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4篇
  28篇
综合类   26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The Forest village scheme was introduced by the Forest Industries Organisation (FIO) of Thailand in 1967 as an attempt to stop further spread of the fast increasing shifting cultivation and deforestation in the country. The underlying princple of the scheme is to relate reforestation with social welfare of the people involved. It is essentially a modif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aungya method of plantation establishment.The salient aspect of the scheme is to induce the shifting cultivators to settle down in villages where each family is given tenure over a plot of land to construct a house and develop a homegarden around it. The farmers are required to help establish and maintain forest plantations, in which they are permitted to raise agricultural crop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its establishment. The farmers are also given free medical and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nd technical advice on crop and livestock husbandry. They can also earn cash rewards for successful plantation establishment.Although the scheme has not achieved its full target in terms of area covered and number of families settled, it is proving to be a successful method of luring people away from destructive shifting cultivation. The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o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with similar land-use problems and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The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constraints to the effective working of the scheme, provides some simpl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its functioning and identies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can easily be tackled by research.  相似文献   
22.
乡村精准扶贫背景下,"景村协同"发展模式为拥有景区资源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梳理我国乡村建设中"景村协同"各个发展阶段特点,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定位模糊,缺乏功能互补;基础建设落后,互动性弱;利益主体权责模糊或缺失。提出景村差异化互补发展,加强基础建设与互动,建立统筹管理机构三大措施,并以粤北地区沈家村乡村规划为例进行实证,通过景村精准定位、加强空间联系和协调利益主体关系,打破景村间的隔阂,实现景村协同,共建共荣。  相似文献   
23.
指出了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协同演化发展形成的有机整体 ,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范例.从认知、理解、运用三个层面浅析了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并以永定县客家土楼传统村落、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村落为例评价了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以定位该村落的现状 ,分析了其特征来剖析该村落的遗产价值 ,最后提出了对其保护与开发的简要规划.  相似文献   
24.
翟晶晶 《绿色科技》2021,(5):247-249
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僻、地方经济相对落后,要实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助力脱贫攻坚,则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为突出。因此,探索了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并从教师、教材、教法3个角度切入,提出了教师跨学科优化团队建设、教材融合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研发、教法基于产出导向(POA)拓展教学时空等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5.
张东强  李海燕 《绿色科技》2014,(11):271-273
指出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受到关注,城乡一体化将成为城乡发展的基本趋势。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县城乡一体化受到自然环境、区域经济、民众意识和社会政策等制约,迫切需要优化动力机制和构建发展模式。提出了田园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应依托“蝶形”空间格局,以经济发展为主导,推广内力培育与外力推动并重路径。在实践中,应立足发展目标一体化,循序进渐地开展产业与空间布局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建设一体化。  相似文献   
26.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12年多来,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应,有利于提升农村的生态文明水平,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该研究基于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分析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示范作用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7.
甘南州是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的重要涵养地。其农牧村城镇化条件、城镇化功能、城镇化动力都具有区域特殊性。实施中心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对化解甘南州城镇化弱质与建设资金短缺的区情,协调甘南州生态环境保育与区域发展,降低进城农牧民的转移成本和分享现代文明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心城镇的发展,为甘南州招商引资,吸纳、存留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最后从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增强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壮大城镇产业、注重城镇特色化建设、加强中心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等5个方面,提出了中心城镇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贵州省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对其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县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了进行空间聚类,并就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
胡昊  李茜 《计算机与农业》2010,(2):35-37,54
针对村镇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村镇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介绍了WebGIS的技术体系,探讨并设计了基于WebGIS的村镇信息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数据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村镇信息化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30.
本文主要运用调查法对塔里木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整体较好,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显著;其学习心理受民族文化影响较大,具有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自我效能感高,学习动机复杂而强烈,学习交往行为半开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