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发掘改良品种双低(低芥酸、低硫甙)菜籽, 并合理应用菜籽油,分析了7组菜籽油样品脂质成分,并优化了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条件。结果表明,样品4-Yeongsan和样品5-Tammi 包含有害脂肪酸芥酸(C22:1),含量分别为0.44%和2.52%;样品1-Nehan的甘油三酯提取率与植物甾醇含量显著高于样品7-Mocpo68(P<0.05),且样品1-Nehan与样品7-Mocpo68生育酚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余样品(P<0.05),通过优化条件固定化脂肪酶SP435制得的产物得率最高条件为脂肪酶添加量8%,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 h。  相似文献   
92.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茶籽油为原料,研究了茶籽油甲酯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占精炼油质量百分比)、反应时间和醇油摩尔比为影响因子,以酯交换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茶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8℃、催化剂用量1.05%、反应时间66min、醇油摩尔比9.7∶1。在此条件下,酯交换率达到98.73%。对生物柴油进行红外光谱和GC-MS分析,产品质量达到国家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93.
考察高清洁、低能耗的维生素C生产新工艺。建立古龙酸钠提取、纯化新方法,确定影响其酯化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新工艺酯转反应的最佳条件。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不仅产品质量好、收率高,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还大大降低了废酸、废碱排放。  相似文献   
94.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加压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少生物柴油制备过程中传统催化剂对环境的污染,开发新型固体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碳化-磺化法制备了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利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BET比表面积测试法、XRD(X-ray diffraction)和NH3-TPD(NH3-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棕榈酸和甲醇通过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加压条件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与浓硫酸和对甲苯磺酸的催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醇酸摩尔比10:1,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 h,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5%时,转化率可达到98.11%。在加压条件下,碳基固体酸的催化活性高于浓硫酸和对甲苯磺酸,且催化剂在使用4次后,转化率仍在60%以上。通过GC-MS分析得出制备的生物柴油甲酯质量分数为93.8%。该研究为纤维素基碳基固体酸制备生物柴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伍新龄  王凤玲  关文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22-9524,9656
[目的]探讨不同加热温度对4种植物油中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不同加热温度(25、160、200、240、300℃),加热时间为10 min,用三氟化硼-甲醇快速甲酯化方法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榄油4种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甲酯化溶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升高,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总量呈递减趋势.其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呈递减趋势.加热到300 ℃后,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38.04%、27.07%、23.87%、67.49%减少到33.76%、24.26%、19.16%、55.50%,变化率分别为11.26%、10.40%、19.70%、17.78%.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率来看,大豆油比较不稳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41.65%、60.67%、63.28%、9.27%减少到23.92%、37.17%、37.13%、0(未检出),变化率分别为42.57%、38.73%、41.33%、100%.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率来看,4种食用植物油的变化率均较大,其中橄榄油最不稳定.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分别降低22.14%、24.72%、30.63%、18.67%.[结论]研究可为指导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以及烹饪过程,避免或减少不良脂肪酸的生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为探索2,4-二氯苯氧乙酸正丁酯酯化反应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固体超强酸(SO2-4/SnO2)作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醇酸比对2,4-二氯苯氧乙酸正丁酯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体超强酸(SO2-4/SnO2)作为催化剂活性最高,其酯化反应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A2B2C2,即催化剂用量0.6%、酯化反应温度110℃、正丁醇与2,4-二氯苯氧乙酸摩尔比2∶1,2,4-二氯苯氧乙酸的转化率达99.87%。  相似文献   
97.
【目的】优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工艺条件。【方法】在水溶剂体系中以脂肪酶Pseudomonas为催化剂,研究了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合成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与测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反应温度作为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以酯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5℃、酶添加量6.6%、反应时间41.2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到84.37%。【结论】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合成工艺的研究为甾醇酯安全、高效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8.
催化剂浓度对花椒油酯化产物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酸值花椒油(酸值63.562 m g.-g 1)为原料,经过酯化-碱炼两步反应降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研究了花椒油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浓度对酯化产物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0℃、搅拌速度850 r.m i-n 1时,酯化反应的最佳催化剂(浓硫酸)质量分数为2%(W/W),反应时间为150 m in,酯化油得率为92.5%,酸值降低到6.17 m g.-g 1;进一步通过N a2CO3碱炼反应,酯化产物油的酸值降至0.72 m g.g-1,可用于碱催化法合成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99.
食用甘薯淀粉磷酸单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善甘薯淀粉性能,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选择磷酸二氢钠为酯化剂制取甘薯淀粉磷酸中单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得产品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淀粉最佳酯化条件是10%Ah2PO4,H2O,2%催化剂,热反应温度为160℃,热反应时间为2h;酯化淀粉的粘度,持水性,持气泡性和糊的透明度都增大,糊化温度降低,冻融稳定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0.
反-2,2-二甲基-3-(1-甲基-2,2-二氟乙烯基)环丙烷羧酸分别与2-甲基-2-戊烯醛,3-甲基-2-丁烯醛以及3-苯氧基苯甲醛反应,合成了三种新型的含氟含氰拟除虫菊酯.酯化产率为52~60%,酯的化学结构由红外及核磁共振光谱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