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12篇
  免费   4440篇
  国内免费   6791篇
林业   10519篇
农学   6839篇
基础科学   5246篇
  12645篇
综合类   46171篇
农作物   4111篇
水产渔业   2746篇
畜牧兽医   8457篇
园艺   2631篇
植物保护   4878篇
  2024年   543篇
  2023年   1348篇
  2022年   2050篇
  2021年   2222篇
  2020年   2214篇
  2019年   2838篇
  2018年   1574篇
  2017年   2814篇
  2016年   3607篇
  2015年   3143篇
  2014年   4528篇
  2013年   4498篇
  2012年   6813篇
  2011年   7102篇
  2010年   5807篇
  2009年   5831篇
  2008年   5348篇
  2007年   6402篇
  2006年   5604篇
  2005年   4665篇
  2004年   3575篇
  2003年   3083篇
  2002年   2396篇
  2001年   2077篇
  2000年   1895篇
  1999年   1533篇
  1998年   1330篇
  1997年   1171篇
  1996年   1163篇
  1995年   1150篇
  1994年   1063篇
  1993年   937篇
  1992年   864篇
  1991年   712篇
  1990年   648篇
  1989年   566篇
  1988年   445篇
  1987年   301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2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随着养牛业的高速发展,牛精液液体保存技术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人工授精技术降低了养殖成本,加速了肉牛的繁殖改良,同时还促进了育种工作的进程,合理有效的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能够提高牛的饲养效益。与此同时,优良的种牛精液品质也是改良的关键,有实验结果表明:遗传、气候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会影响牛的精液品质[1],同时强制运动也是决定种牛精液品质的关键环节[2]。合理的精液冷冻与保存不仅能发挥优良的精液品质,同时也为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从牛精液新型冷冻保护剂和损伤修复、牛精液冷冻保存添加剂、牛冷冻精在人工受精中的应用、冷冻保存的发展前景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牛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期对今后种牛精液冷冻和保存技术发展有所帮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2.
能够研发运动饮料的药食同源蔬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百合、枸杞、牛蒡、山药、玉竹、芦笋等典型药食同源蔬菜的传统医疗价值、现代科学认识及其医疗保健价值,为能够研发以药食同源蔬菜为基础原料的运动饮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3.
王纯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31-9132
在介绍玉米淀粉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工艺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在玉米淀粉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水环流工艺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提高玉米中淀粉的回收率和商品淀粉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4.
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施用SP对黄土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模拟,建立了SP施用量与产流、产沙强度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SP施用量与产流时间、平均产流强度呈二次函数相关关系,与产沙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关系.SP用量在0~2.42 g/m\+2之间时,能够延缓坡面产流,用量为1.21 g/m\+2时延缓产流效果最明显;用量介于0~3.31 g/m2之间时,能够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坡面产流量,用量1.65 g/m2的增渗减流效果最佳;施用SP后,能够减少坡面输沙强度,且用量越大,减沙效果越明显.SP可影响坡面产流过程,用量1.8 g/m2时,能够减小产流初期径流强度增幅,用量为3.6 g/m2时,其产流过程线与对照极接近,而施用量增加到5.4 g/m2时,产流强度明显增大.SP对坡面产沙过程的影响表现为:随施用量增大,产沙强度峰值呈逐步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5.
本文介绍了欧盟、美国和日本评估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数据要求和试验准则,以及开展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推荐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的方法,汇总了用于农药残留评估的加工农产品及其分类,分析了加工农产品中农药MRL制定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相关领域技术提供借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和美国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加工试验数据要求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试验准则,美国在试验准则中描述了加工农产品中农药MRL的推荐原则;美国和日本制定了一定数量的加工农产品中农药MRL,欧盟建立了适用于监管农药MRL的加工因子数据库;欧盟、美国和日本均在相关法规中规定了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合规性判定。  相似文献   
166.
以米脂县孟岔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农户问卷,将研究区农户划分为种粮农户、打工农户、种果农户、种粮兼顾打工农户等四大类,并利用GIS、GPS技术将土地利用的空间信息和农户微观主体的社会经济行为与特征联系起来.随后使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建立了不同类型农户的两两博弈关系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 (1) 农户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并考虑了其他农户的决策行为对其产生的影响,孟岔村最终形成了"少数农户承包旱地经营果园,部分农户承包水浇地,部分农户完全脱离土地外出打工,大部分农户农忙时种粮和农闲时打工"的土地利用和家庭经营模式;(2) 上述土地利用模式使研究区域土壤侵蚀量有了明显的降低并有效地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7.
两种一年生植物在替代试验中的相互竞争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1)用替代试验研究了燕麦(Aneva sativa)和箭舌豌豆(Vicia sativa)在混播中的竞争相互作用。为了攻混播比例对两种植物在混播条件下的行为影响,田间试验设为5个混播总密度和5种混播比例,共了5次。(2)方差分析表明,相对总生物量(RYT)和竞争平衡指数(CBI)对总密度,混播比例和生长时间的反应敏感。总密度对RYT和CBI的影响高度显著,在大多数情况下,混播比例对RYT和CBI的影响不显著。(3)本文研究的结果表明,持续时间对RYT和CBI很强的影响,在第1次测定时,RYT值接近1而BI值接近0,这一事实表明,种间无竞争或互惠作用。而在生长旺盛期,种间竞争较为剧烈。(4)本研究结果表明,箭舌豌豆的生长严惩受到燕麦的抑制作用,这说明箭舌豌豆在与燕麦混播时表现为竞争上的弱者。  相似文献   
168.
为考察地锦草颗粒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将SPF鸡210只随机分成7组,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显示,按每升饮用水加本品2 g,连续用药5 d,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76.9%、69.2%,与四黄止痢颗粒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室内对峙培养筛选与田间防效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哈茨木霉抑制番茄叶霉病菌的机 制进行了研究。对峙培养结果显示,5 个木霉菌菌株均覆盖或侵入了病原菌菌落,其中菌株TH16 和TH54 对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田间防效试验表明,木霉菌TH16 和TH54 孢子悬浮液浓度在108 个 · mL-1 时防 效最好,分别为69.4%和60.0%。接种木霉后,番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 浓度(Ci)、气孔 导度(Gs)、CO2 光饱和同化速率(Asat)、Rubisco 最大羧化(Vcmax)、RuBP 最大再生速率(Jmax)及Rubisco、 FBPase 活性均明显增加。而接种叶霉病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同时伴随着Vcmax 和Jmax 的下降。预接种木 霉菌能将叶霉病菌导致的Pn、Asat、Vcmax、Jmax 抑制消除并恢复到对照水平。接种木霉能显著增加光合相 关基因的表达量,FBPase、FBPA、SBPase 和TPI 分别较对照增加了6.53 倍、3.51 倍、5.17 倍和7.81 倍。 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通过激活与光合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缓解了叶霉菌对番茄光合生理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0.
采用培养皿法和常规生化方法,研究了新型除草剂唑嘧氯草胺(暂定名,代号:ZJ-2725)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同时添加20mg/L浓度的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能完全恢复唑嘧氯草胺对苘麻芽的生长抑制作用,而添加相同浓度的单一支链氨基酸只能部分消除其抑制作用。离体条件下,随着唑嘧氯草胺浓度的增大,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的抑制率增加,ALS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两者之间符合Michaelis-Meten方程;活体条件下,唑嘧氯草胺对苘麻的ALS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ALS活性明显下降。表明唑嘧氯草胺在植物体内抑制了3种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进而导致植物蛋白质合成受阻而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ALS即为唑嘧氯草胺的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