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河是我国的第二大内陆河。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把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分为五个阶段,分述了各阶段的特点。根据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得到四点启示。最后根据黑河流域演化特点与所得启示提出了黑河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点建议:建立环境经济综合账户,进行生态经济综合研究;建立流域生态经济综合集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2.
宁夏中部风沙区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气候变化、水系变迁、植被变迁与演替、荒漠化发展四个方面 ,论述了全新世以来宁夏中部风沙区的环境演变过程。本区干旱、半干旱温带荒漠草原的环境特征在全新世已经形成。气候在温凉、干湿的波动中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势。由此引起地表水面缩小、水量减少。植被的种类、覆盖度、生产量总体上趋向减少 ;近四十年植被退化演替的趋势广泛发生。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本区的荒漠化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43.
从广州市公园的建设历程看植物配置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各个时期的代表性公园为对象,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研究不同时期广州公园植物配置的影响因素及特点,以期对城市公园植物配置的发展脉络有较全面的了解,总结和完善广州公园的植物配置发展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4.
[目的]开展沈阳经济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为助力东北振兴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区,运用GIS,RS技术,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重心转移轨迹模型,探讨198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转移关系。[结果](1)研究区各种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存在相互转化关系,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伴随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研究区各种土地利用空间形态重心迁移的方向和速度差异明显,特别是2010年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重心迁移方向出现明显转折;(3)研究区人口、GDP重心分别呈现先"Z型"后"C型"迁移和"S型"迁移;(4)研究区各种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同迁移形式。[结论]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沈阳经济区的设立促进了区域人口、建设用地和耕地重心向研究区几何中心迁移。  相似文献   
45.
节水改造前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研究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后区域农田水环境的变化,该文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上中下游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图解法(包括H.И.托尔斯基汉方格图解法、Piper三角图示法和多矩形图解法(multi-rectangular diagrams,MRD)),全面系统地研究节水改造前(2007年)后(2008,2009年)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3 a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蒸发浓缩和阳离子交换是控制灌区地下水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与2007年(节水改造前)相比,2008和2009年HCO3-在河套灌区地下水中绝对含量由在阴离子中最小变为最大成为地下水的主要阴离子;Ca2+、Mg2+、HCO3-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它们在地下水中含量相对稳定。Na+、Cl-、SO42-的变异系数较大,它们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变化较大,是随环境因素而变化的敏感因子,是决定地下水盐化作用的主要变量。整个灌区地下水的主要化学类型为HCO3—Na型、SO4—Na型和Cl—Na型,Cl—Na型水和SO4—Na型水主要分布在灌区的上游和下游,HCO3—Na型水在灌区上中下游都有分布。与2007年(节水改造前)相比,2008年和2009年HCO3-浓度有所增加,Cl-和Na+的浓度有所减少,灌区地下水向着淡化,对作物危害减小的方向转变。全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时空变异十分复杂,沿着地下水总体水流的方向(灌区上游→灌区中游→灌区下游)Na+占主导地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地下水化学类型上,2008年和2009年HCO3-在阴离子占主导地位的化学类型多于2007年(节水改造前)的。与皮伯三线图解法和H.И.托尔斯基汉方格图解法相比,多矩形图解法提供了更明晰、易懂的水化学类型的信息,对于处理复杂地下水化学系统,多矩形图解法的优点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灌区节水改造规划实施对农田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6.
明晰农机装备业发展的研究进展及动态趋势,有助于加深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物质装备基础作用的认识,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农机装备业发展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一是作者网络呈“大分散、小聚合”状态,同时,相关研究未显现出关键作者突变,表明该领域研究者存在较大合作空间.二是总体形成以研究机构和高校为主的...  相似文献   
47.
利用2011年7月3日甘南玛曲一次层云降水过程的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资料,分析了玛曲强降水发生前后云中温度、湿度以及液态水含量在不同高度上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在降水开始前2小时左右,空中大气温度及相对湿度均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云液态水含量为1.0g/m3出现急剧的增加累积;降水影响时,0℃层高度逐渐降低,空中大气冷却降温较快,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出现了10~20℃/2km的递减,相对湿度随高度的升高而虽然也呈现递减规律,但8km高度以下的范围内,相对湿度比降水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在4km高度处最为明显;而液态水含量的急剧减小过程,预示着降水即将出现消亡。指出了地面产生降水明显滞后于液态水含量的增加累积约40min,空中云液态水含量特别是低层液态水含量的累积厚度、持续时间和累积区顶层与底层有无明显的波动可判识层云地面产生降水的强弱。  相似文献   
48.
小麦品种演变过程中性状遗传改良规律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通过两种途径来提高小麦的生产力水平,一是品种遗传改良;二是改善小麦生长的农田环境条件。前一途径在小麦的增产中占了较大的作用。在小麦品种演变过程中,生物学与光合生理学性状发生着遗传改良。比较明显的是植株高度降低和收获指数增加,而生物学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并没有发生明显地改变,光合器官叶片细胞结构日趋复杂,但是单位叶面积光合性能并没有得到显著地提高,氮运转指数和氮素利用效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小麦品种的遗传改良除了仍然以抗病高产优质为主要目标以外,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抗性育种、抗旱生态育种、植物营养高效育种和高光效育种等将逐渐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49.
天津滨海园林绿化中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依据“允许深度”建立“浅密式”排盐设施并配以相应的管理后 ,连续 10a的观测数据表明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1m土体内不同土层的含盐量及 1m土体的总含盐量随治理时间的延长按照指数规律平稳地减少 ,盐分的表聚性逐渐减弱 ,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变小 ;同时 ,土壤盐分的主组成分由NaCl向Na2 SO4 转变 .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表明 :通过“浅密式”排盐系统 ,可在不到 5a的时间内 ,便在 97.5 %置信度的保证下 ,将开发区土壤的含盐量控制在 0 .2 %以下 ,基本上解除了土壤盐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50.
我国渔业经济基本管理制度演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建设是构成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我国渔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渔业体制的重大改革和法制建设的推进,为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当前,我国渔业正处于由渔业大国向渔业强国的转变过程中, 加强渔业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