由于自然因素是形成草原荒漠化的基础 ,而人为因素才是其主导因素。所以本文主要就人为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山地草原荒漠化的防治和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即加大资金投入 ,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减轻草原压力 ;实现合理用水 ,提高草原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可有效抑制草原荒漠化的进一步发展 ,使区域环境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究气候变化影响下地表干湿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基于黄河流域甘肃段15个气象站点资料,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SWI(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敏感系数法和贡献特征分析定量化研究了各气象因子与SWI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SWI整体呈微弱上升变化,气候呈半湿润—半干旱—半湿润变化。四季由湿到干分别为夏、秋、春、冬,主要干湿气候类型依次为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1980s—2010s经历了湿—干—湿的变化过程。各气象因子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为P(降水量)、u(风速)、T(平均气温)、Tmax(日最高气温)、n(日照时数)、Tmin(日最低气温)、RH(相对湿度)。引发SWI变化的贡献大小排序为Tmin,P,T,Tmax,u,RH,n,其中Tmin,P,u,n促使SWI增大,T,Tmax,RH促使SWI降低,流域多年SWI微弱增大是Tmin升高、P增大、u增加、n减少和T升高、Tmax升高、RH降低...  相似文献   
995.
USLE/RUSLE是土壤侵蚀监测与预报的核心工具,方程中各因子赋值的合理性决定了方程应用结果的准确度。然而,由于我国地形条件的复杂性等原因,方程在我国范围内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为明晰土壤流失方程各因子计算中需把握的关键因素,以及当前我国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文献综合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了土壤流失方程因子相关文献共373篇。文献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因子的研究普遍存在缺乏估算公式选用和估算结果的精度检验,坡长坡度因子存在公式误用的情况,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缺少系统性定量计算的方法,土壤可蚀性因子计算的背景条件差异大,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为此,提出两条提高模型使用精度的建议,一是通过建设标准化的地面监测系统,系统观测和建立土壤侵蚀因子定量方法,二是明确此类模型应用边界,在较为适合的环境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研究日粮中添加角黄素和阿卜酯及日粮总着色素量对蛋鸡产蛋性能、蛋黄颜色和1日龄雏鸡脚胫部皮肤着色的影响。按照3×3因子设计试验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70只蛋鸡,分别饲喂添加有角黄素(25mg、50mg和100mg)和阿卜酯(25mg、50mg和100mg)的日粮,试验42天。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角黄素明显降低产蛋率、蛋重和饲料报酬,对受精率无明显影响;添加阿卜酯可提高种蛋受精率,而对产蛋率、蛋重和饲料报酬无明显影响。角黄素和阿卜酯使蛋黄和1日龄雏鸡脚胫皮肤着黄色显著加深,蛋黄的黄色程度与日粮总着色素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95),1日龄雏鸡脚胫部皮肤黄色程度与蛋黄的黄色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6)。  相似文献   
997.
农田温室气体N2O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1mol N2O的温室效应是CO2的150~200倍.在提倡发展“农业现代化即机械化+化学化”的模式下,农业已然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综述了农田N2O的产生机制以及影响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相关因素,同时从对土壤养分控制的角度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998.
以天山北坡典型国营农场棉田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棉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将棉花不同生育期表征长势的NDVI作为评价指标对棉田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再将NDVI与少量理化测定的土壤样点数据(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等)共同作为评价指标,结合地统计方法与遥感影像聚类算法进行评价;并与完全基于土壤样品理化测定数据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基于NDVI评价方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研究证明将NDVI与少量理化测定的土壤样点数据作为评价指标,能显著提高评价结果与棉田实际土壤肥力状况的一致性.基于NDVI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快速、简便,其评价结果可为研究绿洲棉田土壤质量及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耕地质量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Abstract

A two‐year study was conducted in lightly grazed areas of Matopos Research Station, Zimbabw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widely spaced trees on understorey grass composition, yield and quality. The study trees were Terminalia sericea and Acacia karroo. Ordination techniques using grass density and biomass as indices separated quadrats according to soil type but not grass species according to understorey or open areas or according to tree species. Grass yield under tree crowns was similar to open areas, in contrast with most reports where understorey areas had higher yields. The high understorey grass quality that has been reported from savanna areas exhibiting grass composition differences was not expressed. Selective grazing of palatable perennial grasses growing in association with tree crowns and their eventual replacement by low‐yielding and less‐palatable grasses that normally grow in open areas is proposed as an explanation of the unique tree‐grass interaction scenario of this study. In areas where this replacement has occurred, recovery may requir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000.
Abstract

A trial to examine the suitabilities of 28 tree species for both non-saline and saline soils was carried out in a dry tropical area of northern Australia. The trial consisted of two experiments, Experiment 1 on a non-saline site and Experiment 2 on a saline site. In each experiment, trees of all the species were grown in a randomis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6 blocks (replicates) and were measured for survival; height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t age 24 months. These parameters were found to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species in both experiments. Of all species tested, Azadi-rachta indica,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E. citriodora, E. maculata, E. pellita, E. raveretiana, Khaya senegalensisand Paulowniafortue-niihad high survival and fast growth in height and DBH on the non-saline site while E. camaldulensis, E. drepanophylla, E. moluc-cartaand E. raveretianaperformed better on the saline site. Salinity greatly affected survival for some species and reduced tree growth in both height and DBH for most species tested. E. camaldulensisis suggested to be one of themost important species for land rehabilitationin the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