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5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646篇
林业   540篇
农学   527篇
基础科学   498篇
  897篇
综合类   2871篇
农作物   413篇
水产渔业   240篇
畜牧兽医   556篇
园艺   235篇
植物保护   30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为离网型风力发电机虚拟仪器性能测试原理的研究,利用相应的软件LabVIEW及相关配套硬件设备,设计了风力机基本性能参数的测试系统。在考虑到强电、弱电信号传输分开,内部供电电源与信号线路隔离以及信号屏蔽等问题,设计出了测试机箱方案。通过在实验室实验,测得了风力发电机的转速与风力发电机功率的数据,从而做出了一条转速与功率的关系曲线,为评估和改进风力发电机的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首先分析了水泵直接加压式喷灌压力管网系统的组成,继而运用图示模拟技术,着重研究探讨了计算各类水力单元直至全系统水力特性的模拟模型,并针对一个规模较大,地形较为复杂的坡地喷灌工程,具体介绍了运用该模型进行图示模拟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如实地反映喷灌压力管网系统的运行客观规律,从而为了解把握喷灌压力管网系统的水力特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3.
为了实现不同土壤水分管理下的CO 2气肥精细控制,建立了番茄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实验设置了4个CO 2浓度与3个土壤水分条件的交互处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长期实时监测温室内环境信息,采用LI-6400XT型光合速率仪定时采集作物净光合速率信息;并用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番茄苗期、花期和果期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苗期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 R 2为0.925;花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 R 2为0.920,果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 R 2为0.958;番茄各生长期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改变CO 2浓度,得到的CO 2浓度与光合速率预测曲线与实测值相近,可反映实际土壤水分管理下的CO 2浓度最优值,对指导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CO 2气肥的精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摆手舞不仅是土家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而且是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征出发,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摆手舞所蕴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明菜豆中期与后期生长对CO2加富与亏缺灌溉的生理响应,试验设两个CO2水平:正常大气浓度和倍增CO2浓度,两个灌溉水平:自然灌溉12次和亏缺灌溉6次,研究CO2加富及亏缺灌溉对菜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显著提高菜豆生长中期株高与干质量,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分别显著降低15.48%、37.67%,气孔导度(Gs)显著提高95.83%,菜豆生长后期的叶绿素a/b(Chla/b)显著提高12.29%,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提高46.51%,Ci显著降低12.87%。CO2加富显著提高亏缺灌溉下生长中期菜豆的株高与干质量,但显著降低根冠比,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Gs;CO2加富下生长后期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及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分别显著提高78.05%与88.69%,CO2加富使亏缺灌溉下碳酸酐酶(CA)与FBPase活性分别显著提高83.73%与64.84%。综上所述,CO2加富提高菜豆生长中期对亏缺灌溉的适应性,对生长后期影响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66.
湖北省几种主要旱地土壤水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湖北省黄棕壤等10种主要旱地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这10种土壤的脱水曲线适于用指数式、幂函数和直线式三种模型表达。土壤的持水能力以红壤较强,而以质地偏砂的潮土和紫色土较弱。10种土壤的各种有效含水量,以质地偏砂的潮土最高,质地粘重的红壤最低。这些土壤的水分性质与土壤的质地、总表面积及阳离子交换量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7.
