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9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林业   490篇
农学   606篇
基础科学   300篇
  743篇
综合类   2181篇
农作物   345篇
水产渔业   348篇
畜牧兽医   789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43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杨昌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35-15036,15314
[目的]探讨咪酰胺的浸种方法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咪酰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辐203为供试品种,设13个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研究咪酰胺不同用药量、浸种时间及淘洗与否对早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咪酰胺对早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咪酰胺不同用药量处理对水稻出芽进度和芽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咪酰胺浸种后淘洗与否,对种子出芽进度影响较大而对总体芽率影响小。温度在10~18℃,咪酰胺用量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直接播种,防效达98.8%。[结论]经济有效地使用咪酰胺以60ml/hm2浸种72h,不淘洗处理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52.
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与采收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求糯玉米鲜穗最佳采收期和提高其鲜果穗商品率。[方法]以6个糯玉米品种为试材,对籽粒干重和灌浆速率进行研究。[结果]籽粒干重随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S"型曲线变化,符合自然生长模式y=k/1+ea-bx。[结论]干重曲线和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953.
高志永  陈鸿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31-8633,8679
主要对MBR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MBR技术因用膜分离代替二沉池而节约了占地面积,而且MBR系统对污水中的COD、NH3-H有较高的去除率,而对浊度的去除更显示了其优越性,出水浊度几乎为零,大大提高系统出水的水质,且整个系统的出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面对原污水中COD、NH3-H的波动较大,MBR系统显示了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虽然MB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但鉴于其在处理行业的优越性,因而应用前景较广。  相似文献   
954.
Controlled‐environment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done to quantify the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of seed‐tuber and soilborne inoculum of Colletotrichum coccodes in causing black dot disease of potato tubers. Seed‐tuber and soilborne inocula of C. coccodes were quantified using an existing real‐time PCR assay and related to subsequent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disease. In four field trials, a controlled‐environment experiment and through the monitoring of 122 commercial crops, seed‐tuber inoculum was found to be relatively less important than soilborne inoculum in causing black dot, and the level of seed‐tuber inoculum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either the incidence or severity of disease or the percentage of progeny tubers deemed unmarketable. By contrast, soilborne inoculum had the potential to result in high levels of disease and the level of C. coccodes soil infestation (pg DNA g?1 soil) wa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At soil infestation levels below 100 pg DNA C. coccodes g?1 soil, 7% of commercial crops had an incidence of black dot greater than 20%, increasing to 40% and 57% of crops at levels of 100–1000 pg g?1 and >1000 pg g?1 soil, respectively. These arbitrary threshold levels for soilborne inoculum related to disease risk are discussed. Interpretation of disease risk based on inoculum levels must, in the future, be informed by agronomic variables and potential contro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955.
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测定了Ba33胞外蛋白对烟草花叶病毒RNA在叶片内积累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与接种TMV+PBS对照相比,Ba33蛋白与TMV混合接种、接种TMV前24h喷雾Ba33蛋白及接种TMV后6h喷雾Ba33蛋白,均能显著抑制叶片内RNA积累,其中以接种前24h喷雾Ba33蛋白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56.
塔里木河干流中游胡杨种群特征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胡杨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生存率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种群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级所占比例较大;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C(凹)型,且动态指数大于0,表明胡杨种群结构合理,为增长型种群。4个函数曲线表明,胡杨种群前期幅度变化较大,后期趋于稳定。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丰富的后续资源,种群能够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957.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全球再分析资料,在很多气候模拟和预测研究中都被作为区域气候模式的驱动场和初始场资料,并用来检验模拟结果。通过对NCEP再分析资料的多年平均大气水汽含量和季节平均大气水汽含量插值到经验公式所计算的多年平均大气水汽含量和平均大气水汽含量,分析和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从结果可以看到,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的大气水汽含量值在春、夏、秋三个季节普遍低于经验公式计算值,只有在冬季再分析资料值才高于经验公式值。在多年平均大气水汽含量方面,也表现出NCEP再分析资料值低于经验公式值。在与降水比较方面,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大气水汽含量有很多不同,即降水量的大值区与水汽含量的小值区对应。但从发生突变的时间来看,二者突变点出现时间相对一致。  相似文献   
958.
基于RS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及最佳时相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多种图像处理方法对TM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实地调查和研究区主要种植作物的物候历,利用TM数据提取了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同时为了提高解译精度,结合GIS进行了两次目视解译过程,消除了分类器分类会出现的多分和漏分现象。结果表明:通过分类后计算混淆矩阵与地面真实感兴趣区(ROI)进行比较,发现Mahalanobis Distance分类法阈值(最大误差距离)为2.9时分类效果最佳。得到2007年研究区域冬小麦遥感监测面积为560 650 hm2,提取精度达到了95.23%。三个地区以临汾地区提取精度最高,而晋中地区最低。因此利用该方法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9.
时间序列分析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时间序列的定义、模型及型态,重点研究了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内容,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0.
基于对微分方程非振动解的存在性的研究,考虑时标上的具有正负项的二阶非线性动力方程非振动解的存在性,主要通过时标上的导数积分运算,链式法则,含参量积分求导及中值定理,构造适当的映射,用Banach压缩映射原理得到它们非振动解存在的充分条件,进一步完善动力方程的振动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