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林业   718篇
农学   492篇
基础科学   118篇
  163篇
综合类   1185篇
农作物   300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480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LoRa技术是最新出现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距离远、工作在非授权波段等特点,与ZigBee等现在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相比,其在人工林无线传感器网中更具潜力。然而由于LoRa的传输受环境影响较大,目前在人工林中传播特性的研究还处于空白。本研究基于Shadowing信号衰减模型,在广西东门林场中测试了433 MHz信道LoRa信号在两种天线高度下(1.5,2.0 m)和3种不同环境下(开阔环境、3 a林龄桉树人工林,5 a林龄桉树人工林)LoRa信号接收强度(RSSI)随距离变化的情况,每种条件下得到了两组数据。首先利用其中一组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LoRa信号传输遵从Shadowing模型,拟合度在0.886~0.982。然后利用另一组数据对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介于0.780~0.961。最后分析了桉树人工林中影响LoRa信号传输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的方法和获得的信号衰减系数可以为桉树人工林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中LoRa节点的组网和部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2.
纺高支纱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等多种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纺高支纱陆地棉主要产量、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单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铃数、衣分、铃重、衣指、马克隆值、绒长、比强度、籽指;偏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铃数、铃重、比强度、衣分、衣指、籽指、绒长、马克隆值;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株铃数、衣分、铃重、衣指、籽指、比强度、马克隆值、绒长。比强度与单株皮棉产量的单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06,0.481,0.129。绒长与单株皮棉产量成不显著负相关,与比强度、马克隆值成正相关。马克隆值与比强度成不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高产纺高支纱陆地棉首先应具有结铃性强、成铃多的基本性状,同时要兼顾衣分;选择高强纤维不会影响高产基因型的获得;纺高支纱陆地棉存在纤维品质不配套的问题,应进一步改良。文章还对纺高支纱陆地棉的选育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3.
我国牦牛种群资源及其绒毛纤维特性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牦牛资源,对我国牦牛分布状况,生产状况,牦牛绒纤维特性及应用状况进行了具体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4.
Kruppel样因子15(KLF15)是一种新发现的Kruppel样因子家族(KLFs)成员,为一种真核锌指蛋白转录因子。KLF15在动物体内呈现多组织表达特性,该基因过表达能促进动物脂肪沉积,且能影响肉质性状候选基因和Ⅰ型肌纤维基因的表达。因此,深入研究KLF15对脂肪沉积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将为改善动物肉品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KLF15的发现、结构特征、表达规律及其与脂肪沉积和Ⅰ型肌纤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5.
以可可果皮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可可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水浴温度90℃,pH 2.0,提取时间30 min,得率为25.19%。可可膳食纤维总得率达57.99%,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5.23 g/g,溶胀性为11.42 mL/g。  相似文献   
136.
纤维板热压过程中板坯芯层温度是否能迅速达到胶的固化温度是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板坯热压过程中的传热速率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热压温度、板坯含水率、密度和厚度等,其中热压温度是生产中较易控制的工艺参数之一。通过探讨热压过程中板坯芯层温度变化规律与热压温度的关系,研究不同热压温度对板坯芯层温度变化的影响,为优化热压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7.
138.
采用机械球磨对竹纤维进行预处理,再经纤维素酶水解制备纳米竹纤维。通过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竹纤维的形貌、组成、光谱学性能以及晶体特性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球磨法和酶解法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细化竹纤维;球磨预处理有助于竹纤维的酶解过程,且球磨-酶解法制备的纳米竹纤维粒径在100 nm左右;所制备的纳米竹纤维仍然保持竹纤维的基本化学结构,但球磨处理破坏了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其结晶度由64.15%降低到了38.55%。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应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组化染色,将大鼠与家兔小腿胫前肌与腓肠肌的肌纤维型分成染色最深的快缩氧化FO型、染色较深的慢缩氧化SO型、染色浅的快缩氧化酵解FOG型及染色最浅的快缩酵解FG型纤维。这与定量分析结果相吻合。并对低温液氮保存骨骼肌标本进行观察,发现小块肌组织+生理盐水和小块肌组织+5%二甲基亚砜(DMSO)冷冻保护剂的玻璃化冻存一起浸入液氮制成切片,都未见冰晶形成;而在用5%二甲基亚砜玻璃化冻存大块肌组织切片见有少量冰晶出现;未使用5%二甲基亚砜玻璃化冻存大块肌组织切片见有大量冰晶出现。提示小块标本超快速浸入液氮内能减少冰晶形成,保证酶组化染色切片的质量。并进一步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组化作用机理与孵育液的科学配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0.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s for 11 representative rumen bacterial species were validated. The sensitivity was tested by using the serially diluted target 16S rDNA from respective bacterial species. The recovery of the target DNA and the assay reproducibility were determined using DNA from rumen fluid spiked with different quantities of the target. Minimum detection levels for the target were 10–100 copies in pure culture. The recovery of the added target ranged from 82.4 to 116.6%. The intra‐ and inter‐assay variations of each assay were <9.4 and <12.6%,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real‐time PCR assays evalu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re considered to be sufficiently reliable for monitoring all 11 bacterial species in the rumen. The assays were then applied to the monitoring of the bacterial species attached to ruminally incubated rice straw. Among the monitored fibrolytic species, Fibrobacter succinogenes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dominant, accounting for 2.61% of total bacteria after 24 h incubation. Selenomonas ruminantium and Streptococcus bovis, non‐fibrolytics, were detected on the rice straw at 8.96% and 1.16% of total bacteria, respectively. Such high levels of non‐fibrolytics on the plant fiber suggest a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ibrolytics and non‐fibroly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