增加光照及其与改变源库互作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生殖生长期间的光照强度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环境因素.在美国麻省和中国黑龙江两地,通过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密度的大豆群体进行增加光照和改变源库处理,研究了两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对增加光照光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增加光照光处理的增产效果不同,开花初期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最为明显,花期增加光照增加单株荚粒数,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增加百粒重.鼓粒期增加光照处理,百粒重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增产不显著,说明鼓粒期后的光照条件对大豆产量及百粒重的调节有限.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源库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剪叶处理产量下降幅度较去荚大,即源在产量形成中更加重要些,而在花期的增加光照处理条件下,库也成为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可见,光照条件在源库关系中起着显著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2015年种植于南京地区的4个北高丛优良蓝莓品种‘钱德勒’、‘甜心’、‘布里吉塔’和‘埃利奥特’的生长量、物候期以及果实外观和品质特征的调查发现,结果发现,布里吉塔和埃利奥特的适应性较强,生长量大,坐果率高,在较好的管理条件下,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钱德勒和甜心的适应性中等,坐果率及产量中等或偏低。甜心属于极早熟品种,5月下旬成熟,钱德勒和布里吉塔属于中熟品种,6月上旬成熟,埃利奥特属于晚熟品种,6月中旬成熟。钱德勒和布里吉塔属于大果,甜心属于中果,3个品种的鲜食品质极佳,感官评分在南京地区种植的近60个品种中名列前茅。埃利奥特属于中果,鲜食品质中等。综合来看,布里吉塔在南京地区适应性好,果实品质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钱德勒和甜心的果实鲜食品质极佳,但适应性中等,可少量种植,埃利奥特的适应性较好,果实品质中等,可酌情推广。  相似文献   
69.
摘 要:【目的】为了保护和发展极小种群植物川柿,开展此研究。【方法】采用观测法,连续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种子萌发方法:(1)后熟0、30、45、60天,剥离清洗播种;(2)后熟60天,以GA300、600、1000 mg/L溶液浸种1h;播种基质为河沙(保持一定湿度),放置室内,统计萌发时间和出苗率。【结果】(1)川柿花期4-5月,10月为果熟期,单果直径32.7±5.80mm,单果重23.0±5.30g;种子肾形、千粒重1070g;成年植株呈隔年开花、结果现象;(2)种子经“后熟+河沙播种”,可萌发,其中以后熟60天的出苗率较高,为65%;直接播种种子,出苗率5%;“后熟+GA溶液浸种+河沙播种”,出苗率均高于65%,其中以GA600mg/L浸泡1h处理,出苗率最高为83.3%。【结论】极小种群植物川柿为常绿叶乔木,有隔年开花、结果现象; “果后熟60天+GA600mg/L浸泡种子1h +室内河沙播种”可提高种子萌发率,为川柿种子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The production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in Tisochrysis lutea was studied using the gradual incorporation of a 13C-enriched isotopic marker, 13CO2, for 24 h during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the algae. The 13C enrichment of eleven fatty acids was followed to understand the synthetic pathways the most likely to form the essenti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20:5n-3 (EPA) and 22:6n-3 (DHA) in T. lutea. The fatty acids 16:0, 18:1n-9 + 18:3n-3, 18:2n-6, and 22:5n-6 were the most enriched in 13C. On the contrary, 18:4n-3 and 18:5n-3 were the least enriched in 13C after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such as 20:5n-3 or 22:5n-3. The algae appeared to use different routes in parallel to form it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he use of the PKS pathway was hypothesized fo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ith n-6 configuration (such as 22:5n-6) but might also exist for n-3 PUFA (especially 20:5n-3). With regard to the conventional n-3 PUFA pathway, Δ6 desaturation of 18:3n-3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limiting step for T. lutea, “stopping” at the synthesis of 18:4n-3 and 18:5n-3. These two fatty acids were hypothesized to not undergo any further reaction of elongation and desaturation after being formed and were therefore considered “end-products”. To circumvent this limiting synthetic route, Tisochrysis lutea seemed to have developed an alternative route via Δ8 desaturation to produce longer chain fatty acids such as 20:5n-3 and 22:5n-3. 22:6n-3 presented a lower enrichment and appeared to be produced by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athways: the conventional n-3 PUFA pathway by desaturation of 22:5n-3, the alternative route of ω-3 desaturase using 22:5n-6 as precursor, and possibly the PKS pathway. In this study, PKS synthesis looked particularly effective for producing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he rate of enrichment of these compounds hypothetically synthesized by PKS is remarkably fast, making undetectable the 13C incorporation into their precursors. Finally, we identified a protein cluster gathering PKS sequences of proteins that are hypothesized allowing n-3 PUFA syn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