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9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1589篇
林业   603篇
农学   687篇
基础科学   796篇
  2085篇
综合类   2431篇
农作物   309篇
水产渔业   409篇
畜牧兽医   1018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35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601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1 毫秒
61.
With the startup and execution of new socialistic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transition from castoff to resource is strengthened in the countryside,aiming at neat appearance of the countryside,clean production and saving energy.People produce biogas and provide the countryside with new energy by means of turning livestock's dejection into resources,composting of the plant and animal's leavings in the courtyard and even in the factory.It is helpful for the countryside to conserve t...  相似文献   
62.
光对园艺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青素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在植物花朵、果实等器官色泽形成和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组织中花青素的形成依赖于光信号,但是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及信号网络很大程度上还不清晰。本文简述了花青素生物合成及运转过程的研究进展,简要归纳了MYB、bHLH、WDR三类主要因子对花青素合成的转录调控作用,重点阐释光信号(光强、光质、光照时长)对植物花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长)主要通过不同的光受体(UVR8、CRYs、PHOTs、PHYs)影响光信号通路重要因子COP1的泛素化能力和HY5的稳定性,以及其他光信号转录因子如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这些光信号因子一方面直接结合到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上,转录激活或抑制它们的表达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这些光信号因子通过与MYB、bHLH、WDR三大类转录因子蛋白互作,影响它们形成的MBW复合体稳定性,进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此外,这些光信号因子还可以通过不依赖于MBW复合体的通路调控花青素的合成,如HY5通过调控miR858影响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另外,一些未知的光响应因子可能以不依赖MBW通路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调控花青素合成基因和液泡膜上的运转蛋白,改变液泡酸化,调节花青素的合成。同时,光信号会影响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一些因子也会通过依赖和不依赖MBW的途径影响植物花青素的合成。这些途径如何协调以及哪些信号因子优先受光环境(光强、光质、光照时间)调控?本文为深入研究光信号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以探索光调控花青素积累的有效途径及靶标分子,为利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光环境调控手段改良园艺植物花青素积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相变材料能够储存或释放显热,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的潜热却相当大。根据相变材料可以吸收环境热能并在需要时向环境发出热能的特征,研究相变材料在粮食仓储中的应用,减小外界环境对粮仓温度的影响,达到恒温绿色生态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
何峰  李向林  仝宗永  马钊 《草地学报》2020,28(1):273-278
本研究旨在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混播草地放牧利用的生产潜力和集成全草型集约化肉羊放牧育肥技术模式。2017-2018年,在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开展了2年羔羊育肥的划区轮牧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育肥羊增重以及羊肉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超过11.2 tDM·hm-2,5月份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的粗蛋白为20.92%,每公顷紫花苜蓿混播草地可满足51只育肥羊、放牧育肥150天,每只增重30 kg所需的干物质、代谢能和粗蛋白三个方面的全部需求。与此同时,紫花苜蓿混播草地还可以显著增加羊肉中欧米伽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n-6/n-3比例为2.72,羊肉健康品质显著提高。以紫花苜蓿混播草地为基础的全草型肉羊放牧育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我国苜蓿产业以及草地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通过设置黑豆-油菜、大豆-油菜的轮作模式在湖南醴陵进行大田试验,结果发现黑豆表现出较强的镉富集能力,其根、茎、叶及果壳中镉含量分别为2.14、2.63、4.10及1.34 mg/kg,富集系数均在1以上。油菜各个部位镉含量较高的分别为叶与茎,达到了7.13和4.73 mg/kg。黑豆各部位镉转运系数均高于大豆,各油料作物提取的重金属主要集中在茎与叶。大豆叶的镉富集系数为2.06,茎的镉富集系数为0.86,明显低于黑豆同部位的富集能力。每公顷土地经过一轮黑豆-油菜、大豆-油菜轮作分别能够从土壤中提取73.52 g和51.68 g的镉,对土壤重金属镉的修复效率约为3%。  相似文献   
66.
饲草作物是指为增加土壤肥力,防止土壤侵蚀,累积和保护土层,增加土壤养分和含水率以及提高土壤质量而种植的植物。饲草作物为农田土壤提供了诸多益处,其还有助于增加和维持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本文对多种饲草作物对土壤特性的作用,如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碳固存、土壤硝态氮淋失、土壤水分和土壤健康等进行综述。饲草作物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其自身对土壤的作用,其他考虑因素还包括天气条件,播种时间,是否为豆科植物以及杀灭饲草作物的时间和方法。研究表明,饲草作物也可用于减缓气候变化,抑制作物中的杂草,增加可交换的营养物质如Mg2+和K+,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另外,覆盖作物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杀灭覆盖作物的方法,其可能成为病原体的寄主,饲草作物的再生性以及短期收益不明显。尽管有一些局限,饲草作物仍被认为可以明显改善土壤整体健康状况,为主栽作物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利用禽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进行能量代谢试验,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替代法测定不同类型玉米在产蛋期蛋鸡饲粮中的表观代谢能和净能。选用34周龄产蛋期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试验选用1种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5种待测饲粮。待测饲粮由5种待测玉米(3种2018年10月收获的正常玉米和2种2016年收获储存3年的陈化玉米),分别以50%比例替代基础饲粮构成。试验鸡在舍内笼养,预试期7 d,正试期27 d,其中正试期分为3期,每期9 d(适应3 d、呼吸测热3 d、绝食测热3 d)。每期试验中,从每组中选择4只试验鸡,称重后分别放入呼吸测热装置的12个代谢室(每个代谢室2只),每2个代谢室对应1种饲粮,测定气体交换和排泄物总量,呼吸测热的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基础饲粮相比,5种玉米待测饲粮的表观代谢能显著提高(P<0.05),3种正常玉米待测饲粮的净能显著高于基础饲粮和2种陈化玉米待测饲粮(P<0.05);2种陈化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和净能显著低于3种正常玉米(P<0.05)。本试验中,3种正常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6.19、15.85、16.17 MJ/kg,2种陈化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5.12和15.06 MJ/kg;3种正常玉米的净能分别为12.39、12.57、12.25 MJ/kg,2种陈化玉米的净能分别为11.29和12.05 MJ/kg。  相似文献   
68.
孙勇  陈新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5,(6):308-309,311
定量化分析了新世纪以来贵州农业的发展,揭示了贵州农业新世纪以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在调整产业结构、经济作物生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3-2012年贵州的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增加了110.7%和84.4%。同时,分析了单产提高不快、化肥和农药用量增幅较快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贵州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9.
70.
A total of 3,240 female Taisheng pigeons at 40 wk age were fed 9 diets containing 3 ME levels (2,630, 2,770, and 2,940 kcal/kg) and 3 CP levels (14.0, 15.0, and 16.0%) in a factorial arrangement. These diets were f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E and CP on performance, egg quality, and nutrient digestibility. Female pigeons were housed under the same managerial conditions and randomly assigned into 9 treatments (6 replicates of 60 birds each). Two female–female paired pigeons housed in one cage were under a 16L:8D lighting cycle. Feed in pellet form and water were provided for ad libitum consumption. The study lasted 12 wk. As dietary ME level increased from 2,630 to 2,940 kcal/kg, BW, egg production, and apparent DM, crude fat (CF), and phosphorus (i.e., P) digestibilities increased (P < 0.05), feed intake decreased (P < 0.05), and feed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P < 0.05).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dietary protein from 14 to 16%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P < 0.05) BW, shell percentage, length of the major axis, and DM digestibility. Therefore, dietary ME had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aisheng laying pigeons than did dietary prote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